裸铜导体线束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07121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1:31
本裸铜导体线束包括导体裸铜层,连接在导体裸铜层厚度方向一表面的第一绝缘层,以及连接在导体裸铜层厚度方向另一表面的第二绝缘层,第一绝缘层和第二绝缘层平行,第一绝缘层的长度短于导体裸铜层的长度并且第一绝缘层的两端和导体裸铜层的两端形成的距离相等,第二绝缘层的长度短于导体裸铜层的长度,第二绝缘层的一端与导体裸铜层的一端齐平,第二绝缘层的另一端和第一绝缘层相对的一端齐平,在第二绝缘层与导体裸铜层齐平的一端设有V形补强板,V形补强板一端服帖在第二绝缘层远离导体裸铜层的一面并且V形补强板的一端与第二绝缘层相应端部齐平,V形补强板的另一端和第二绝缘层形成30°‑40°的夹角。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裸铜导体线束
本技术属于线束
,尤其涉及一种裸铜导体线束。
技术介绍
扁平线束其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设备上。扁平线束在与端子组装时,通过观察线束进入至端子中的长度以及是否无法再进一步深入端子作为组装到位的依据,这种方式其最常见且被广泛推广。虽然上述的方案具有如上的优点,但是上述的方案其存在如下缺陷:与端子配合的连接其线束由于自身的强度较低,导致在伸入的过程中存在弯曲,影响组装质量;其次,上述的组装是否到位观察方式还有待于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可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裸铜导体线束。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本裸铜导体线束包括导体裸铜层,连接在导体裸铜层厚度方向一表面的第一绝缘层,以及连接在导体裸铜层厚度方向另一表面的第二绝缘层,第一绝缘层和第二绝缘层平行,第一绝缘层的长度短于导体裸铜层的长度并且第一绝缘层的两端和导体裸铜层的两端形成的距离相等,第二绝缘层的长度短于导体裸铜层的长度,第二绝缘层的一端与导体裸铜层的一端齐平,第二绝缘层的另一端和第一绝缘层相对的一端齐平,在第二绝缘层与导体裸铜层齐平的一端设有V形补强板,V形补强板一端服帖在第二绝缘层远离导体裸铜层的一面并且V形补强板的一端与第二绝缘层相应端部齐平,V形补强板的另一端和第二绝缘层形成30°-40°的夹角。在上述的裸铜导体线束中,所述的导体裸铜层、第一绝缘层和第二绝缘层通过热压连接在一起形成扁平线束本体。在上述的裸铜导体线束中,所述的V形补强板与第二绝缘层服帖的一面设有压花表面,V形补强板与第二绝缘层通过添加在压花表面上的胶层连接在一起。在上述的裸铜导体线束中,所述V形补强板与第二绝缘层服帖的一段长度长于第一绝缘层一端与导体裸铜层一端形成的距离。在上述的裸铜导体线束中,在扁平线束本体靠近V形补强板的一端两侧分别设有外避让缺口,以及位于每一个外避让缺口内侧的内避让槽口,一个外避让缺口和一个内避让槽口之间形成凸起部,并且两个凸起部呈对称分布。在上述的裸铜导体线束中,在扁平线束本体远离V形补强板的一端两侧分别设有避让缺口一,两个避让缺口一呈对称分布。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裸铜导体线束的优点在于:夹角其可以形成组装深度的约束,以及可以提高端部的结构强度,以及观察最终位置是否组装到位,同时,V形补强板还可以起到定向与端子的组装作用,可以进一步提高组装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线束侧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提供的线束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导体裸铜层1、扁平线束本体10、外避让缺口100、内避让槽口101、凸起部102、避让缺口一103、第一绝缘层2、第二绝缘层3、V形补强板4。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裸铜导体线束包括导体裸铜层1,导体裸铜层1的厚度为0.035mm。