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成式温控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0586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1: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集成式温控器,包括MCU,电源模块,显示驱动电路,按键电路,zigbee通讯模块,室温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驱动暖通设备的驱动电路,空调485通讯电路和新风485通讯电路;所述驱动电路包括风机继电器控制电路,用于控制新风系统的风机继电器;所述空调485通讯电路用于与空调通讯,所述新风485通讯电路用于与新风系统通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能够集成控制水暖/地暖、空调、新风等设备的多合一控制的智能温控器,能够控制多个暖通设备,安装和使用都更加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集成式温控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集成式温控器。
技术介绍
温控器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中,对空调末端风机盘管、水阀等暖通设备进行控制,以保持环境温度处于设定的范围内。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温控器也具有了联网功能,成为智能家居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公开号为CN207299403U的中国专利文献,对智能温控器进行了总结,指出智能温控器一般包括MCU,温度采集电路,显示驱动电路、按键电路、继电器控制电路以及通讯电路,通讯方式包括有线方式(如RS485等)、无线方式(如zigbee,wifi等)。而且,温控器所控制的暖通设备也更加多样,包括空调、新风系统、水暖设备、电地暖设备等。其中,水暖设备主要采用电热执行器/电动阀来控制水流通断,从而实现温度调控。电地暖设备采用电加热丝来调控温度。新风系统带有内循环、外循环、热交换模式(有进风和出风口)、空气质量检测等功能,控制类型有强电控制和协议控制。对于空调,温控器大多数采用485通讯控制空调的各项功能。一般用户室内会装有多个上述暖通设备,因此智能家居系统安装时,需要在室内安装多个温控器分别用于控制不同的暖通设备,用户使用时候需要分别操控不同的温控器实现各个暖通设备的控制调节,不仅会造成用户使用不便,且可能会影响智能家居系统的安装和维护效率、空间占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成式温控器,用以解决温控器使用、安装不便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了一种集成式温控器,包括MCU,电源模块,显示驱动电路,按键电路,zigbee通讯模块,室温检测电路,还包括用于驱动暖通设备的驱动电路,空调485通讯电路和新风485通讯电路;所述驱动电路包括风机继电器控制电路,用于控制新风系统的风机继电器;所述空调485通讯电路用于与空调通讯,所述新风485通讯电路用于与新风系统通讯。进一步的,所述驱动电路还包括水暖驱动电路:包括两个可控硅,分别控制水阀的开启与关闭;所述两个可控硅均由分别设置的光耦器件驱动,光耦器件的原边与三极管串联,MCU的IO口控制连接三极管。进一步的,所述驱动电路还包括电地暖驱动电路,所述电地暖驱动电路包括电动暖继电器(K4),MCU通过一个三极管(Q8)控制连接该电地暖继电器(K4)的线圈。进一步的,MCU还包括连接地温传感器的接口。进一步的,所述新风485通讯电路包括新风485芯片和新风485芯片电源控制电路:该新风485芯片与MCU的烧录口连接;新风485芯片的电源端通过一个开关管(Q)连接电源(3.3V);MCU控制连接所述开关管(Q)。进一步的,MCU还连接有红外检测电路。进一步的,所述集成式温控器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下壳体设置底板,底板上安装主发热元件;底板上还设有底板温度检测电路。本技术的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是一种能够集成控制水暖/地暖、空调、新风等设备的多合一控制的智能温控器,能够控制多个暖通设备,安装和使用都更加方便。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1水暖三合一温控器的电路原理图;图2是实施例1水暖三合一温控器的接线示意图;图3是实施例1水暖三合一温控器的水阀驱动电路;图4是实施例1水暖三合一温控器的空调485通讯电路;图5是实施例1水暖三合一温控器用于新风485通讯的电源控制电路;图6是实施例2电地暖三合一温控器的电路原理图;图7是实施例2电地暖三合一温控器的接线示意图;图8是实施例2电地暖三合一温控器的电地暖驱动电路。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本实施例介绍水暖三合一温控器,所谓“三合一”,是指水暖、空调和新风。