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排级式双介质阻挡低温等离子用电极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10475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1: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电极管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排级式双介质阻挡低温等离子用电极管,包括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架的内侧与安装板的内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弹簧,所述限位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防护软垫,所述防护软垫的另一侧贴合连接有电极介质管;使用时,利用限位弹簧的弹性作用,配合连接座与防护软垫使用,可对不同尺寸的电极介质管进行安装固定,且其可循环收利用,减少经济支出,另外,电极介质管端口的电极线与安装架之间变为两层绝缘介质,即构成双介质阻挡,不再发生拉弧放电,放电盘工作稳定、安全,并且可通过接线柱进行接高压引线,方便设备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排级式双介质阻挡低温等离子用电极管
本技术属于电极管
,具体涉及一种排级式双介质阻挡低温等离子用电极管。
技术介绍
双介质阻挡放电是介质阻挡放电的一种,介质阻挡放电是一种有绝缘介质插入放电空间的非平衡态气体放电现象,又称介质阻挡电晕放电或无声放电,双介质阻挡放电能够在高气压和很宽的频率范围内工作,其电极结构的设计形式多种多样,在两个放电电极之间充满某种工作气体,并将两个电极用绝缘介质覆盖,也可以将介质直接悬挂在放电空间或采用颗粒状的介质填充其中,当两电极间施加足够高的交流电压时,电极间的气体会被击穿而产生等离子体放电,即产生了双介质阻挡放电,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对一种排级式双介质阻挡低温等离子用电极管的需求愈加强烈。现有的技术存在以下问题:在目前应用中,大部分的电极管的固定装置不具备调节功能,不能根据不同的电极管的尺寸进行固定,在实际使用固定电极管时尤为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排级式双介质阻挡低温等离子用电极管,具有在使用时可对不同尺寸的电极管进行固定,并且本设备构成双介质阻挡,不再发生拉弧放电,保证了放电盘工作稳定、安全的特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排级式双介质阻挡低温等离子用电极管,包括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架的内侧与安装板的内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弹簧,所述限位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防护软垫,所述防护软垫的另一侧贴合连接有电极介质管,所述电极介质管的底端内侧固定连接有绝缘塞,所述电极介质管的内侧设有绝缘涂层,所述电极介质管通过绝缘涂层固定连接有内衬绝缘管,所述内衬绝缘管的内侧设有导电体,所述导电体的内侧设有电极线,所述电极介质管的内侧上方固定连接有密封塞,所述密封塞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内衬管。优选的,所述限位弹簧的个数为八个,且所述限位弹簧为四个一组,且分别呈环形阵列分布于安装架与安装板的内侧。优选的,所述绝缘塞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接线柱,且所述接线柱贯穿固定连接于电极介质管。优选的,所述电极线贯穿固定连接于密封塞,所述内衬管的个数为若干个。优选的,所述电极介质管为圆形介质管,且所述电极介质管由无机材料烧结制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的防护软垫、电极介质管、接线柱与内衬绝缘管等,使用时,利用限位弹簧的弹性作用,配合连接座与防护软垫使用,可对不同尺寸的电极介质管进行安装固定,且其可循环收利用,减少经济支出,另外,电极介质管端口的电极线与安装架之间变为两层绝缘介质,即构成双介质阻挡,不再发生拉弧放电,放电盘工作稳定、安全,并且可通过接线柱进行接高压引线,方便设备使用。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中的弹簧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中:1、安装架;2、安装板;3、限位弹簧;4、连接座;5、防护软垫;6、电极介质管;7、绝缘塞;8、接线柱;9、绝缘涂层;10、内衬绝缘管;11、导电体;12、电极线;13、密封塞;14、内衬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排级式双介质阻挡低温等离子用电极管,包括安装架1,安装架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安装板2,安装架1的内侧与安装板2的内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弹簧3,限位弹簧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座4,连接座4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防护软垫5,防护软垫5的另一侧贴合连接有电极介质管6,电极介质管6的底端内侧固定连接有绝缘塞7,电极介质管6的内侧设有绝缘涂层9,电极介质管6通过绝缘涂层9固定连接有内衬绝缘管10,内衬绝缘管10的内侧设有导电体11,导电体11的内侧设有电极线12,电极介质管6的内侧上方固定连接有密封塞13,密封塞13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内衬管14。本实施方案中:使用时,利用限位弹簧3的弹性作用,配合连接座4与防护软垫5使用,可对不同尺寸的电极介质管6进行安装固定,且其可循环收利用,减少经济支出,另外,电极介质管6端口的电极线12与安装架1之间变为两层绝缘介质,即构成双介质阻挡,不再发生拉弧放电,放电盘工作稳定、安全,并且可通过接线柱8进行接高压引线,方便设备使用。具体的,限位弹簧3的个数为八个,且限位弹簧3为四个一组,且分别呈环形阵列分布于安装架1与安装板2的内侧;利用限位弹簧3的弹性作用配合防护软垫5利于对电极介质管6进行固定。具体的,绝缘塞7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接线柱8,且接线柱8贯穿固定连接于电极介质管6;并且可通过接线柱8进行接高压引线,方便设备使用。具体的,电极线12贯穿固定连接于密封塞13,内衬管14的个数为若干个;解决了拉弧发电的问题,提高了设备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具体的,电极介质管6为圆形介质管,且电极介质管6由无机材料烧结制成;无机材料为石英玻璃、陶瓷或微晶玻璃,具有良好的绝缘性。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利用限位弹簧3的弹性作用,通过连接座4带动防护软垫5可进行紧固电极介质管6,并且可通过接线柱进行接高压引线,方便设备使用,同时保证内衬管14的上端面、电机介质管6的下端均超出安装架,电极介质管6端口的电极线12与安装架1之间变为两层绝缘介质,即构成双介质阻挡,不再发生拉弧放电,放电盘工作稳定、安全。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排级式双介质阻挡低温等离子用电极管,包括安装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安装板(2),所述安装架(1)的内侧与安装板(2)的内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弹簧(3),所述限位弹簧(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座(4),所述连接座(4)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防护软垫(5),所述防护软垫(5)的另一侧贴合连接有电极介质管(6),所述电极介质管(6)的底端内侧固定连接有绝缘塞(7),所述电极介质管(6)的内侧设有绝缘涂层(9),所述电极介质管(6)通过绝缘涂层(9)固定连接有内衬绝缘管(10),所述内衬绝缘管(10)的内侧设有导电体(11),所述导电体(11)的内侧设有电极线(12),所述电极介质管(6)的内侧上方固定连接有密封塞(13),所述密封塞(13)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内衬管(1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排级式双介质阻挡低温等离子用电极管,包括安装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安装板(2),所述安装架(1)的内侧与安装板(2)的内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弹簧(3),所述限位弹簧(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座(4),所述连接座(4)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防护软垫(5),所述防护软垫(5)的另一侧贴合连接有电极介质管(6),所述电极介质管(6)的底端内侧固定连接有绝缘塞(7),所述电极介质管(6)的内侧设有绝缘涂层(9),所述电极介质管(6)通过绝缘涂层(9)固定连接有内衬绝缘管(10),所述内衬绝缘管(10)的内侧设有导电体(11),所述导电体(11)的内侧设有电极线(12),所述电极介质管(6)的内侧上方固定连接有密封塞(13),所述密封塞(13)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内衬管(14)。


2.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中增余莉萍唐田田窦凤玲李玲玲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敬天爱人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