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机转子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机转子
,具体的说是一种电机转子。
技术介绍
在电动机工作时,定子在转子外部施加电磁场,上述电磁场通过与转子铁芯上固定的永磁体产生的磁场之间的排斥或吸引作用,带动转子铁芯转动,从而带动转轴转动,将电能转化成动能,再通过转轴将动能输出至外部机械。转子上缠绕有线圈,当转子上的线圈出现老化或部分断裂时,就需要将线圈进行更换,现有技术中的转子为一体成型的结构,大致为一个圆环边缘设置多个绕线凸杆的结构,这种结构设计使得当需要进行线圈的拆卸时,需要将线圈进行剪断,这种去线圈的方式不仅费时而且费力,且使得线圈呈段状结构,不能够进行再次回收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现有技术中当转子上的线圈出现老化或部分断裂时线圈不易更换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电机转子。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电机转子,包括转子中心盘、固定环、圆柱套筒、转动杆和转子线圈杆;所述转子中心盘的表面的中心位置处开设有圆形凹槽;所述转子中心盘的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机转子,其特征在于:包括转子中心盘(1)、固定环(2)、圆柱套筒(3)、转动杆(4)和转子线圈杆(9);所述转子中心盘(1)的表面的中心位置处开设有圆形凹槽(36);所述转子中心盘(1)的表面位于圆形凹槽(36)的外边缘均匀开设有矩形滑槽(10);所述矩形滑槽(10)的内部滑动设有转子线圈杆(9);所述转子线圈杆(9)上靠近圆形凹槽(36)的一端通过弹簧与矩形滑槽(10)的端部固连;所述圆形凹槽(36)的内部设有转动杆(4);所述转子线圈杆(9)上靠近圆形凹槽(36)的一端与拉绳的一端固连,拉绳的另一端固连在转动杆(4)的边缘;所述转子线圈杆(9)上远离圆形凹槽(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机转子,其特征在于:包括转子中心盘(1)、固定环(2)、圆柱套筒(3)、转动杆(4)和转子线圈杆(9);所述转子中心盘(1)的表面的中心位置处开设有圆形凹槽(36);所述转子中心盘(1)的表面位于圆形凹槽(36)的外边缘均匀开设有矩形滑槽(10);所述矩形滑槽(10)的内部滑动设有转子线圈杆(9);所述转子线圈杆(9)上靠近圆形凹槽(36)的一端通过弹簧与矩形滑槽(10)的端部固连;所述圆形凹槽(36)的内部设有转动杆(4);所述转子线圈杆(9)上靠近圆形凹槽(36)的一端与拉绳的一端固连,拉绳的另一端固连在转动杆(4)的边缘;所述转子线圈杆(9)上远离圆形凹槽(36)的一端开设有T形卡接槽(18);所述T形卡接槽(18)与固定环(2)内侧壁的T形卡接杆(17)相互卡合;所述转动杆(4)上靠近转子中心盘(1)的一端套设有圆柱套筒(3);所述圆柱套筒(3)上靠近转子中心盘(1)的一端的边缘与环形面板(14)一体成型;所述环形面板(14)可拆卸连接在转子中心盘(1)的表面;所述圆柱套筒(3)的外侧设有球形气囊(26);所述球形气囊(26)与连接软管(38)的一端连通;所述连接软管(38)的另一端端与活动限位杆(22)的顶端连通;所述活动限位杆(22)插设在圆柱套筒(3)外边缘的U形安装板(12)的内部;所述活动限位杆(22)的顶端穿过U形安装板(12)的顶部并与回形把手(21)固连;所述活动限位杆(22)的底端穿过圆柱套筒(3)上的插孔(28)并伸入圆柱套筒(3)的内部;所述活动限位杆(22)上位于圆柱套筒(3)的外侧固定设有挡杆(23);所述活动限位杆(22)上位于U形安装板(12)和挡杆(23)之间活动套设有弹簧;所述转动杆(4)上位于圆柱套筒(3)内部的部分的边缘均匀设有限位齿牙(29);所述限位齿牙(29)为月牙状结构;所述连接软管(38)上设有球形气囊(26);所述球形气囊(26)的上下表面均固定设有挤压板(27);位于上层的所述挤压板(27)的底部固定设有插接柱;位于下方的所述挤压板(27)的上表面设有与插接柱相互匹配的插接孔;所述圆柱套筒(3)的外边缘位于球形气囊(26)和U形安装板(12)之间开设有矩形凹槽(24);所述隔断块(25)将连接软管(38)压紧在矩形凹槽(24)的内部;所述连接软管(38)与位于活动限位杆(22)内部的柱状空腔连通;所述柱状空腔的顶部通过拉绳弹簧设有活塞板;所述活塞板的底部固定设有伸缩杆;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学良,刘少菲,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西菱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