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涤纶丝套筒视检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604419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1: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涤纶丝套筒视检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侧呈开口状,所述底座内部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轴杆,两个所述轴杆的两端均贯穿于底座的前后两侧,两个所述轴杆的外圈均固定安装有转筒,两个所述转筒通过传动带传动连接,所述底座的后侧固定安装有转动电机a,所述转动电机a的电机轴与底座右侧轴杆的后侧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发光器,便于启动转动电机a,使传动带运输任一安装座移动到安装架的底侧时,安装架底侧的发光器照射到此安装座上的受光器,此受光器经微处理器停止转动电机a的运行,并启动转动电机b,转动套筒辅助工作人员完成检视,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较为实用,适合广泛推广和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涤纶丝套筒视检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视检装置,具体为一种涤纶丝套筒视检装置。
技术介绍
涤纶是合成纤维中的一个重要品种,是我国聚酯纤维的商品名称,它是以精对苯二甲酸(PTA)或对苯二甲酸二甲酯(DMT)和乙二醇(EG)为原料经酯化或酯交换和缩聚反应而制得的成纤高聚物——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经纺丝和后处理制成的纤维,涤纶丝的纱质不比人造丝稳定,而是较富弹性,可以剪一断人造丝线做测试,用力拉,然后放松,发现绣花线不会怎样收缩;相反,经拉扯后的涤纶丝,一旦放松,便会回复原来长度,因而有时会导致花皱折,故在线张力调较方面,需要更准确,而涤纶丝的成品会采用套筒的形式,以方便运输和存放,其中,涤纶丝套筒为类圆柱型的特殊形状。在实现本技术的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没有得到解决:由于涤纶丝特殊的生产工艺,其可能产生的缺陷种类繁多,如僵死、绊丝、油污、断层、表面毛刺、直筒管破损等,但是现有的检测多为人工检验,效率低,所以在此提出一种辅助人工进行检查的涤纶丝套筒视检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涤纶丝套筒视检装置,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所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涤纶丝套筒视检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侧呈开口状,所述底座内部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轴杆,两个所述轴杆的两端均贯穿于底座的前后两侧,两个所述轴杆的外圈均固定安装有转筒,两个所述转筒通过传动带传动连接,所述底座的后侧固定安装有转动电机a,所述转动电机a的电机轴与底座右侧轴杆的后侧固定连接;所述传动带的顶侧等距固定连接有若干支杆,若干所述支杆的顶端均固定安装有安装座,若干所述安装座的底端内壁均固定安装有转动电机b,若干所述转动电机b的电机轴均贯穿于对应安装座的顶侧且轴头均固定安装有插座,所述底座顶端的中侧固定安装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顶端右侧固定安装有发光器,若干所述安装座的顶端右侧均固定安装有受光器,若干所述受光器的左侧均设置有微处理器,若干所述受光器的数据输出端均与对应微处理器的数据输入端连接,若干所述微处理器的信号输出端均与对应转动电机b的信号输入端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若干所述插座顶部的前侧横截面均呈等腰梯形状。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底座前侧中端的左侧固定安装有回收盒。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底座前侧的中部固定安装有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经外部电源与发光器、若干受光器和若干转动电机b电性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安装架的前后左右四侧均呈开口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一种涤纶丝套筒视检装置,通过设置的发光器,便于启动转动电机a,使传动带运输任一安装座移动到安装架的底侧时,安装架底侧的发光器照射到此安装座上的受光器,此受光器经微处理器停止转动电机a的运行,并启动转动电机b,转动套筒辅助工作人员完成检视,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2.本技术一种涤纶丝套筒视检装置,由于若干插座顶部的前侧横截面均呈等腰梯形状,便于工作人员顺着插座的顶侧,快速将套筒插入到插座上,较为方便。3.本技术一种涤纶丝套筒视检装置,由于底座前侧中端的左侧固定安装有回收盒,便于使用者位于底座的前中侧检测套筒,从而便于将不合格的套筒取下放入回收盒内,较为方便。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一种涤纶丝套筒视检装置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涤纶丝套筒视检装置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涤纶丝套筒视检装置的安装架侧视图。