如图1-3所示,连接在导体裸铜层1厚度方向一表面的第一绝缘层2,以及连接在导体裸铜层1厚度方向另一表面的第二绝缘层3,绝缘层为PI膜,第一绝缘层2和第二绝缘层3平行,第一绝缘层2的长度短于导体裸铜层1的长度并且第一绝缘层2的两端和导体裸铜层1的两端形成的距离相等,这种结构其可以将导体裸铜层1的两端裸露,以便于与连接器连接。第二绝缘层3的长度短于导体裸铜层1的长度,第二绝缘层3的一端与导体裸铜层1的一端齐平,齐平其可以确保导体裸铜层1的一面与连接端子连接。第二绝缘层3的另一端和第一绝缘层2相对的一端齐平,因为需要与连接器连接,此时的齐平其可以确保导体裸铜层1的端部两个表面分别与连接器连接,以确保导电稳定性。在第二绝缘层3与导体裸铜层1齐平的一端设有V形补强板4,V形补强板4一端服帖在第二绝缘层3远离导体裸铜层1的一面并且V形补强板4的一端与第二绝缘层3相应端部齐平,V形补强板4的另一端和第二绝缘层3形成30°-40°的夹角。夹角其可以形成组装深度的约束,以及可以提高端部的结构强度,以及观察最终位置是否组装到位,同时,V形补强板4还可以起到定向与端子的组装作用,可以进一步提高组装效率。V形补强板4与第二绝缘层3服帖的一面设有压花表面,V形补强板4与第二绝缘层3通过添加在压花表面上的胶层连接在一起。胶层为商购胶。组装时,V形补强板4服帖的一端一并伸入至端子中。其次,所述V形补强板4与第二绝缘层3服帖的一段长度长于第一绝缘层2一端与导体裸铜层1一端形成的距离。确保支撑面以及结构强度。如图4所示,所述的导体裸铜层1、第一绝缘层2和第二绝缘层3通过热压连接在一起形成扁平线束本体10。在扁平线束本体10靠近V形补强板4的一端两侧分别设有外避让缺口100,以及位于每一个外避让缺口100内侧的内避让槽口101,一个外避让缺口100和一个内避让槽口101之间形成凸起部102,并且两个凸起部102呈对称分布。外避让缺口100和内避让槽口101形成减少接触面积的作用,而凸起部102则可以确保强度要求。在扁平线束本体10远离V形补强板4的一端两侧分别设有避让缺口一103,两个避让缺口一103呈对称分布。避让缺口一103其可以缩小接触面积,以提高组装效率。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精神作举例说明。本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裸铜导体线束,包括导体裸铜层(1),连接在导体裸铜层(1)厚度方向一表面的第一绝缘层(2),以及连接在导体裸铜层(1)厚度方向另一表面的第二绝缘层(3),第一绝缘层(2)和第二绝缘层(3)平行,其特征在于,第一绝缘层(2)的长度短于导体裸铜层(1)的长度并且第一绝缘层(2)的两端和导体裸铜层(1)的两端形成的距离相等,第二绝缘层(3)的长度短于导体裸铜层(1)的长度,第二绝缘层(3)的一端与导体裸铜层(1)的一端齐平,第二绝缘层(3)的另一端和第一绝缘层(2)相对的一端齐平,在第二绝缘层(3)与导体裸铜层(1)齐平的一端设有V形补强板(4),V形补强板(4)一端服帖在第二绝缘层(3)远离导体裸铜层(1)的一面并且V形补强板(4)的一端与第二绝缘层(3)相应端部齐平,V形补强板(4)的另一端和第二绝缘层(3)形成30°-40°的夹角。/n

【技术特征摘要】
1.裸铜导体线束,包括导体裸铜层(1),连接在导体裸铜层(1)厚度方向一表面的第一绝缘层(2),以及连接在导体裸铜层(1)厚度方向另一表面的第二绝缘层(3),第一绝缘层(2)和第二绝缘层(3)平行,其特征在于,第一绝缘层(2)的长度短于导体裸铜层(1)的长度并且第一绝缘层(2)的两端和导体裸铜层(1)的两端形成的距离相等,第二绝缘层(3)的长度短于导体裸铜层(1)的长度,第二绝缘层(3)的一端与导体裸铜层(1)的一端齐平,第二绝缘层(3)的另一端和第一绝缘层(2)相对的一端齐平,在第二绝缘层(3)与导体裸铜层(1)齐平的一端设有V形补强板(4),V形补强板(4)一端服帖在第二绝缘层(3)远离导体裸铜层(1)的一面并且V形补强板(4)的一端与第二绝缘层(3)相应端部齐平,V形补强板(4)的另一端和第二绝缘层(3)形成30°-40°的夹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裸铜导体线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体裸铜层(1)、第一绝缘层(2)和第二绝缘层(3)通过热压连接在一起形成扁平线束本体(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平赵世新
申请(专利权)人:上饶市达淋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