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变化密度的编织移植物复合材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10119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1:35
本公开描述了用于血管内和其他医学应用的具有低剖面和变化的密度的织物。所述织物是编织的,并且由均匀或不均匀的编织图案结构形成。所得织物具有低剖面和目标密度的区域,以增强再生组织的向内生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具有变化密度的编织移植物复合材料相关申请本申请要求2018年1月31日提交的美国申请号62/624,592的权益和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本专利技术涉及可植入的薄壁复合材料编织织物,其具有用于细胞向内生长的可变密度和/或孔隙率的区域。
技术介绍
在传统的可植入编织织物中,所述织物被编织成在织物表面上具有基本一致的性质。植入织物的不同区域基于它们的位置而遇到不同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期望的是,可植入织物的性质在整个织物中变化,以改善接受织物植入物的患者的医疗效果。示例性实施方案试图通过提供具有可变孔隙率的较低剖面(profile)织物(例如用于具有预期应用所需的强度和渗透性特征的编织的血管内移植物)来克服医用和其他应用的织物中的这种限制以及其他限制。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可植入编织织物具有第一编织区域和第二编织区域,第一编织区域在经纱中具有第一每英寸经纱数且在纬纱中具有第一每英寸纬纱数,以限定第一密度,并且第二编织区域在经纱中具有第二每英寸经纱数且在纬纱中具有第二每英寸纬纱数,以限定第二密度。第一区域的编织构造和第二区域的编织构造是相同的。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可植入编织织物具有由第一编织构造形成的第一编织区域和由第二编织构造形成的第二编织区域。所述第一编织区域的编织构造和第二编织区域的编织构造是不同的。通过以下结合附图的更详细的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显而易见,附图以示例的方式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原理。附图说明图1示出了根据示例性实施方案的具有多个不同密度的区域的织物。图2示出了根据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未涂覆的织物。图3示出了根据示例性实施方案的具有再生涂层的织物。图4示出了根据示例性实施方案的在两个区域上呈现不同形貌的织物。图5示出了根据示例性实施方案的具有不同编织和不同孔隙率的区域从而促进不同向内生长速率的织物。图6示出了根据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既具有可吸收纬纱又具有不可吸收纬纱的织物。图7示出了根据示例性实施方案的经涂覆的偏斜纬纱编织的多维织物。图8示出了根据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未涂覆的偏斜纬纱编织的多维织物。图9示出了根据示例性实施方案的具有多种编织类型且在纬纱中包括可吸收材料的未涂覆的织物。图10是根据示例性实施方案的线性成形的用途的图示。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主要用于医学应用的具有变化孔隙率的血管织物,所述医学应用包括例如血管内动脉瘤修复(EVAR)和经导管瓣膜替换或修复(TVR)手术。与不包括本文公开的一个或多个特征的概念相比,本公开的实施方案,例如,提供了一种可植入的织物,其在织物的部分或全部中具有变化的孔隙率。在血管内手术过程中,例如血管内动脉瘤修复和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手术,可将可植入织物插入患者体内以加固血管的受影响区域。医疗效果受组织再生向内生长进入植入织物的速率的影响。可变密度编织的可植入织物允许植入织物在植入移植物的不同区域促进不同的组织向内生长速率,从而改善医疗效果并减少恢复时间。通过纺织工艺,例如编织图案、降低引纬密度或增加孔隙率,在血管内动脉瘤修复移植物的近端和远端进行结构改变,可以在特定区域促进组织向内生长,同时保持织物特征,例如厚度和缝合强度。一个实施方案提供了由单一编织构造形成的可植入编织织物复合材料。所述织物可以在经纱和/或纬纱中包含不可吸收的(即永久的)和/或可吸收的纱线两者。不可吸收纱线与可吸收纱线的比率在织物内可以是恒定的或者可以变化。每英寸经纱数、每英寸纬纱数或两者在织物内是变化的,这导致整个织物的密度变化。所述密度变化导致整个织物结构的孔隙率变化。所述织物复合材料额外包括可吸收涂层,所述涂层填充孔隙并导致不透水的屏障。另一个实施方案提供了由多种编织构造形成的可植入编织织物复合材料。所述织物可以在经纱和/或纬纱中包含不可吸收的(即永久的)和/或可吸收的纱线两者。不可吸收纱线与可吸收纱线的比率在织物内可以是恒定的或者可以变化。每英寸经纱、每英寸纬纱或两者在织物内任选地是变化的,这导致整个织物的密度变化。不同的编织以及经纱和纬纱的任选的变化提供了密度变化,这导致整个织物结构的可变孔隙率。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织物是复合织物,其额外包括覆盖织物并与其紧密接触的可吸收涂层,所述涂层填充孔隙以提供不透水的屏障。所述织物可由包括平纹编织、斜纹编织、罗纹编织(例如,经罗纹或纬罗纹)、缎纹编织、纱罗编织、模沙编织、绉编织、方平编织和/或人字形编织的不同编织构造形成。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织物由平纹编织、2×2斜纹编织、纬罗纹编织或缎纹编织形成。可以理解的是,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织物可以具有基本上贯穿的一致的编织构造,而在其他实施方案中,所述织物可以是连续编织,其包括在织物的不同区域处的两种或多种不同的编织构造,所述不同区域通过一个或多个过渡区域连接。所述纱线可以是单丝或多丝,并且由可适用于可植入织物的构造的任意材料形成,其包括例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聚四氟乙烯(PTFE)和胶原蛋白,以及例如可以与更持久的材料(例如PET和PTFE)交织的多种可吸收材料,其包括PGA、PGS、PLA和PCL。在某些目前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纱线包括PET。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纱线具有基本圆形的横截面。所述纱线的旦尼尔可以为10-200旦尼尔。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纱线的旦尼尔在10-50旦尼尔之间,例如至少10旦尼尔、至少12旦尼尔、至少14旦尼尔、至少15旦尼尔、至少16旦尼尔、至少17旦尼尔、至少18旦尼尔、至少19旦尼尔、至少20旦尼尔、至少21旦尼尔、至少22旦尼尔、至少24旦尼尔、约30旦尼尔、约40旦尼尔、小于50旦尼尔,以及前述任何内容的任何范围或子范围。根据示例性实施方案的织物具有优选少于700个每英寸经纱数(EPI)的经纱数以及少于400个每英寸纬纱数(PPI)。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织物是编织织物,其在织机上具有少于600EPI、少于500EPI、少于400EPI、120-300EPI之间以及少于300PPI、少于200PPI、少于150PPI、80-148PPI之间或前述的任何范围或子范围。应当理解,尽管EPI和PPI通常落入前述范围内,但是如本文关于某些实施方案更充分地描述的那样,EPI和PPI的具体数目可以在织物内的不同区域之间变化。任选地,几个经纱端可以被捆扎并编织成一个以加固每一端。这可以导致织物结构具有改善的缝线保持强度特征。编织后,可擦洗所得织物以去除织品上的任何润滑或污渍,然后热定形,例如在不锈钢心轴上热定形以将织物定形为管状构造。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清洁所述织物,然后在约205℃(约400℉)下热定形,用于成形和保持尺寸稳定性。所得裸织物的厚度通常为35至300微米,并且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为110至280微米。应当理解,在多种医疗应用中,例如心脏瓣膜替换或修复,可能希望具有不透水的屏障。因此,裸织物可在编织后用生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植入编织织物,其包括:/n连续长度的编织织物,所述编织织物具有公共面的第一区域和第二/n区域;/n所述第一编织区域在经纱中具有第一每英寸经纱数,在纬纱中具有/n第一每英寸纬纱数,以限定第一密度;/n所述第二编织区域在经纱中具有第二每英寸经纱数,在纬纱中具有/n第二每英寸纬纱数,以限定不同于第一密度的第二密度;/n生物可吸收涂层,其覆盖第一和第二编织区域以形成复合织物,其中所述第一编织区域和第二编织区域的编织构造相同。/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0131 US 62/624,5921.一种可植入编织织物,其包括:
连续长度的编织织物,所述编织织物具有公共面的第一区域和第二
区域;
所述第一编织区域在经纱中具有第一每英寸经纱数,在纬纱中具有
第一每英寸纬纱数,以限定第一密度;
所述第二编织区域在经纱中具有第二每英寸经纱数,在纬纱中具有
第二每英寸纬纱数,以限定不同于第一密度的第二密度;
生物可吸收涂层,其覆盖第一和第二编织区域以形成复合织物,其中所述第一编织区域和第二编织区域的编织构造相同。