图中:底座1,安装座2,插座3,转动电机b4,安装架5,发光器6,微处理器7,受光器8,控制面板9,回收盒10,支杆11,转筒12,轴杆13,转动电机a14,传动带15。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设置”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相连、设置,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设置,或一体地连接、设置;本技术中提供的用电器的型号仅供参考。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实际使用情况更换功能相同的不同型号用电器,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涤纶丝套筒视检装置,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的顶侧呈开口状,所述底座1内部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轴杆13,两个所述轴杆13的两端均贯穿于底座1的前后两侧,两个所述轴杆13的外圈均固定安装有转筒12,两个所述转筒12通过传动带15传动连接,所述底座1的后侧固定安装有转动电机a14,所述转动电机a14的电机轴与底座1右侧轴杆的后侧固定连接;所述传动带15的顶侧等距固定连接有若干支杆11,若干所述支杆11的顶端均固定安装有安装座2,若干所述安装座2的底端内壁均固定安装有转动电机b4,若干所述转动电机b4的电机轴均贯穿于对应安装座2的顶侧且轴头均固定安装有插座3,所述底座1顶端的中侧固定安装有安装架5,所述安装架5的顶端右侧固定安装有发光器6,若干所述安装座2的顶端右侧均固定安装有受光器8,若干所述受光器8的左侧均设置有微处理器7,若干所述受光器8的数据输出端均与对应微处理器7的数据输入端连接,若干所述微处理器7的信号输出端均与对应转动电机b4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通过设置的发光器6,便于启动转动电机a4,使传动带15运输任一安装座2移动到安装架5的底侧时,安装架5底侧的发光器6照射到此安装座2上的受光器8,此受光器8经微处理器7停止转动电机a14的运行,并启动转动电机b4,转动套筒辅助工作人员完成检视,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若干所述插座3顶部的前侧横截面均呈等腰梯形状,便于工作人员顺着插座3的顶侧,快速将套筒插入到插座3上,较为方便。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所述底座1前侧中端的左侧固定安装有回收盒10,便于使用者位于底座1的前中侧检测套筒,从而便于将不合格的套筒取下放入回收盒10内,较为方便。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所述底座1前侧的中部固定安装有控制面板9,所述控制面板9经外部电源与发光器6、若干受光器8和若干转动电机b4电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涤纶丝套筒视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n所述底座(1)的顶侧呈开口状,所述底座(1)内部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轴杆(13),两个所述轴杆(13)的两端均贯穿于底座(1)的前后两侧,两个所述轴杆(13)的外圈均固定安装有转筒(12),两个所述转筒(12)通过传动带(15)传动连接,所述底座(1)的后侧固定安装有转动电机a(14),所述转动电机a(14)的电机轴与底座(1)右侧轴杆的后侧固定连接;/n所述传动带(15)的顶侧等距固定连接有若干支杆(11),若干所述支杆(11)的顶端均固定安装有安装座(2),若干所述安装座(2)的底端内壁均固定安装有转动电机b(4),若干所述转动电机b(4)的电机轴均贯穿于对应安装座(2)的顶侧且轴头均固定安装有插座(3),所述底座(1)顶端的中侧固定安装有安装架(5),所述安装架(5)的顶端右侧固定安装有发光器(6),若干所述安装座(2)的顶端右侧均固定安装有受光器(8),若干所述受光器(8)的左侧均设置有微处理器(7),若干所述受光器(8)的数据输出端均与对应微处理器(7)的数据输入端连接,若干所述微处理器(7)的信号输出端均与对应转动电机b(4)的信号输入端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涤纶丝套筒视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
所述底座(1)的顶侧呈开口状,所述底座(1)内部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轴杆(13),两个所述轴杆(13)的两端均贯穿于底座(1)的前后两侧,两个所述轴杆(13)的外圈均固定安装有转筒(12),两个所述转筒(12)通过传动带(15)传动连接,所述底座(1)的后侧固定安装有转动电机a(14),所述转动电机a(14)的电机轴与底座(1)右侧轴杆的后侧固定连接;
所述传动带(15)的顶侧等距固定连接有若干支杆(11),若干所述支杆(11)的顶端均固定安装有安装座(2),若干所述安装座(2)的底端内壁均固定安装有转动电机b(4),若干所述转动电机b(4)的电机轴均贯穿于对应安装座(2)的顶侧且轴头均固定安装有插座(3),所述底座(1)顶端的中侧固定安装有安装架(5),所述安装架(5)的顶端右侧固定安装有发光器(6),若干所述安装座(2)的顶端右侧均固定安装有受光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树梅
申请(专利权)人:沭阳县伯胜化纤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