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浙江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位置信息的多智能反射面系统的波束成形设计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605770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1: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位置信息的多智能反射面系统的波束成形设计方法:基站通过GPS获取K个用户的位置;基站将所获得的K个用户的位置通过单独的硬件链路传递给智能反射面;基站计算基站到K个智能反射面的有效出发角;每个智能反射面计算基站到每个智能反射面的有效到达角;以及每个智能反射面到每个用户的有效出发角;基站根据基站到K个智能反射面的有效出发角设计发射波束;每个智能反射面通过基站到每个智能反射面的有效到达角,以及每个智能反射面到服务用户的有效出发角来设计相移波束,第m个智能反射面对应的服务用户表示为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位置信息的多智能反射面系统的波束成形设计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无线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位置信息的多智能反射面系统的波束成形设计方法。
技术介绍
智能反射面(IRS)技术由于其低功耗和低硬件复杂度的特点,获得了来自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广泛关注,并且被认为是未来移动通信系统的一项关键技术。具体来讲,IRS是由大量的低成本、被动的反射元构成,每个反射元都可以独立地以反射信号,产生相移可调的反射信号。通过合理地改变相移,IRS能够增强接收端的有用信号,从而有助于抵抗不利的无线传播环境。IRS和基站(BS)的波束设计对于充分发挥IRS的上述优点十分重要。如公开号为CN111181615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基于智能反射面的多小区无线通信方法,该方法所针对的系统包括多个协作小区,在协作小区中设置了智能反射面,每个协作小区中均有基站和用户终端;所述方法包括:用户终端向各个协作小区中的基站发射导频信号,各基站估计信道状态信息并共享,并获取全局信道状态信息,制定发射波束成形模型;智能反射面制定反射波束成形模型,通过建模求解得到发射波束成形、反射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位置信息的多智能反射面系统的波束成形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1)基站通过GPS获取K个用户的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位置信息的多智能反射面系统的波束成形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基站通过GPS获取K个用户的位置其中,k=1,...,K;
2)基站将所获得的K个用户的位置通过单独的硬件链路传递给智能反射面;
3)基站计算基站到K个智能反射面的有效出发角θy-B2I,m,其中,m=1,...,K;
4)每个智能反射面计算基站到每个智能反射面的有效到达角θy-B2Ia,m,以及每个智能反射面到每个用户的有效出发角
5)基站根据基站到K个智能反射面的有效出发角设计发射波束;
6)每个智能反射面通过基站到每个智能反射面的有效到达角,以及每个智能反射面到服务用户的有效出发角来设计相移波束,第m个智能反射面对应的服务用户表示为k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位置信息的多智能反射面系统的波束成形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的基站到K个智能反射面的有效出发角为:



其中,(xI,m,yI,m,zI,m)表示第m个智能反射面的位置,(xB,yB,zB)表示基站的位置,表示基站到第m个智能反射面的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位置信息的多智能反射面系统的波束成形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智能反射面的有效到达角为:
第m个智能反射面的到达角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财军胡小玲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