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重庆大学专利>正文

感性负载的脉冲电流下降沿线性可调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60742 阅读:2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感性负载的脉冲电流下降沿线性可调装置涉及感性负载的脉冲电流可调节装置,用于产生大功率下降沿高线性度的关断延时可调的双极性电流脉冲,适用于地球物理勘探,工程地质勘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直流电源、电源开关、二极管D↓[1]、与直流电源连接的双极性电流脉冲发生器,与双极性电流脉冲发生器连接的控制电路,双极性电流脉冲发生器的输出端连接的感性负载;嵌位电路的输入端与感性负载连接,嵌位电路的输出端与可调直流电压源的输入端连接,可调直流电压源的输出端与电源开关或嵌位电路连接,二极管D↓[1]的正、负极分别接可调直流电压源和双极性电流脉冲发生器。在电流脉冲下降期间,控制电感负载电压稳定,实现电流脉冲下降沿线性。(*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感性负载的脉冲电流可调节装置,用于产生大功率下降沿高线性度的关断延时可调的双极性电流脉冲,适用于地球物理勘探,工程地质勘探。
技术介绍
在应用瞬变电磁法进行地质勘探时,由瞬变电磁发射机给发射线圈提供正供、停供、负供、停供四个节拍的双极性电流脉冲。瞬变电磁发射机发射的电流脉冲不是理想的脉冲波形,电流的下降有一定的延迟时间,为了探测浅部地质信息和便于数据处理,电流下降的延迟时间应尽量短;为了便于修正非理想电流脉冲对测量数据的影响,电流脉冲的下降沿应为线性;为了提高信噪比,需加大发射电流。因此,在大功率、负载电感量大的情况下,如何减小关断延时,如保证下降沿的高线性,是瞬变电磁发射机研究的重要内容和难点。“双极性电流脉冲发生器”及其控制电路,“电子开关驱动电路”,“可调基准电压电路”,“感性负载”,“全控型电子开关J5”,“运算放大器”均为现有技术,“双极性电流脉冲发生器”由全桥电路实现,四个桥臂开关采用全控形电力电子器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感性负载的脉冲电流下降沿线性可调装置,该装置在大功率、负载电感量大的情况下,在电流脉冲下降期间,控制电感负载电压稳定,达到电流脉冲下降沿高度线性,输出电流脉冲下降延时可调,缩短电流脉冲下降延迟时间。为实现上述技术的目的,其技术方案是 本技术包括直流电源、电源开关、二极管D1、与直流电源连接的双极性电流脉冲发生器,与双极性电流脉冲发生器连接的控制电路,双极性电流脉冲发生器的输出端连接的感性负载;嵌位电路的输入端与感性负载连接,嵌位电路的输出端与可调直流电压源的输入端连接,可调直流电压源的输出端与电源开关或嵌位电路连接,二极管D1的正、负极分别接可调直流电压源和双极性电流脉冲发生器。本技术是这样实现其目的的合上电源开关K,调节“双极性电流脉冲发生器”的频率,输出周期性电流脉冲,电流脉冲的周期须大于全控型电子开关的开通、关断延迟时间之和;调节直流电源的电压V1,改变输出电流脉冲的幅值,使电流幅值小于全控型电子开关能通过的最大电流;通过控制在关断期间的负载电压V0(t)为恒定值,使电流脉冲下降沿线性,通过调节关断期间的负载电压V0(t)大小,达到调节关断延迟时间的目的。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技术效果1、在电流脉冲下降期间,控制电感负载电压稳定,实现电流脉冲下降沿线性。负载电感能量经“嵌位电路”转移到电容C1中,电容C1端电压经电阻R3、R4分压后连接到比较器同相端,“可调基准电压电路”连接到比较器反相端。当电容C1两端电压V2高于设定电压时,比较器输出信号通过“电子开关驱动电路”控制全控型电子开关J5导通,电容C1部分能量被转移到直流电源,部分能量被电阻R1消耗;当电容C1两端电压V2低于设定电压时,比较器输出信号控制全控型电子开关J5截止,电容C1的能量被存储。通过控制全控型电子开关J5的导通,使电容C1两端电压V2稳定。电容C1两端电压V2与设定电压的比较由滞环比较电路实现。2、电流脉冲下降延迟时间td可调。通过调节设定基准电压,使电容两端的电压V2可调,提高电容C1两端的电压V2,缩短了电流脉冲下降延迟时间。电容C1两端的电压V2设置在0到全控型电子开关额定耐压之间,实现电流脉冲下降延迟时间td可调。