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获得一种具有曲面形状的结晶化玻璃部件及其制造方法。具有曲面形状的结晶化玻璃部件的制造方法包括变形步骤,上述变形步骤是将板状玻璃的温度调整为当将板状玻璃的屈服点(℃)设为At时,成为大于[At+40]℃且在[At+146]℃以下的第一温度区域,一边使晶体从所述板状玻璃中析出,一边通过作用于所述板状玻璃的外力,使所述板状玻璃的至少一部分变形为曲面形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具有曲面形状的结晶化玻璃部件的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曲面形状的结晶化玻璃部件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为了提高智能型手机的外观设计自由度,已开始将具有曲面形状的玻璃部件用于其盖玻璃或壳体。在这些玻璃部件的制造中,就制造成本方面而言,有利的是通过对板状玻璃进行热加工而获得曲面形状。而且,这些玻璃部件被要求即便因外部因素而受到冲击时亦不易破裂。因此,智能型手机的盖玻璃或壳体的玻璃部件中使用的玻璃被要求高机械强度及优异的热加工性,大多选择化学强化玻璃。进而,从装饰的观点考虑,期望被着色成各种颜色的玻璃。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进行结晶化的同时进行曲面加工的化学强化玻璃的制造方法。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7-190265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曲面形状的结晶化玻璃部件及其制造方法。尤其提供一种适合于智能型手机的壳体用途的具有曲面形状的结晶化玻璃部件。而且,提供一种经着色的具有曲面形状的结晶化玻璃部件。本专利技术人经过积极研究后发现:通过以比以前更高的温度进行热处理,而可使矩形板的四边变形为向内侧弯曲的形状,从而完成本专利技术,其具体方案为以下所示。(方案1)一种具有曲面形状的结晶化玻璃部件的制造方法,包括变形步骤,上述变形步骤是将板状玻璃的温度调整为当将板状玻璃的屈服点(℃)设为At时,成为大于[At+40]℃且在[At+146]℃以下的第一温度区域,一边使晶体从所述板状玻璃析出,一边通过作用于所述板状玻璃的外力,使所述板状玻璃的至少一部分变形为曲面形状。(方案2)如方案1所述的具有曲面形状的结晶化玻璃部件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温度区域在[At+50]℃以上且[At+145]℃以下的范围。(方案3)如方案1或2所述的具有曲面形状的结晶化玻璃部件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板状玻璃以氧化物换算的重量%计,含有:40.0%至70.0%的SiO2成分;11.0%至25.0%的Al2O3成分;5.0%至19.0%的Na2O成分;0%至9.0%的K2O成分;1.0%至18.0%的选自MgO成分及ZnO成分中的一种以上的成分;0%至3.0%的CaO成分;0.5%至12.0%的TiO2成分;0%至15.0%的Fe2O3成分;及0%至2.00%的CoO+Co3O4成分。(方案4)如方案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具有曲面形状的结晶化玻璃部件的制造方法,其包括热处理步骤,上述热处理步骤是在所述变形步骤之前或之后,将板状玻璃或已变形的板玻璃的温度加热至第二温度区域,而使晶体析出。(方案5)如方案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具有曲面形状的结晶化玻璃部件的制造方法,其包括离子交换处理步骤,上述离子交换处理步骤是在所述变形步骤之后,对所述具有曲面形状的结晶化玻璃部件进行离子交换处理而在表面形成压缩应力层。(方案6)一种结晶化玻璃部件,其具有矩形板的四边朝内侧弯曲的曲面形状,所述结晶化玻璃部件以氧化物换算的重量%计,含有:40.0%至70.0%的SiO2成分;11.0%至25.0%的Al2O3成分;5.0%至19.0%的Na2O成分;0%至9.0%的K2O成分;1.0%至18.0%的选自MgO成分及ZnO成分中的一种以上的成分;0%至3.0%的CaO成分;0.5%至12.0%的TiO2成分;0%至15.0%的Fe2O3成分;及0%至2.00%的CoO+Co3O4成分。(方案7)如方案6所述的结晶化玻璃部件,其中所述向内侧弯曲的部分的曲面形状具有曲面半径R为1mm至12mm的曲面。(方案8)如方案6或7所述的结晶化玻璃部件,其为透明或不透明;且为无色或着色成黑色、蓝色或白色或者这些颜色的混合颜色。(方案9)如方案6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结晶化玻璃部件,其在表面具有压缩应力层。专利技术的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可获得具有曲面形状的结晶化玻璃部件及其制造方法。本专利技术的具有曲面形状的结晶化玻璃部件可较佳地用作如下:智能型手机的盖玻璃、智能型手机的壳体、钟表的盖玻璃、车载用途中使用的HUD(抬头显示器)用基板或近红外线传感器用盖玻璃、汽车、飞机等运输机械的内装零件、其他电子设备、机械器具等的零件。