2.权利要求1的织物:
其中第一每英寸经纱数和第二每英寸经纱数相同;并且
其中第一每英寸纬纱数和第二每英寸纬纱数不同。


3.权利要求1的织物,其还包含在所述第一编织区域和第二编织区域之间的过渡区域中的纬纱梯度。


4.权利要求1的织物,其中所述织物的厚度小于100微米。


5.权利要求1的织物,其中所述编织构造是平纹编织、斜纹编织、经罗纹编织、纬罗纹编织、纱罗编织、偏斜纬纱编织或模纱编织。


6.权利要求5的织物,其中所述编织构造是纬罗纹编织。


7.权利要求1的织物,其中所述织物在经纱中包括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纱线。


8.权利要求1的织物,其中所述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纱线的旦尼尔为15旦尼尔至50旦尼尔。


9.权利要求1的织物,其中所述织物在纬纱中包括可吸收纱线。


10.权利要求1的织物,其中所述织物呈现小于500毫升/分钟/厘米2的透水性。


11.权利要求1的织物,其中所述织物呈现小于5毫升/分钟/厘米2的透水性。


12.权利要求1的织物,其中所述织物在至少一个区域内呈现10微米至800微米的平均孔径。


13.权利要求1的织物,其中所述生物可吸收涂层选自由以下组成的组:聚己内酯(PCL)、聚乳酸(PLA)、聚乙醇酸(PGA)、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赛斯·A·温纳阿曼达·韦伯安德鲁·梅茨格斯蒂芬妮·里德卡莉莎·斯穆特
申请(专利权)人:赛康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美国;US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