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稻水培装置,包括盒体,盒体下端面上固定连接有一组底座,盒体上端面上设有保护罩,盒体内腔横向设有培养盘,培养盘两端与盒体内壁连接处设有便于其进行滑动的滑动机构,保护罩上端侧壁上设有加温机构,保护罩一端侧壁上设有用于对装置内部湿度进行调节的加湿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保护罩与盒体侧壁之间通过挡板相互配合,为装置内部提供较为密闭的环境,减少外部环境与内部环境之间的连通交换,并且实验者通过进液口和出液口可以快速的对盒体内部的培养液进行更换,从而为育苗提供一个相对稳定的生长环境,让实验者可以更准确的掌握育苗生长的所需条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稻水培装置
本技术属于水稻培育领域,具体为一种水稻水培装置。
技术介绍
水稻是一种常见的粮食作物,在人类的日常生活中经常食用水稻及其制作产生的一系列副产品,水稻的产量关系到人类的温饱问题,因此在各科研机构均对水稻进行细致研究。水培实验由于其良好的可控性而被广泛运用于各种水稻的研究中,水培实验中需要用到专门的水培装置对水稻进行培养,水培装置能否成功的对水稻进行有效地培养显得尤为重要。现有的水培装置是把育苗放置在开有孔洞的泡沫板上,然后将泡沫板漂浮在一个盛有水培溶液的容器中,此种方式在使用时装置整体结构较为简单且功能单一,在对培养液进行更换的同时育苗根部会长时间的暴露在外部空气中,会短时间的改变育苗的生长环境,可能会对育苗生长的状态造成影响,从而影响最终的实验数据使其产生偏差。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设计了一种水稻水培装置,以此来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稻水培装置,由此来克服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稻水培装置,包括盒体,所述盒体下端面上固定连接有一组用于对装置进行支撑的底座,所述盒体上端面上设有用于对其内腔提供保护的保护罩,所述盒体内腔横向设有培养盘,所述培养盘两端与盒体内壁连接处设有便于其进行滑动的滑动机构,所述保护罩上端侧壁上设有用于对装置内腔进行加温的加温机构,所述保护罩一端侧壁上设有用于对装置内部湿度进行调节的加湿器。优选的,所述盒体一端侧壁上开设有内外连通的进液口,所述进液口内侧设有用于对其进行闭合的橡胶塞,所述橡胶塞与进液口侧壁连接处设有密封圈结构,所述盒体下端开设有上下贯通的出液口,所述出液口上转动连接有出液管,所述出液管侧壁上设有用于控制其闭合的控制阀门。优选的,所述盒体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挡块,所述挡块环绕设置于盒体外侧,所述保护罩与挡块之间相抵接触,所述保护罩上端面上开设有一组用于对装置内部进行补光的补光口,一组所述补光口内侧安装有透明玻璃板。优选的,所述培养盘上纵向开设有用于放置育苗的放置孔,所述放置孔与下侧培养液之间贯通相连,所述培养盘上端面上固定连接有一组用于对其进行提拉的提拉杆,所述提拉杆外侧壁表面覆盖有摩擦层。优选的,所述滑动机构包括开设于盒体侧壁内侧的滑槽,所述滑槽内侧设有滑块,所述滑块一端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滑动杆,所述滑槽靠近盒体内腔的一端侧壁上开设有滑动口,所述滑动杆远离滑块的一端贯穿滑动口延伸至盒体内腔,所述滑动杆位于盒体内腔的一端与培养盘之间固定相连。优选的,所述加温机构包括固定连接于保护罩上端面上的制热箱,所述制热箱内腔上端侧壁上设有制热板,所述制热箱与盒体内腔之间开设有一组换热孔。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中设置的保护罩与盒体侧壁之间通过挡板相互配合,为装置内部提供较为密闭的环境,减少外部环境与内部环境之间的连通交换,并且实验者通过进液口和出液口可以快速的对盒体内部的培养液进行更换,从而为育苗提供一个相对稳定的生长环境,让实验者可以更准确的掌握育苗生长的所需条件;本技术中滑块与滑槽之间纵向滑动配合可以让实验者快速的将培养盘取出,并且滑块与滑槽横向之间相互限位可以有效地保证培养盘的稳定性,避免其在培养实验的过程中产生晃动对实验数据产生影响,加温机构和加湿器可以对装置内部的温度和湿度进行调节,从而便于实验者测试出更准确的实验数据。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正面剖视详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滑动机构的详细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2中加温机构的详细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盒体,101、进液口,102出液口,2、底座,3、保护罩,301、大赶快,302、补光口,4、培养盘,401、放置孔,402、提拉杆,5、滑动机构,501、滑槽,502、滑块,503、滑动杆,6、加温机构,601、制热箱,602、制热板,603、换热孔,7、加湿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一种水稻水培装置,包括盒体1,盒体1下端面上固定连接有一组用于对装置进行支撑的底座2,盒体1上端面上设有用于对其内腔提供保护的保护罩3,盒体1内腔横向设有培养盘4,培养盘4两端与盒体1内壁连接处设有便于其进行滑动的滑动机构5,保护罩3上端侧壁上设有用于对装置内腔进行加温的加温机构6,保护罩3一端侧壁上设有用于对装置内部湿度进行调节的加湿器7。