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带冷却风路结构的IP23工业吊扇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05163 阅读:8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1: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带冷却风路结构的IP23工业吊扇电机,包括壳体,壳体包括上端盖、转子外壳和下端盖,所述转子外壳内部沿中心向边缘依次设置有定子轴、轮毂、定子铁心、转子,所述上端盖上环绕设置有若干进风孔,所述下端盖上环绕设置有若干出风孔,所述轮毂上设置有若干通风孔,所述进风孔、通风孔、出风孔之间形成冷却风路主路;还包括冷却风路旁路,冷却风路旁路和冷却风路主路并联连通设置,所述冷却风路旁路包括相互连通设置的旁路进风口和旁路出风口,所述旁路进风口与所述旁路出风口之间通过定子铁心的槽路相连通。通过在电机内部并联设置冷却风路主路和冷却风路旁路,采用双风路结构,能够极大地提高电机的冷却散热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带冷却风路结构的IP23工业吊扇电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机冷却风路设计
,具体涉及一种自带冷却风路结构的IP23工业吊扇电机。
技术介绍
在工业吊扇的电机设计中,传统的设计通常采用“电机+减速机”的传动方式,如图1所示,一种传统电机100,这种传统电机100为内转子电机,包括电机转子160、电机定子150、电机外壳140,电机转子160设置在电机定子150内部,电机转子160内设置有电机转子轴170,电机转子轴170的输出端连接有减速机200,再通过减速机200的减速机轴210与扇叶连接。由于电机高速运行,所以电机转子轴170的上端自带冷却风扇120冷却(自扇冷),用一风扇罩110罩住,通过采用冷却风扇对着电机吹风以解决电机损耗发热导致的电机温升问题。但是由于风扇是设置在电机外壳140外部,冷却空气流130沿电机外壳流动,对于电机内部的冷却效果有限,不能保证吹出的冷却空气流快速有效地流向电机内部发热的元件处。进一步地,在工业电扇
中,这种传统的电机效率低,难以满足现代所要求的高效的标准。在现代工业吊扇设计中,通常采用永磁力矩电机直接驱动吊扇扇叶的“直驱”方案,这类高效电机具有效率高、功率密度大的特点,相应的损耗密度也比较大,电机各处温升都比较高,尤其是定子绕组。永磁力矩电机相比于传统的电机,在运行过程中温升更高、更快,这种情况下靠传统的“自扇冷”设计根本不能解决电机的发热温升问题。为保障电机安全稳定运行,需要针对永磁力矩电机的特点开发新型冷却结构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带冷却风路结构的IP23工业吊扇电机,在保证IP23防护结构的基础上在电机内部增设冷却风路结构,冷却效果好,能够有效降低了电机温升,提高了电机运行效率,而且冷却风路结构简单,生产制造成本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按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自带冷却风路结构的IP23工业吊扇电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转子外壳、设置在所述转子外壳上端的上端盖、以及设置在所述转子外壳下端的下端盖,所述转子外壳内部沿中心向边缘依次设置有定子轴、轮毂、定子铁心、转子,所述轮毂和所述定子铁心固定连接在所述定子轴上,所述转子固定连接在所述转子外壳上;所述上端盖上环绕设置有若干进风孔,所述下端盖上环绕设置有若干出风孔,所述轮毂上设置有若干通风孔,所述进风孔、通风孔、出风孔之间相互连通以形成冷却风路主路;还包括冷却风路旁路,所述冷却风路旁路包括相互连通设置的旁路进风口和旁路出风口,所述定子铁心上的若干绕组之间设置有槽路,所述旁路出风口与所述旁路进风口通过所述槽路相连通,所述旁路进风口与所述进风孔连通设置,所述旁路出风口与所述出风孔连通设置。进一步地,所述上端盖上设置有若干径向扇叶。进一步地,所述径向扇叶中心轴对称设置。进一步地,所述转子外壳上设置有若干散热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自带冷却风路结构的IP23工业吊扇电机,在保证IP23防护结构的基础上在电机内部增设冷却风路结构,而且冷却风路结构简单,生产制造成本低,冷却效果好,能够有效降低了电机温升,提高了电机运行效率。更优地,冷却风路结构包括冷却风路主路和冷却风路旁路,采用两条并联连接的冷却风路,使得电机达到较好的散热冷却的效果。而且冷却风路结构的设计能够与外部固有风场相适配,冷却风路内的空气流动与固有风场的空气流动相契合,能够有效减少冷却风路的风阻,提高冷却效果。