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及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603805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1: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超快合成的Mn1‑xCoxCO3/GO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算,其制备所用原料包含:锰盐28~36份;钴盐4~12份;沉淀剂90~145份;去离子水25份;石墨烯8份;乙醇8份;通过微波水热的方法将一种单相结混合过渡金属碳化物和石墨烯复合,由此制备的负极材料上具有丰富的孔道结构,这种结构特点可以缩短锂离子的扩散路径,增加活性材料的储锂活性位置。本发明专利技术形貌均一、粒径较小,能量密度高,循环性能优异,耗时短,且工艺简单、操作方便,可广泛应用于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技术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及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具体涉及一种超快合成的Mn1-xCoxCO3/GO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

技术介绍
锂离子电池是一种二次电池,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随着便携式器件的迅速发展,人们对于锂离子电池的容量、循环寿命以及倍率性能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目前商业化的锂离子电池主要采用石墨类负极材料,其较低的比容量(372mAh/g)极大地限制了锂离子电池的进一步发展。过渡金属碳酸盐较低的离子/电子传输速率和脱嵌锂过程中产生的体积膨胀会导致其较差的循环性能和倍率性能,将两种金属元素进行复合,形成具有单相结构的混合过渡金属碳酸盐(AxB1-xCO3,A,B=Co,Ni,Zn,Mn,Fe)可以提高材料的储锂性能,但是其较低的循环寿命仍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将混合过渡金属碳酸盐设计成多孔的微球或微粒结构,并将其与石墨烯进行复合是解决上述问题的策略之一。此外,传统过渡金属碳酸盐的合成方法主要采用水热法,制备时间较长,通常需要12h以上,时间和能量利用率较低。本文采用微波水热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其特征在于,原料包括按重量份数计的以下组分:/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其特征在于,原料包括按重量份数计的以下组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锰盐为硫酸锰四水合物、乙酸锰四水合物、氯化锰四水合物和硝酸锰四水合物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钴盐为硫酸钴七水合物、乙酸钴四水合物、氯化钴六水合物和硝酸钴六水合物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沉淀剂为碳酸二甲酯、草酸二甲酯和尿素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


5.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锰盐和钴盐加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润萍段延捷黄志雄徐小威史继超吴丹丹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