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果树拉枝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611854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8 14: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农业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果树拉枝装置,包括筒体、旋转拉枝装置、伸缩装置、固定装置、刺销,所述筒体呈圆柱体状,所述筒体的左端侧面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中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呈中空的正方形;所述旋转拉枝装置包括滚筒、把手、尼龙绳、挂钩;所述伸缩装置包括旋转把手、上顶板、下顶板、顶杆,所述下顶板的中心位置与所述滚筒的下端设置有轴承;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圆柱、倒刺,所述筒体的四周分别设置对应的4个通孔,所述倒刺的另一端穿过所述通孔;所述筒体的下端固定连接刺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固定装置,使得装置更加稳固,设置伸缩装置,使得收取装置更加便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果树拉枝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果树拉枝装置,属于农业设备

技术介绍
树拉枝是用来开张枝条角度的,果树拉枝对于调整树体结构、改善光照条件、缓和树势、促进花芽分化和提早结果起着重要作用。拉枝可以实现枝条在纵横两个方面空间行使率的最大化,是果树修剪中其他手法所无法替代的,可以使幼树以拉代疏,甚至不疏,从而实现果树丰产;还可以使结果树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协调展开,让果树达到控旺不控长的目的。拉枝应该根据树种、光照、品种、密度、树形和立地条件等进行灵活掌握。将枝条拉成适宜的角度,使主侧枝分布均匀,上下层错落有致,形成立体结果树势。拉枝方位总的原则是在不影响树形和通风透光的条件下,首先满足主、侧枝的生长空间——对多余的、过密的辅养枝要适当疏除或回缩。现有的拉枝装置可靠性差,回收麻烦,容易腐蚀。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果树拉枝装置,其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果树拉枝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旋转拉枝装置、伸缩装置、固定装置、刺销,所述筒体呈圆柱体状,所述筒体的左端侧面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中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呈中空的正方形;所述旋转拉枝装置包括滚筒、把手、尼龙绳、挂钩,所述滚筒设置在所述筒体内中心位置,所述滚筒的上端连接把手,所述把手与所述筒体之间设置有插销,所述尼龙绳与所述滚筒的下端连接,所述尼龙绳通过所述滑块中心位置引出,所述尼龙绳的另一端与所述挂钩连接;所述伸缩装置包括旋转把手、上顶板、下顶板、顶杆,所述旋转把手与所述筒体上端连接,所述旋转把手与所述顶杆分别设置在所述筒体横截面等三角位置,所述旋转把手与所述上顶板固定连接,所述旋转把手与所述上顶板分别与所述筒体螺纹连接,所述上顶板中心位置为中空,所述把手穿过所述上顶板的中空位置,且所述把手在所述上顶板上下表面位置设置挡片,保持所述把手与所述上顶板位置不变,所述顶杆的上端与所述上顶板接触,所述顶杆的下端与所述下顶板固定连接,所述下顶板的中心位置与所述滚筒的下端设置有轴承;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圆柱、倒刺,所述圆柱与所述下顶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圆柱设置在所述下顶板的下表面的中心位置,所述圆柱的四周设置有4个倒刺,所述倒刺与所述圆柱活动连接,所述筒体的四周分别设置对应的4个通孔,所述倒刺的另一端穿过所述通孔;所述筒体的下端固定连接刺销,所述刺销的表面设置有防腐层。进一步的,所述顶杆的上端设置有滚珠。减少摩擦力。进一步的,所述防腐层为铝合金镀层。防止腐蚀,提高装置稳定性。进一步的,所述下顶板与所述筒体的内表面之间设置又滚珠。减少摩擦力。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相比较现有技术,通过设置倒刺,在装置插入泥土中,装置更加稳固,增加了抓地力;通过设置伸缩装置,使得回收装置时,只需要旋转旋转把手,使得倒刺回收,轻松地回收工具;通过在刺销表面镀铝合金镀层,避免装置不会受到雨水的腐蚀,从而提高装置的稳定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相关的附图。图1本技术提供的正视图;图2本技术提供的俯视图;图3本技术提供的左视图;图4本技术提供的装置使用伸出倒刺示意图;图5本技术提供的圆柱与倒刺连接示意图。图中所示:1为筒体、2为刺销、3为滚筒、4为把手、5为插销、6为下顶板、7为上顶板、8为轴承、9为顶杆、10为旋转把手、11为圆柱、12为倒刺、13为滑块、14为尼龙绳、15为挂钩。