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等离子体发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20530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7 15: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等离子体发生器,包括等离子体发生器主体、等离子体发生器后座、等离子体发生器外壳、毛玻璃、脉冲空气通道、阴极冷却水通道、阴极、等离子体工作气通道、阳极和阳极冷却水通道,所述等离子体发生器主体包括等离子体发生器后座和等离子体发生器外壳,且等离子体发生器外壳通过螺栓与等离子体发生器后座连接,在等离子体发生器后座左端内设置毛玻璃,所述等离子体发生器后座上设置有脉冲空气通道,在等离子体发生器外壳顶部设置阴极冷却水通道,所述阴极冷却水通道与阴极冷却水路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通过设置涡流导气环达到压缩电弧的目的,磁线圈的设置将使电极受热更加均匀,延长电极的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等离子体发生器
本技术涉及等离子体
,具体涉及一种等离子体发生器。
技术介绍
等离子体炬广泛应用于特殊金属的冶炼、颗粒的细化和改进表面性能。在环境保护方面,等离子体炬被用于熔融、燃烧或气化易燃与不易燃的有毒废物、低放射性废物、焚化炉的灰烬或全氟化合物,在环保领域起着极大的作用。只在直流等离子体发生器的前后电极之间引入工作气体,并且后电极是封闭式的。直流等离子发生器中没有磁场的地方,电弧不会大范围运动,因此,热辐射面积小,前后电极上的热负荷大,易使前后电极熔化。工作气体为干气体,如空气、氮气、氩气或氦气。在使用空气和氮气的地方,可能会有有害的副产品,如氮氧化物,造成二次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等离子体发生器,包括等离子体发生器主体、等离子体发生器后座、等离子体发生器外壳、毛玻璃、脉冲空气通道、阴极冷却水通道、阴极、等离子体工作气通道、阳极和阳极冷却水通道,所述等离子体发生器主体包括等离子体发生器后座和等离子体发生器外壳,且等离子体发生器外壳通过螺栓与等离子体发生器后座连接,在等离子体发生器后座左端内设置毛玻璃,所述等离子体发生器后座上设置有脉冲空气通道,在等离子体发生器外壳顶部设置阴极冷却水通道,所述阴极冷却水通道与阴极冷却水路连接,在阴极冷却水路内侧设置阴极,所述阴极冷却水通道右侧旁设置等离子体工作气通道于等离子体发生器外壳上,在等离子体工作气通道右侧旁设置阳极冷却水通道,所述阳极冷却水通道与阳极冷却水路连接,在阳极冷却水路内侧设置阳极。作为优选,所述阴极冷却水路与阴极之间设置有阴极套筒,在阴极套筒内侧设置磁线圈环绕设置于阴极外。作为优选,所述等离子体工作气通道与涡流导气环连接,且涡流导气环设置于阴极与阳极之间。作为优选,所述等离子体发生器外壳与阳极之间设置有阳极套筒,所述阴极冷却水通道为阴极冷却水进入通道,在阴极冷却水通道旁设置有阴极冷却水排出通道,所述阳极冷却水通道为阳极冷却水进入通道,在阳极冷却水通道旁设置有阳极冷却水排出通道。作为优选,所述涡流导气环采用陶瓷材料制成,所述等离子体发生器后座右端设置连接台阶与等离子体发生器外壳左端连接台阶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通过设置涡流导气环达到压缩电弧的目的,磁线圈的设置将使电极受热更加均匀,延长电极的寿命,脉冲空气通道的设置可以清洗电极内部的残余铜化合物或氧化物,保证气场的正态分布,稳定电弧,减少电极侵蚀,使用外加磁场,提高弧根的旋转速度,均匀电极的热负荷;为了避免产生二次污染,等离子体的工作气体采用水蒸气。附图说明本技术将通过例子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图1是本技术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等离子体发生器主体;2、等离子体发生器后座;3、等离子体发生器外壳;4、毛玻璃;5、脉冲空气通道;6、阴极冷却水通道;7、阴极冷却水路;8、阴极套筒;9、磁线圈;10、阴极;11、等离子体工作气通道;12、涡流导气环;13、阳极冷却水通道;14、阳极冷却水路;15、阳极套筒;16、阳极。