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管汇漏磁检测仪及管汇漏磁检测装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04534 阅读:8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1: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便携式管汇漏磁检测仪及管汇漏磁检测装备。所述检测仪包括线圈机构、传感机构、行走支撑机构、位移采集器、第一、第二连接件及牵引件,线圈机构包括环形线圈框、电磁线圈;传感机构包括环形盒体、漏磁传感器;行走支撑机构包括支撑架、行走件和位移采集器;位移采集器被固定设置在支撑架、行走件、环形盒体或环形线圈框上,并能够采集位移信息;牵引件被固定设置在支撑架、行走件、环形盒体或环形线圈框上,并能够在承受外力的情况下,提供沿管汇的长度延伸方向移动的牵引力。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一次性检测覆盖被检管汇的整个周向区域,提高了检测效率;且检测准确性高、自动化程度高、运行平稳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式管汇漏磁检测仪及管汇漏磁检测装备
本技术涉及管汇检测,尤其是石油天然气管汇检测领域,具体来讲,涉及一种便携式管汇漏磁检测仪及管汇漏磁检测装备。
技术介绍
目前,石油或天然气作为十分重要的能源不仅在运输行业,而且在工程机械的领域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石油天然气工业中,管汇拥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现役管汇因内部介质的腐蚀性、冲蚀、振动、制造等因素都会导致管汇管体不同程度的损伤。因管体缺陷而引发的刺漏事故时有发生,不仅对人员的生命安全以及周围环境构成威胁,也给国家的生产经济造成极大的损失。因此,必须按照规范对管汇进行检测,以排除管汇存在的安全隐患,确保管汇的安全运营。管汇漏磁检测可以识别管汇缺陷的类型,量化缺陷的大小,有助于早期维护,减少事故的发生,且作业效率高、检测数据准确,便于全面了解管汇腐蚀、机械损伤等情况,对评估管汇寿命具有重要意义。经研究,专利技术人发现:管汇漏磁检测通常只能覆盖管汇周向某一固定大小的区域,难以对管汇整个周向进行全面检测,故而需要不断人工移动检测器的在管汇周向上的位置,才能达到周向区域的全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携式管汇漏磁检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便携式管汇漏磁检测仪包括线圈机构、传感机构、行走支撑机构、位移采集器、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以及牵引件,其中,/n所述线圈机构包括:具有第一内径的环形线圈框,以及沿圆周方向缠绕在所述环形线圈框的外圆周壁上且能够与电源连接的电磁线圈;/n所述传感机构包括:具有第二内径、第一外径和形成在第二内径与第一外径之间的空腔的环形盒体,以及设置在所述空腔中且能够采集位于第二内径中管汇的漏磁信号的漏磁传感器,其中,所述第一外径不大于第一内径,所述第二内径不小于所述管汇的外径;/n所述行走支撑机构包括支撑架、行走件和位移采集器,所述支撑架通过第一连接件与线圈机构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管汇漏磁检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便携式管汇漏磁检测仪包括线圈机构、传感机构、行走支撑机构、位移采集器、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以及牵引件,其中,
所述线圈机构包括:具有第一内径的环形线圈框,以及沿圆周方向缠绕在所述环形线圈框的外圆周壁上且能够与电源连接的电磁线圈;
所述传感机构包括:具有第二内径、第一外径和形成在第二内径与第一外径之间的空腔的环形盒体,以及设置在所述空腔中且能够采集位于第二内径中管汇的漏磁信号的漏磁传感器,其中,所述第一外径不大于第一内径,所述第二内径不小于所述管汇的外径;
所述行走支撑机构包括支撑架、行走件和位移采集器,所述支撑架通过第一连接件与线圈机构连接,并通过第二连接件与传感机构连接,所述行走件被固定设置在支撑架上并能够沿所述管汇的外壁行走;
所述位移采集器被固定设置在支撑架、行走件、环形盒体或环形线圈框上,并能够采集位移信息;
所述牵引件被固定设置在支撑架、行走件、环形盒体或环形线圈框上,并能够在承受外力的情况下,提供沿环形线圈框的轴向移动的牵引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管汇漏磁检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件为多个行走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管汇漏磁检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移采集器为与所述多个行走轮中的一个行走轮连接的编码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管汇漏磁检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漏磁传感器还包括设置在环形盒体的内壁上的霍尔元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管汇漏磁检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件设置在所述第二内径中。


6.一种管汇漏磁检测装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汇漏磁检测装备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便携式管汇漏磁检测仪和液压升降台,所述液压升降台包括动力单元、升降单元、工作平台、绞动单元、以及管汇支架,其中,
所述绞动单元包括绞车、缆索和绞车支架,所述绞车支架安装在工作平台上,所述缆索与所述便携式管汇漏磁检测仪的牵引件连接,所述绞车安装在绞车支架上并能够为缆索提供拉力;
所述管汇支架包括设置在工作平台上的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一支撑部能够伸入所述管汇中并支撑所述管汇,所述第二支撑部能够支撑所述便携式管汇漏磁检测仪的线圈机构;
所述升降单元包括基座和可伸缩构件,所述可伸缩构件设置在所述基座上并与所述工作平台连接;
所述动力单元设置在所述基座上,并分别与所述可伸缩构件和所述绞车连接,以分别为所述可伸缩构件和所述绞车提供动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莎王小梅张志东喻建胜陈文斌王仕强赵琪月骆吉庆李超任建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