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对称双阴极结构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电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03933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1: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对称双阴极结构的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电堆,包括若干以阳极为支撑层的上下对称双阴极电池结构单元,并且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电堆位于压力容器内,压力容器设置第一、二、三、四管道,用于与外界在密封条件下进行气体流通;工作状态时,向压力容器内通入氧化气体,同时向电池阳极通道通入燃料气体,电池在高气压下放电。该发电系统具有高气密性,阴极侧可裸露,无需设置气体通道,并且突破了燃料电池的压力限制,可提高发电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对称双阴极结构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电堆
本专利技术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对称双阴极结构的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电堆。
技术介绍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lidOxideFuelCell,SOFC)是一种可以直接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能量转换装置。SOFC具有能量转化效率高,对环境友好等优点,因此受到了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SOFC的基本结构包括多孔阳极,多孔阴极以及致密的电解质层。在阳极中通入燃料,同时在阴极通入氧化剂气体后,电解质和电极三相界面处会发生电化学反应产生电子,电子通过外电路形成放电回路,产生电能与热能。专利文献CN106033819A公开了一种以支撑电极层为中心的上下对称分布型电池结构,并且支撑电极层内部具有中空通道(或孔洞),燃料气体与氧化剂气体分别自中空通道(或孔洞)以及平板上下两侧通入,通过电解质与电极形成氧化气体离子传导和外部电路的电子传导,形成放电回路。该结构有利于在电池烧结过程中保持电池的平整性;同时由于发生电化学反应的三相界面位于支撑电极层的上下两侧,因此产生的热应力得到有效抵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对称双阴极结构的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电堆,包括若干电池结构单元;/n所述电池结构单元以阳极为支撑层,呈上下分布结构,即,所述电池结构单元中,阳极层、电解质层以及阴极层沿厚度方向上下层叠,电解质层包括第一电解质层与第二电解质层,第一电解质层位于阳极层的上表面,第二电解质层位于阳极层的下表面;阴极层包括第一阴极层与第二阴极层,第一阴极层位于第一电解质层的上表面,第二阴极层位于第二电解质层的下表面;/n其特征是:所述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电堆位于压力容器内部;/n所述压力容器设置第一管道、第二管道、第三管道以及第四管道,用于与外界在密封条件下进行气体流通;/n所述电池结构单元的阳极层设置用于燃...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对称双阴极结构的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电堆,包括若干电池结构单元;
所述电池结构单元以阳极为支撑层,呈上下分布结构,即,所述电池结构单元中,阳极层、电解质层以及阴极层沿厚度方向上下层叠,电解质层包括第一电解质层与第二电解质层,第一电解质层位于阳极层的上表面,第二电解质层位于阳极层的下表面;阴极层包括第一阴极层与第二阴极层,第一阴极层位于第一电解质层的上表面,第二阴极层位于第二电解质层的下表面;
其特征是:所述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电堆位于压力容器内部;
所述压力容器设置第一管道、第二管道、第三管道以及第四管道,用于与外界在密封条件下进行气体流通;
所述电池结构单元的阳极层设置用于燃料气体流通的通道,所述通道包括通道入口与通道出口;
所述第一管道与电池结构单元的通道入口连通;
所述第二管道与电池结构单元的通道出口连通;
所述第三管道用于向压力容器内部通入氧化气体;
所述第四管道用于排出压力容器内部的氧化气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对称双阴极结构的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电堆,其特征是:所述压力容器设置气体压力检测装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对称双阴极结构的固体氧化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官万兵叶青王成田王建新杨钧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