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反应堆堆内构件周向限位结构及压力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07092 阅读:8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1: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核反应堆堆内构件周向限位结构及压力容器,核反应堆堆内构件周向限位结构包括设置在压力容器内的吊篮、沿吊篮的周向间隔设置在吊篮的底部和下封头之间的若干组限位组件;限位组件包括固定在吊篮底部并向下封头方向延伸的限位键、对应限位键固定在下封头内底面上的两个限位块、分别设置在两个限位块上的两个镶块;限位键位于两个镶块之间,相对两个侧面分别与两个镶块的对应侧面相配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核反应堆堆内构件周向限位结构,将限位组件设置在吊篮底部和下封头之间,实现对吊篮的周向限位,解决了限位在吊篮侧向设置导致压力容器在尺寸、重量增大,提高成本的问题;便于在进行堆内构件安装时对装配间隙的观察和测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核反应堆堆内构件周向限位结构及压力容器
本技术涉及核反应堆
,尤其涉及一种核反应堆堆内构件周向限位结构及压力容器。
技术介绍
在核电站反应堆中,一回路主设备包括压力容器、堆内构件、控制棒驱动机构、蒸发器、主泵和稳压器等。其中,堆内构件主要用于对堆芯部件实现支承和定位,并与压力容器共同形成堆内冷却剂流道,实现堆内冷热流体分隔,是引导冷却剂在堆内循环流动的主要部件之一。而堆内吊篮是堆内构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形成堆内冷却剂流道的主要分隔部件,其上部通过销钉和键的形式实现堆内构件与压力容器的连接和定位,下部通过限位键槽结构实现堆内构件的周向限位。传统的堆内构件的周向限位是将限位键焊接在吊篮外周侧面,人员需在吊篮和容器内壁之间的狭窄空间中观察、测量和维修,存在安全隐患。此外,限位键焊接在吊篮外周侧面,增大了吊篮的径向尺寸,导致压力容器尺寸增大,进而导致压力容器重量变大、制造成本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核反应堆堆内构件周向限位结构及压力容器。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核反应堆堆内构件周向限位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压力容器内的吊篮、沿所述吊篮的周向间隔设置在所述吊篮的底部和压力容器的下封头之间的若干组限位组件;/n所述限位组件包括固定在所述吊篮底部并向所述下封头方向延伸的限位键、对应所述限位键固定在所述下封头内底面上的两个限位块、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限位块上的两个镶块;/n所述限位键位于两个所述镶块之间,相对两个侧面分别与两个所述镶块的对应侧面相配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核反应堆堆内构件周向限位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压力容器内的吊篮、沿所述吊篮的周向间隔设置在所述吊篮的底部和压力容器的下封头之间的若干组限位组件;
所述限位组件包括固定在所述吊篮底部并向所述下封头方向延伸的限位键、对应所述限位键固定在所述下封头内底面上的两个限位块、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限位块上的两个镶块;
所述限位键位于两个所述镶块之间,相对两个侧面分别与两个所述镶块的对应侧面相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反应堆堆内构件周向限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镶块与所述限位键的侧面之间的缝隙为0.25mm±0.02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反应堆堆内构件周向限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镶块与所述限位键的侧面的接触面积≥7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反应堆堆内构件周向限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键和镶块均为多面体结构,所述镶块和所述限位键相配合的侧面为平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反应堆堆内构件周向限位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学冰丁祥彬翟立宏胡伦宝路广遥周建明刘强沈黎黎勋
申请(专利权)人: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