具体实施方式本说明书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包括焊接、铆接、粘结等;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包括螺纹连接、键连接、销连接等;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如图1-3所示的一种等离子体发生器,包括等离子体发生器主体1、等离子体发生器后座2、等离子体发生器外壳3、毛玻璃4、脉冲空气通道5、阴极冷却水通道6、阴极10、等离子体工作气通道11、阳极16和阳极冷却水通道13,所述等离子体发生器主体1包括等离子体发生器后座2和等离子体发生器外壳3,且等离子体发生器外壳3通过螺栓与等离子体发生器后座2连接,在等离子体发生器后座2左端内设置毛玻璃4,所述等离子体发生器后座2上设置有脉冲空气通道5,在等离子体发生器外壳3顶部设置阴极冷却水通道6,所述阴极冷却水通道6与阴极冷却水路7连接,在阴极冷却水路7内侧设置阴极10,所述阴极冷却水通道6右侧旁设置等离子体工作气通道11于等离子体发生器外壳3上,在等离子体工作气通道11右侧旁设置阳极冷却水通道13,所述阳极冷却水通道13与阳极冷却水路14连接,在阳极冷却水路14内侧设置阳极16。所述阴极冷却水路7与阴极10之间设置有阴极套筒8,在阴极套筒8内侧设置磁线圈9环绕设置于阴极10外。所述等离子体工作气通道11与涡流导气环12连接,且涡流导气环12设置于阴极10与阳极16之间。所述等离子体发生器外壳3与阳极16之间设置有阳极套筒15,所述阴极冷却水通道6为阴极冷却水进入通道,在阴极冷却水通道6旁设置有阴极冷却水排出通道,所述阳极冷却水通道13为阳极冷却水进入通道,在阳极冷却水通道13旁设置有阳极冷却水排出通道。所述涡流导气环12采用陶瓷材料制成,所述等离子体发生器后座2右端设置连接台阶与等离子体发生器外壳3左端连接台阶连接。所述毛玻璃4的设置将便于观察电极,随时得知电极的使用状态。所述涡流导气环12采用陶瓷材料制成,陶瓷材料具有保温性好的特性,可以有效防止水蒸气冷凝。所述阳极套筒15和阴极套筒8的设置将使阳极16和阴极10与等离子体发生器外壳3绝缘。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工作原理为:工作气体可以通过等离子体工作气通道11进入涡流导气环12,最后呈切向进入放电室内,可以达到压缩电弧的目的,且旋转的气动力将促使阳极弧根在阳极16内壁上周向运动,均布阳极16热负荷,外加的磁线圈9产生的磁场同样加速了弧根的旋转,使电极受热更为均匀,延长电极的寿命。冷却水经阴极冷却水通道6进入等离子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等离子体发生器,包括等离子体发生器主体(1)、等离子体发生器后座(2)、等离子体发生器外壳(3)、毛玻璃(4)、脉冲空气通道(5)、阴极冷却水通道(6)、阴极(10)、等离子体工作气通道(11)、阳极(16)和阳极冷却水通道(13),其特征在于:所述等离子体发生器主体(1)包括等离子体发生器后座(2)和等离子体发生器外壳(3),且等离子体发生器外壳(3)通过螺栓与等离子体发生器后座(2)连接,在等离子体发生器后座(2)左端内设置毛玻璃(4),所述等离子体发生器后座(2)上设置有脉冲空气通道(5),在等离子体发生器外壳(3)顶部设置阴极冷却水通道(6),所述阴极冷却水通道(6)与阴极冷却水路(7)连接,在阴极冷却水路(7)内侧设置阴极(10),所述阴极冷却水通道(6)右侧旁设置等离子体工作气通道(11)于等离子体发生器外壳(3)上,在等离子体工作气通道(11)右侧旁设置阳极冷却水通道(13),所述阳极冷却水通道(13)与阳极冷却水路(14)连接,在阳极冷却水路(14)内侧设置阳极(1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等离子体发生器,包括等离子体发生器主体(1)、等离子体发生器后座(2)、等离子体发生器外壳(3)、毛玻璃(4)、脉冲空气通道(5)、阴极冷却水通道(6)、阴极(10)、等离子体工作气通道(11)、阳极(16)和阳极冷却水通道(13),其特征在于:所述等离子体发生器主体(1)包括等离子体发生器后座(2)和等离子体发生器外壳(3),且等离子体发生器外壳(3)通过螺栓与等离子体发生器后座(2)连接,在等离子体发生器后座(2)左端内设置毛玻璃(4),所述等离子体发生器后座(2)上设置有脉冲空气通道(5),在等离子体发生器外壳(3)顶部设置阴极冷却水通道(6),所述阴极冷却水通道(6)与阴极冷却水路(7)连接,在阴极冷却水路(7)内侧设置阴极(10),所述阴极冷却水通道(6)右侧旁设置等离子体工作气通道(11)于等离子体发生器外壳(3)上,在等离子体工作气通道(11)右侧旁设置阳极冷却水通道(13),所述阳极冷却水通道(13)与阳极冷却水路(14)连接,在阳极冷却水路(14)内侧设置阳极(1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伟余德平张金刚薛攀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帕斯玛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