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结晶化玻璃部件所具有的曲面形状的一例的立体图。图2是图1所示的曲面形状的A-A剖视图。图3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变形步骤的方式的一示例的图,且是从显示出板状玻璃的截面的方向观察所得的图。图3中的(a)是变形前的图,图3中的(b)是变形后的图。图4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变形步骤的方式的一示例的图,且是从显示出板状玻璃的截面的方向观察所得的图。图4中的(a)是变形前的图,图4中的(b)是变形后的图。图5是表示实施例中测定结晶化玻璃部件的曲率半径的位置的图。图6是表示实施例中测定结晶化玻璃部件的板厚的位置的图。附图标记说明1结晶化玻璃部件2成形模具3重物4按压部件C曲面的近似圆G板状玻璃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具有曲面形状的结晶化玻璃部件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变形步骤,上述变形步骤是板状玻璃的温度调整为:当将板状玻璃的屈服点(℃)设为At时会成为大于[At+40]℃且[At+146]℃以下的温度区域,一边使晶体从所述板状玻璃析出,一边通过作用于所述板状玻璃的外力,使所述板状玻璃的至少一部分变形为曲面形状。以下,对本专利技术的制造方法进行详细说明。[准备板状玻璃的步骤]准备板状玻璃。板状玻璃可为非晶质,或者也可结晶化。板状玻璃的组成虽不作特别限定,但优选为以氧化物换算的重量%计,含有:40.0%至70.0%的SiO2成分;11.0%至25.0%的Al2O3成分;5.0%至19.0%的Na2O成分;0%至9.0%的K2O成分;1.0%至18.0%的选自MgO成分及ZnO成分中的一种以上的成分;0%至3.0%的CaO成分;0.5%至12.0%的TiO2成分;0%至15.0%的Fe2O3成分;及0%至2.00%的CoO+Co3O4成分。本说明书中,关于各成分的含量,在未进行特别否定时均以氧化物换算的重量%表示。此处,「氧化物换算」是指在假设玻璃构成成分全部分解并转化为氧化物时,以重量%表述该氧化物的总重量设为100重量%时的玻璃中所含有的各成分的氧化物的量。当制造透明或白色的部件时,优选为不含有Fe2O3成分及CoO+Co3O4成分。当制造黑色的部件时,优选为含有Fe2O3成分及CoO+Co3O4成分。当制造从蓝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曲面形状的结晶化玻璃部件的制造方法,包括变形步骤,所述变形步骤是将板状玻璃的温度调整为当将板状玻璃的屈服点(℃)设为At时,成为大于[At+40]℃且在[At+146]℃以下的第一温度区域,一边使晶体从所述板状玻璃中析出,一边通过作用于所述板状玻璃的外力,使所述板状玻璃的至少一部分变形为曲面形状。/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0420 JP 2018-0812951.一种具有曲面形状的结晶化玻璃部件的制造方法,包括变形步骤,所述变形步骤是将板状玻璃的温度调整为当将板状玻璃的屈服点(℃)设为At时,成为大于[At+40]℃且在[At+146]℃以下的第一温度区域,一边使晶体从所述板状玻璃中析出,一边通过作用于所述板状玻璃的外力,使所述板状玻璃的至少一部分变形为曲面形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曲面形状的结晶化玻璃部件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温度区域为[At+50]℃以上且[At+145]℃以下的范围。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具有曲面形状的结晶化玻璃部件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板状玻璃,以氧化物换算的重量%计,含有:
40.0%至70.0%的SiO2成分;
11.0%至25.0%的Al2O3成分;
5.0%至19.0%的Na2O成分;
0%至9.0%的K2O成分;
1.0%至18.0%的选自MgO成分及ZnO成分中的一种以上的成分;
0%至3.0%的CaO成分;
0.5%至12.0%的TiO2成分;
0%至15.0%的Fe2O3成分;以及
0%至2.00%的CoO+Co3O4成分。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具有曲面形状的结晶化玻璃部件的制造方法,其中,包括热处理步骤,所述热处理步骤是在所述变形步骤之前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野崎守二,八木俊刚,小笠原康平,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小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