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装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604108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1: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工装装置。所述工装装置包括冷却主体和介质注入口,所述冷却主体内侧设置有第一安装部件,所述冷却主体外侧设置有第二安装部件。所述介质注入口与所述冷却主体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保持试验温度的稳定性和均匀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工装装置
本技术涉及试验装置
,特别是涉及一种工装装置。
技术介绍
圆棒试样在低温下进行拉伸试验时有多种冷却方法。传统方法通过借助低温恒温器辅以电阻丝进行控温冷却,或是借助冷却装置、借助压缩气体的膨胀来进行。传统方法缺点在于:耗能过高,不够环保,且冷却装置的体型较大、温控系统复杂,对于不同的实验设备需要配置不同的恒温器箱,因此迫切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装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耗能过高,不够环保,且冷却装置的体型较大、温控系统复杂,对于不同的实验设备需要配置不同的恒温器箱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工装装置,所述工装装置包括:冷却主体,其内侧设置有第一安装部件,所述冷却主体外侧设置有第二安装部件;介质注入口,其与所述冷却主体相连接。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安装部件与圆棒试样相连接。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安装部件与拉伸试验机相连接。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安装部件为内螺纹孔。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安装部件为外螺纹接头。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介质注入口包括介质注入弯管,所述介质注入弯管的一端与所述冷却主体相连接。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介质注入口还包括介质注入漏斗,所述介质注入弯管的另一端与所述介质注入漏斗相连接。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冷却主体内侧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固定部件,所述第一安装部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部件上。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冷却主体外侧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固定部件,所述第二安装部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固定部件上。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冷却主体呈圆柱体状。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冷却主体上设置有热电偶安装孔,所述热电偶安装孔上固定有热电偶。如上所述,本技术的一种工装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的工装装置包括冷却主体以及设置于所述冷却主体上的介质注入口,所述冷却主体内侧设置有第一安装部件,所述冷却主体外侧设置有第二安装部件。本技术能够通过液体介质将试样冷却到实验规定温度,亦可通过加装电热丝热电偶等装置实现局部温度控制,因此本技术可以保持试验温度的稳定性和均匀性。本技术的工装装置的耗能较低,环保性能好,体型较小。本技术的工装装置可以在通用的拉伸试验机上进行,而且制造简单、控温简单、操作简单。所述工装装置不需要热电偶、电阻丝等复杂的零部件,可以使用液氮、冰水混合物、氯化钠水溶液等将试样直接冷却至规定温度或要求腐蚀浓度。有效地保证了试验数据的有效性和可靠性。本技术的所述介质注入弯管上设置有所述介质注入漏斗,大大方便了液体的注入,避免了液体流出而造成浪费的现象发生。附图说明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工装装置的剖面结构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工装装置的左视结构图。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工装装置的俯视结构图。元件标号说明1冷却主体2介质注入口3第一安装部件4第二安装部件5第一固定部件6第二固定部件7热电偶安装孔21介质注入弯管22介质注入漏斗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技术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技术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构想,遂图式中仅显示与本技术中有关的组件而非按照实际实施时的组件数目、形状及尺寸绘制,其实际实施时各组件的型态、数量及比例可为一种随意的改变,且其组件布局型态也可能更为复杂。请参阅图1、图2、图3,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工装装置的剖面结构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工装装置的左视结构图。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工装装置的俯视结构图。本技术提供一种工装装置,所述工装装置包括冷却主体1和介质注入口2。所述冷却主体1内侧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固定部件5,所述第一安装部件3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部件5上,所述冷却主体1外侧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固定部件6,所述第二安装部件4设置于所述第二固定部件6上。具体的,所述第一安装部件3可以但不限于为内螺纹孔,所述内螺纹孔与圆棒试样相连接,所述圆棒试样可以但不限于为直径为M16的螺纹头圆棒试样,直径为M16的螺纹头圆棒试样可以旋紧在所述工装装置内侧底部的内螺纹孔内,所述直径为M16的螺纹头圆棒试样的轴线需要与所述内螺纹孔接口的中心线对齐。所述第二安装部件4与拉伸试验机相连接。具体的,所述第二安装部件4可以但不限于为外螺纹接头,所述外螺纹接头与拉伸试验机相连接,所述拉伸试验机可以但不限于为常规拉伸试验机或通用的拉伸试验机,所述拉伸试验机可以为直径M16螺纹拉杆的拉伸试验机,所述外螺纹接头与直径M16螺纹拉杆的拉伸试验机对接。具体的,所述第一固定部件5可以但不限于为凹字形结构,且所述第一固定部件5的材质可以与所述冷却主体1的材质相同,所述第一固定部件5上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内螺纹即为所述内螺纹孔。所述第二固定部件6可以但不限于为圆柱形结构,且所述第二固定部件6的材质可以与所述冷却主体1的材质相同,所述第二固定部件6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冷却主体1上,所述第二固定部件6的另一端用于固定所述外螺纹接头。所述介质注入口2与所述冷却主体1相连接。所述介质注入口2包括介质注入弯管21,所述介质注入弯管21可以但不限于为直角弯管,所述介质注入弯管21的角度可以但不限于为90°~140°之间。所述介质注入弯管21的角度可以为100°、110°、120°、125°、130°等,所述介质注入弯管21的角度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来进行设置。所述介质注入弯管21的一端与所述冷却主体1相连接。所述介质注入口2还包括介质注入漏斗22,所述介质注入弯管21的另一端与所述介质注入漏斗22相连接。具体的,所述介质注入漏斗22与所述介质注入弯管21可以为一体式结构,所述介质注入漏斗22与所述介质注入弯管21也可以为分开式结构,所述介质注入弯管21的材质可以与所述冷却主体1的材质相同,所述介质注入漏斗22的材质也可以与所述冷却主体1的材质相同,所述介质注入漏斗22用于注入介质,所述介质可以但不限于为液体介质,所述液体介质可以进行调整,例如:液氮-196℃、冰水混合物0℃、CO2、NH4液体,保持温度控制。也可以通过调整氯化钠水溶液中氯化钠的浓度完成腐蚀介质实验。具体的,所述冷却主体1可以但不限于呈圆柱体状,也可以为其他形状,所述冷却主体1的形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来进行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工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装装置包括:/n冷却主体,其内侧设置有第一安装部件,所述冷却主体外侧设置有第二安装部件;/n介质注入口,其与所述冷却主体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工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装装置包括:
冷却主体,其内侧设置有第一安装部件,所述冷却主体外侧设置有第二安装部件;
介质注入口,其与所述冷却主体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部件与圆棒试样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工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部件与拉伸试验机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工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部件为内螺纹孔。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工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部件为外螺纹接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质注入口包括介质注入弯管,所述介质注入弯管的一端与所述冷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弘伟刘斯家龚瑾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电气电站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