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碲化铋基薄膜热电模块制造方法、热电模块及热电发电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热电材料发电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平面碲化铋基薄膜热电模块制造方法、热电模块及热电发电机。
技术介绍
环境能量收集技术有望实现便携式、可穿戴和分布式传感器网络系统在物联网社会中的应用。可获取的能源包括阳光、室内照明、无线电波、机械振动和热量。热能的有效利用一直是人们期待已久的问题,而利用Seebeck效应将温差转化为电能的热电(TE)发电机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TE产生的能量转换效率主要取决于TE材料的优点,ZT=S2σTk-1,其中S表示Seebeck系数,σ和k分别表示电导率和热导率,T表示冷热源的平均温度。增加ZT可以提高转化效率,但S、σ和k之间的相关性阻止了这一点。只有少数材料,如铋-碲、铅-碲,已知能达到高转换效率。在过去的二十年里,人们对电和热传输的基本理解有所提高。在微纳米技术的帮助下,这种理解导致了TE材料的性能实质性增强。碲化铋基低维材料由于保持了低热导和高电导的特性,已成为有前途的TE候选者。与MEMS工艺高度兼容、低污染(与Pb不同)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平面碲化铋基薄膜热电模块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在热沉基板上沉积二氧化硅膜层;/nS2、在所述二氧化硅膜层上制备多条间隔排列的金属带;/nS3、在不同的金属带之间的所述二氧化硅膜层的上表面交替沉积P型碲化铋基薄膜和N型碲化铋基薄膜,使得每个金属带一侧沉积有P型碲化铋基薄膜,另一侧沉积有N型碲化铋基薄膜,得到第一半成品;/nS4、在所述第一半成品上表面涂覆光刻胶,并移除部分的金属带上的光刻胶,使移除光刻胶的金属带与未移除光刻胶的金属带交替设置;/nS5、在移除光刻胶的金属带上沉积一层金属层,得到第二半成品;/nS6、在所述第二半成品上表面涂覆光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平面碲化铋基薄膜热电模块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在热沉基板上沉积二氧化硅膜层;
S2、在所述二氧化硅膜层上制备多条间隔排列的金属带;
S3、在不同的金属带之间的所述二氧化硅膜层的上表面交替沉积P型碲化铋基薄膜和N型碲化铋基薄膜,使得每个金属带一侧沉积有P型碲化铋基薄膜,另一侧沉积有N型碲化铋基薄膜,得到第一半成品;
S4、在所述第一半成品上表面涂覆光刻胶,并移除部分的金属带上的光刻胶,使移除光刻胶的金属带与未移除光刻胶的金属带交替设置;
S5、在移除光刻胶的金属带上沉积一层金属层,得到第二半成品;
S6、在所述第二半成品上表面涂覆光刻胶,并移除S5步骤中沉积的金属层上的光刻胶;
S7、在移除光刻胶的金属层上沉积一层导热绝缘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面碲化铋基薄膜热电模块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执行S7步骤后,还包括对沉积在所述金属层以外的导热绝缘层进行移除操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面碲化铋基薄膜热电模块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之前还包括:对热沉基板的上下表面均作微弧氧化处理,得到陶瓷氧化层,所述陶瓷氧化层的厚度范围为5-15μ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面碲化铋基薄膜热电模块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带的厚度范围为10-30μm,长度范围为15-30mm,宽度范围为0.8-1.2μm;所述P型碲化铋基薄膜和所述N型碲化铋基薄膜的厚度范围均为30-80nm,长度范围均为0.8-1.2μm,宽度范围均为0.6-0.8μ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面碲化铋基薄膜热电模块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S1步骤中沉积的二氧化硅膜层的厚度范围为80-120μm,且采用PECVD方法快速沉积非晶硅膜再经湿氧高温氧化获得的;S4步骤中涂覆的光刻胶和S6步骤中涂覆的光刻胶的厚度范围均为50-100μm;S5步骤中沉积的金属层的厚度范围50-100μm;S7步骤中导热绝缘层的厚度范围为50-100μm,所述导热绝缘层由氮化铝制成。
6.一种平面碲化铋基薄膜热电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热沉基板(1)、二氧化硅膜层(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宏,程新利,刘伟祎,章于道,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科技大学,苏州窄带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