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所述传统电机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自带冷却风路结构的IP23工业吊扇电机的风路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所述上端盖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自带冷却风路结构的IP23工业吊扇电机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自带冷却风路结构的IP23工业吊扇电机工作时的固有风场示意图;图中:100-传统电机;110-风扇罩;120-冷却风扇;130-冷却空气流;140-电机外壳;150-电机定子;160-电机转子;170-电机转子轴;180-减速机;190-减速机轴;200-壳体;210-上端盖、211-进风孔;212-径向扇叶;220-转子外壳;221-散热筋;230-下端盖;231-出风孔;300-定子轴;400-轮毂;410-通风孔;500-定子铁心;600-转子;700-冷却风路主路;800-冷却风路旁路;810-旁路进风口;820-旁路出风口;900-固有风场气流。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进行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如无特殊说明,当某一特征被称为“固定”、“连接”在另一个特征,它可以直接固定、连接在另一个特征上,也可以间接地固定、连接在另一个特征上。此外,本专利技术中所使用的上、下、左、右等描述仅仅是相对于附图中本专利技术各组成部分的相互位置关系来说的。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如图2-5所示,一种自带冷却风路结构的IP23工业吊扇电机,包括壳体200,壳体200包括转子600外壳220、设置在转子600外壳220上端的上端盖210、以及设置在转子600外壳220下端的下端盖230,转子600外壳220内部沿中心向边缘依次设置有定子轴300、轮毂400、定子铁心500、转子600,轮毂400和定子铁心500固定连接在定子轴300上,转子600固定连接在转子600外壳220上;上端盖210上环绕设置有若干进风孔211,下端盖230上环绕设置有若干出风孔231,轮毂400上设置有若干通风孔410,进风孔211、通风孔410、出风孔231之间相互连通以形成冷却风路主路700。电机通过上端盖210上的进风孔211吸入电机外部的冷空气,冷空气进入到进风孔211、通风孔410以及出风孔231之间连通形成的冷却风路主路700,有利于空气将电机内部的热量带出电机,达到有效的冷却效果。而且在上下端盖230之间能够形成空气对流,如图5所示,配合电机工作时外部的固有风场,与固有风场气流900形成一个整体,能够有效减少电机冷却风路的风阻,提高进风孔211的进风量,提高冷却散热的效果。进一步地,还包括冷却风路旁路800,冷却风路旁路800包括相互连通设置的旁路进风口810和旁路出风口820,定子铁心5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带冷却风路结构的IP23工业吊扇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转子外壳、设置在所述转子外壳上端的上端盖、以及设置在所述转子外壳下端的下端盖,所述转子外壳内部沿中心向边缘依次设置有定子轴、轮毂、定子铁心、转子,所述轮毂和所述定子铁心固定连接在所述定子轴上,所述转子固定连接在所述转子外壳上;所述上端盖上环绕设置有若干进风孔,所述下端盖上环绕设置有若干出风孔,所述轮毂上设置有若干通风孔,所述进风孔、通风孔、出风孔之间相互连通以形成冷却风路主路;/n还包括冷却风路旁路,所述冷却风路旁路包括相互连通设置的旁路进风口和旁路出风口,所述定子铁心上的若干绕组之间设置有槽路,所述旁路出风口与所述旁路进风口通过所述槽路相连通,所述旁路进风口与所述进风孔连通设置,所述旁路出风口与所述出风孔连通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带冷却风路结构的IP23工业吊扇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转子外壳、设置在所述转子外壳上端的上端盖、以及设置在所述转子外壳下端的下端盖,所述转子外壳内部沿中心向边缘依次设置有定子轴、轮毂、定子铁心、转子,所述轮毂和所述定子铁心固定连接在所述定子轴上,所述转子固定连接在所述转子外壳上;所述上端盖上环绕设置有若干进风孔,所述下端盖上环绕设置有若干出风孔,所述轮毂上设置有若干通风孔,所述进风孔、通风孔、出风孔之间相互连通以形成冷却风路主路;
还包括冷却风路旁路,所述冷却风路旁路包括相互连通设置的旁路进风口和旁路出风口,所述定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禄财夏加宽李俞陈伟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肇庆德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