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如图1~5所示,一种果树拉枝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1、旋转拉枝装置、伸缩装置固定装置、刺销2,所述筒体1呈圆柱体状,所述筒体1的左端侧面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中设置有滑块13,所述滑块呈中空的正方形;所述旋转拉枝装置包括滚筒3、把手4、尼龙绳14、挂钩15,所述滚筒3设置在所述筒体内中心位置,所述滚筒3的上端连接把手4,所述把手4与所述筒体1之间设置有插销5,所述尼龙绳14与所述滚筒3的下端连接,所述尼龙绳14通过所述滑块13中心位置引出,所述尼龙绳14的另一端与所述挂钩15连接;所述伸缩装置包括旋转把手10、上顶板7、下顶板8、顶杆9,所述旋转把手10与所述筒体1上端连接,所述旋转把手10与所述顶杆9分别设置在所述筒体1横截面等三角位置,所述旋转把手10与所述上顶板7固定连接,所述旋转把手10与所述上顶板7分别与所述筒体1螺纹连接,所述上顶板7中心位置为中空,所述把手4穿过所述上顶板7的中空位置,且所述把手4在所述上顶板7上下表面位置设置挡片,保持所述把手4与所述上顶板7位置不变,所述顶杆9的上端与所述上顶板7接触,所述顶杆9的上端设置有滚珠,减少摩擦力,所述顶杆9的下端与所述下顶板8固定连接,所述下顶板8的中心位置与所述滚筒3的下端设置有轴承,所述下顶板8与所述筒体1的内表面之间设置又滚珠,减少摩擦力;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圆柱11、倒刺12,所述圆柱11与所述下顶板8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圆柱11设置在所述下顶板8的下表面的中心位置,所述圆柱11的四周设置有4个倒刺12,所述倒刺12与所述圆柱11活动连接,所述筒体1的四周分别设置对应的4个通孔,所述倒刺12的另一端穿过所述通孔;所述筒体1的下端固定连接刺销2,所述刺销2的表面设置有防腐层。其中防腐涂层可为聚乙烯包覆层、环氧粉末涂层等,其优选的实施方式是所述防腐涂层为铝合金镀层,防止腐蚀,提高装置稳定性。实施例:使用挂钩15挂住需要拉枝的树枝部位,使用把手4旋转,调整尼龙绳14长度,插上插销5,固定把手4,防止滚筒3旋转,将装置插入泥土中,逆时针旋转旋转把手10,旋转把手10与上顶板7往筒体1外移动,上顶板7带动滚筒3和圆柱11向上移动,倒刺12移出,抓住泥土;当需要回收装置时,正时针旋转旋转把手10,旋转把手10与上顶板7往下移动,上顶板7带动滚筒3和圆柱11往下移动,倒刺12回收,拔出装置。本技术提供的果树拉枝装置的有益效果为:稳固、便捷、防腐。以上所述,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技术已通过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果树拉枝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旋转拉枝装置、伸缩装置、固定装置、刺销,所述筒体呈圆柱体状,所述筒体的左端侧面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中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呈中空的正方形;/n所述旋转拉枝装置包括滚筒、把手、尼龙绳、挂钩,所述滚筒设置在所述筒体内中心位置,所述滚筒的上端连接把手,所述把手与所述筒体之间设置有插销,所述尼龙绳与所述滚筒的下端连接,所述尼龙绳通过所述滑块中心位置引出,所述尼龙绳的另一端与所述挂钩连接;/n所述伸缩装置包括旋转把手、上顶板、下顶板、顶杆,所述旋转把手与所述筒体上端连接,所述旋转把手与所述顶杆分别设置在所述筒体横截面等三角位置,所述旋转把手与所述上顶板固定连接,所述旋转把手与所述上顶板分别与所述筒体螺纹连接,所述上顶板中心位置为中空,所述把手穿过所述上顶板的中空位置,且所述把手在所述上顶板上下表面位置设置挡片,保持所述把手与所述上顶板位置不变,所述顶杆的上端与所述上顶板接触,所述顶杆的下端与所述下顶板固定连接,所述下顶板的中心位置与所述滚筒的下端设置有轴承;/n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圆柱、倒刺,所述圆柱与所述下顶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圆柱设置在所述下顶板的下表面的中心位置,所述圆柱的四周设置有4个倒刺,所述倒刺与所述圆柱活动连接,所述筒体的四周分别设置对应的4个通孔,所述倒刺的另一端穿过所述通孔;所述筒体的下端固定连接刺销,所述刺销的表面设置有防腐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果树拉枝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旋转拉枝装置、伸缩装置、固定装置、刺销,所述筒体呈圆柱体状,所述筒体的左端侧面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中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呈中空的正方形;
所述旋转拉枝装置包括滚筒、把手、尼龙绳、挂钩,所述滚筒设置在所述筒体内中心位置,所述滚筒的上端连接把手,所述把手与所述筒体之间设置有插销,所述尼龙绳与所述滚筒的下端连接,所述尼龙绳通过所述滑块中心位置引出,所述尼龙绳的另一端与所述挂钩连接;
所述伸缩装置包括旋转把手、上顶板、下顶板、顶杆,所述旋转把手与所述筒体上端连接,所述旋转把手与所述顶杆分别设置在所述筒体横截面等三角位置,所述旋转把手与所述上顶板固定连接,所述旋转把手与所述上顶板分别与所述筒体螺纹连接,所述上顶板中心位置为中空,所述把手穿过所述上顶板的中空位置,且所述把手在所述上顶板上下表面位置设置挡片,保持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小蓉张玉秀王燕赵宇洪王磊胡国平刘针杉谢锐冯燕李欢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农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