3、实现电流脉冲下降沿的短延时。通过选择高耐电子开关,提高电感负载电压设定值,以缩短电流脉冲下降延迟时间。在发射电流57A,电压V1=38V,线圈电阻0.5Ω,线圈电感量1.9mH的情况下,经理论计算,取消二极管D1,电流脉冲下降延迟时间为2ms左右,实验证明设置V2=600V,本技术电流脉冲下降延迟时间为166us,缩短了约1.8ms。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个周期内的电压波形图和电流波形图;图2是本技术的结构框图;图3是本技术的结构框图的第一种电路拓扑图;图4是本技术的结构框图的第二种电路拓扑图;图5是本技术的结构框图的第三种电路拓扑图;图6是发射电流57A,电压V1=38V,线圈电阻0.5Ω,线圈电感量1.9mH,电容电压设定值V2=600V,全控型电子开关采用1200V,100A的IGBT模块时的实测发射电流波形图;图7是发射电流57A,电压V1=38V,线圈电阻0.5Ω,线圈电感量1.9mH,电容电压设定值V2=600V,全控型电子开关采用1200V,100A的IGBT模块,电流下降时间166us时的实测发射电流下降沿波形图;图8是实测电容C1两端的电压V2的波形图;图9是实测感性负载两端电压V0(t)的完整的一个周期的波形图;图10是实测感性负载两端电压V0(t)的局部放大后的波形图。在图1中t0-输出正向电流脉冲的开始时刻,t1-正向电流脉冲开始下降时刻,t2-正向电流脉冲下降到零的时刻,t3-输出负向电流脉冲的开始时刻,t4-负向电流脉冲开始下降的时刻,t5-负向电流脉冲下降到零的时刻,td-电流脉冲下降延迟时间, I0(t)-电流脉冲波形,V0(t)-负载电压波形, V2-电容C1两端的电压。在图2中V1-直流电源电压,I0(t)、V0(t)、V2的含义同图1中的I0(t)、V0(t)、V2,图中虚线框表示双极性电流脉冲发生器的控制电路。在图3中1-双极性电流脉冲发生器及其控制电路,2-嵌位电路,3-可调直流电压源。具体实施方式在图1中电流脉冲上升、下降期间控制电压、电流脉冲的情况是t0-t1V0(t)=V1,电流脉冲上升;t1-t2V0(t)由正值变为负值,V0(t)=-V2,电流脉冲幅值下降,在t2时刻电流衰减到零,在此期间,V0(t)保持稳定,电流脉冲呈线性下降。t3-t4V0(t)=-V1,电流脉冲为负值,上升到稳态。t4-t5V0(t)由负值变为零,V0(t)=V2,电流脉冲幅值下降,在t5时刻电流衰减到零,在此期间,V0(t)保持稳定,电流脉冲呈线性下降。正电流脉冲下降斜率按以下公式计算di(t)dt=RLi(t)-V2L]]>负电流脉冲下降斜率按以下公式计算di(t)dt=V2-RLi(t)L]]>RL-负载直流电阻值,L-负载电感量,V2-在电流脉冲下降期间设定的负载端电压。如果V2>>RLI0,得di(t)dt≈±V2L,]]>负载电流线性下降。由于正电流脉冲和负电流脉冲在下降期间的V0(t)的绝对值相等,因此,正电流脉冲和负电流脉冲下降期间的下降斜率绝对值相等。电流脉冲下降沿线性度取决于比值K=V2RLI0,]]>K越大,线性度越高。线性度公式γ=|ΔImax|I0×100%]]>I0电流脉冲下降沿初值;ΔImax电流脉冲下降曲线与最佳拟合直线最大误差;实验证明在发射电流57A,电压V1=38V,线圈电阻0.5Ω,线圈电感量1.9mH,V2=600V的情况下,线性度为0.38%。输出电流脉冲下降延迟时间按以下公式计算(单位μs)td=-LRL(lnV2V2+I0R)×106]]>其中I0-电流脉冲下降时的电流值。在图3中嵌位电路包括二极管D2、D3,二极管D2、D3负极连接,二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感性负载的脉冲电流下降沿线性可调装置,包括直流电源、电源开关、二极管D↓[1],与直流电源连接的双极性电流脉冲发生器,与双极性电流脉冲发生器连接的控制电路,双极性电流脉冲发生器的输出端连接的感性负载;其特征在于嵌位电路的输入端与感性负载连接,嵌位电路的输出端与可调直流电压源的输入端连接,可调直流电压源的输出端与电源开关或嵌位电路连接,二极管D↓[1]的正、负极分别接可调直流电压源和双极性电流脉冲发生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志红苏向丰周雒维谢品芳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5[中国|重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