如图1、图2所示,该温控器包括MCU,显示驱动电路,按键电路,红外检测电路,zigbee通讯模块模块,485通讯电路,风机继电器控制电路,水阀驱动电路,室温检测电路和电源模块。其中,MCU为控制核心。显示驱动电路用于驱动显示屏进行显示。显示驱动电路还包括背光电路。按键电路用于进行手动操作控制。红外检测电路用于检测人体,当检测到人体后,驱动背光电路进行背光显示。Zigbee通讯模块用于建立zigbee通讯通道,使温控器能够与zigbee网络中的其他设备进行交互。室温检测电路包括室温传感器,用于检测室内环境温度。风机继电器控制电路用于新风系统控制,包括三个风速控制继电器,分别控制新风的高、中、低风速切换,即用于新风强电功能控制。新风485通讯电路用于新风弱电控制。空调485通讯电路用于控制空调。水阀驱动电路用于控制水暖系统中水阀的开启与关闭。电源模块用于向温控器供电,输入为火线L和零线N,通过变换器产生直流电提供给温控器。如图3所示,水阀驱动电路采用两个双向可控硅Q1和Q3,分别控制阀开和阀关。可控硅Q1通过光耦器件U2的副边驱动,MCU通过JDQ4控制三极管Q2,当JDQ4产生低电平时,Q2截止,光耦器件U2原边、副边截止,无法驱动Q1;当JDQ4产生高电平时,Q2导通,光耦器件U2原边、副边导通,驱动Q1导通,SN-ON连接火线。可控硅Q3通过光耦器件U3的副边驱动,MCU通过JDQ8控制三极管Q5,当JDQ8产生低电平时,Q4截止,光耦器件U3原边、副边截止,无法驱动Q3;当JDQ8产生高电平时,Q4导通,光耦器件U3原边、副边导通,驱动Q3导通,SN-OFF连接火线。可控硅Q1、Q3之间连接压敏电阻,用于减小感性负载的冲击。使用两个可控硅的方案满足了两线单控阀和三线双控阀的控制,可以满足市场中常见的各种水暖电阀。可控硅型号采用了ST的ACS410-8FP,封装为TO-220。如图4所示的空调485通讯电路,其中空调485通讯芯片U1型号为TP8485E,DC3.3V供电。同理,新风485通讯电路与空调485通讯电路基本相同,不同在于,一方面,新风485芯片的RX、TX两个接口与主控芯片烧录口进行复用,提高端口利用率、解决IO接口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通过新风485芯片电源控制电路控制485芯片的工作状态,以解决485芯片工作时,主控芯片烧录口被占用而无法程序烧录问题。新风485芯片电源控制电路,如图5所示,采用烧录器型号为ESP-Prog,包括6个接口,GND、EN、TXD、RXD、IOO、3.3V。本实施例中,XF-Control为烧录器新增接口,与电源控制电路配合,XF-Control控制mos管Q导通与截止,不插烧录器时,1处为低电平,mos管Q截止,插入烧录器后,1处变为高电平,mos管Q导通。实施例2本实施例介绍电地暖三合一温控器,所谓“三合一”,是指电地暖、空调和新风。如图6、图7所示的电地暖三合一温控器,与实施例1区别包括:将实施例1中的水阀驱动电路替换为电地暖驱动电路。电地暖驱动电路,如图8所示,采用非磁保持继电器,额定带载3KW。MCU通过JDQ4控制三极管Q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集成式温控器,包括MCU,电源模块,显示驱动电路,按键电路,zigbee通讯模块,室温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驱动暖通设备的驱动电路,空调485通讯电路和新风485通讯电路;所述驱动电路包括风机继电器控制电路,用于控制新风系统的风机继电器;所述空调485通讯电路用于与空调通讯,所述新风485通讯电路用于与新风系统通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成式温控器,包括MCU,电源模块,显示驱动电路,按键电路,zigbee通讯模块,室温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驱动暖通设备的驱动电路,空调485通讯电路和新风485通讯电路;所述驱动电路包括风机继电器控制电路,用于控制新风系统的风机继电器;所述空调485通讯电路用于与空调通讯,所述新风485通讯电路用于与新风系统通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式温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路还包括水暖驱动电路:包括两个可控硅,分别控制水阀的开启与关闭;所述两个可控硅均由分别设置的光耦器件驱动,光耦器件的原边与三极管串联,MCU的IO口控制连接三极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式温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路还包括电地暖驱动电路,所述电地暖驱动电路包括电地暖继电器(K4),MCU通过一个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龙马涛姜红梅田涵朴张鹏真杨国路
申请(专利权)人:超级智慧家上海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河南紫联物联网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