更进一步的,盒体1一端侧壁上开设有内外连通的进液口101,进液口101内侧设有用于对其进行闭合的橡胶塞,橡胶塞与进液口101侧壁连接处设有密封圈结构,盒体1下端开设有上下贯通的出液口102,出液口102上转动连接有出液管,出液管侧壁上设有用于控制其闭合的控制阀门。更进一步的,盒体1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挡块301,挡块301环绕设置于盒体1外侧,保护罩3与挡块301之间相抵接触,保护罩3上端面上开设有一组用于对装置内部进行补光的补光口302,一组补光口302内侧安装有透明玻璃板。更进一步的,培养盘4上纵向开设有用于放置育苗的放置孔401,放置孔401与下侧培养液之间贯通相连,培养盘4上端面上固定连接有一组用于对其进行提拉的提拉杆402,拉动提拉杆402对培养盘4进行提拉,提拉杆402外侧壁表面覆盖有摩擦层。更进一步的,滑动机构5包括开设于盒体1侧壁内侧的滑槽501,滑槽501内侧设有滑块502,利用滑块502与滑槽501之间配合将培养盘4从盒体1中拉出,滑块502一端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滑动杆503,滑槽501靠近盒体1内腔的一端侧壁上开设有滑动口,滑动杆503远离滑块502的一端贯穿滑动口延伸至盒体1内腔,滑动杆503位于盒体1内腔的一端与培养盘4之间固定相连。更进一步的,加温机构6包括固定连接于保护罩3上端面上的制热箱601,制热箱601内腔上端侧壁上设有制热板602,制热箱601与盒体1内腔之间开设有一组换热孔603,控制制热板602对制热箱601中的空气进行加热,然后通过换热孔603与盒体1中的空气进行热量交换。工作原理:本技术在使用时将本装置移动至使用位置,然后打开保护罩3将盒体1内腔暴露在外部环境中,然后拉动提拉杆402对培养盘4进行提拉,利用滑块5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稻水培装置,包括盒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1)下端面上固定连接有一组用于对装置进行支撑的底座(2),所述盒体(1)上端面上设有用于对其内腔提供保护的保护罩(3),所述盒体(1)内腔横向设有培养盘(4),所述培养盘(4)两端与盒体(1)内壁连接处设有便于其进行滑动的滑动机构(5),所述保护罩(3)上端侧壁上设有用于对装置内腔进行加温的加温机构(6),所述保护罩(3)一端侧壁上设有用于对装置内部湿度进行调节的加湿器(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稻水培装置,包括盒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1)下端面上固定连接有一组用于对装置进行支撑的底座(2),所述盒体(1)上端面上设有用于对其内腔提供保护的保护罩(3),所述盒体(1)内腔横向设有培养盘(4),所述培养盘(4)两端与盒体(1)内壁连接处设有便于其进行滑动的滑动机构(5),所述保护罩(3)上端侧壁上设有用于对装置内腔进行加温的加温机构(6),所述保护罩(3)一端侧壁上设有用于对装置内部湿度进行调节的加湿器(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稻水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1)一端侧壁上开设有内外连通的进液口(101),所述进液口(101)内侧设有用于对其进行闭合的橡胶塞,所述橡胶塞与进液口(101)侧壁连接处设有密封圈结构,所述盒体(1)下端开设有上下贯通的出液口(102),所述出液口(102)上转动连接有出液管,所述出液管侧壁上设有用于控制其闭合的控制阀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稻水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1)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挡块(301),所述挡块(301)环绕设置于盒体(1)外侧,所述保护罩(3)与挡块(301)之间相抵接触,所述保护罩(3)上端面上开设有一组用于对装置内部进行补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文军,袁晓玲,杨奇勇,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文理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