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02908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1: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按键结构,按键结构包括底板、键帽以及支撑结构。键帽设置于底板的上方,且包括座体与透光件。座体具有框体和由框体延伸的承载部,且承载部具有第一表面和相对于第一表面的第二表面。第二表面朝向底板。透光件安装于第一表面。支撑结构设置于底板与键帽之间,键帽可经由支撑结构相对于底板上下移动。键帽被按压时,支撑结构被收容在透光件和底板之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按键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按键结构,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应用于键盘的按键结构。
技术介绍
键盘作为常见的实体输入设备,用以协助使用者操作或输入信息至电子装置,例如个人桌面计算机、笔记本电脑或平板计算机,或者是,其他搭载有键盘或可外接键盘的电子装置。为求在环境光线不足的环境中操作键盘或提供特异的视觉效果,遂有发光键盘被提出。在常见的发光键盘中,背光源发出的光线仅能通过相邻的任二个按键之间的缝隙向外射出,故存在着出光亮度不足与出光亮度不均等问题。另外,按键上的印刷字符会随着用户长时间使用而磨蚀掉色,从而衍生出因无法识别印刷字符而操作不便或影响使用者官感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针对一种按键结构,其有助于提高出光亮度与出光均匀度,并避免按键上的印刷字符磨损。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按键结构包括底板、键帽以及支撑结构。键帽设置于底板的上方,且包括座体与透光件。座体具有框体和由框体延伸的承载部,且承载部具有第一表面和相对于第一表面的第二表面。第二表面朝向底板。透光件安装于第一表面。支撑结构设置于底板与键帽之间,键帽可经由支撑结构相对于底板上下移动。键帽被按压时,支撑结构被收容在透光件和底板之间。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按键结构中,上述的底板包括底板本体、第一卡勾以及第二卡勾。第一卡勾及第二卡勾凸设于底板本体上,且第二卡勾与第一卡勾相对设置。支撑结构包含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第一支架的一端连接于第一卡勾。第二支架的一端连接于第二卡勾。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按键结构中,上述的承载部还包括凸设于第二表面的第三卡勾及第四卡勾。第四卡勾与第三卡勾相对设置。第一支架的另一端连接于第三卡勾,且第二支架的另一端连接于第四卡勾。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按键结构中,上述的承载部对应第二卡勾形成避位孔。避位孔贯穿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透光件覆盖避位孔。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按键结构中,上述的承载部对应第一卡勾形成第一避位孔。承载部对应第二卡勾形成第二避位孔。第一避位孔和第二避位孔贯穿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透光件覆盖第一避位孔与第二避位孔。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按键结构中,上述的按键结构还包括开关模块。开关模块包括薄膜电路板与开关。薄膜电路板设置于底板上,且位于底板与键帽之间。开关设置于薄膜电路板上,且位于薄膜电路板与键帽之间。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按键结构中,上述的底板具有多个第一通孔,且薄膜电路板具有多个第二通孔,且所述多个第二通孔重叠于所述多个第一通孔。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按键结构中,上述的承载部还具有贯穿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二表面的避位槽,且避位槽的位置对应开关的位置。第一避位孔与第二避位孔连通于避位槽。避位槽位于第一避位孔与第二避位孔之间,且透光件覆盖第一避位孔、第二避位孔以及避位槽。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按键结构中,上述的透光件的局部容置在座体内。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按键结构中,上述的按键结构更包含感测装置,设置在透光件下方,且透光件包括玻璃件或陶瓷件。基于上述,在本专利技术的按键结构中,透光件可供背光源发出的光线通过并向外射出,以提高出光亮度与出光均匀度。另外,当键帽被按压并往底板移动时,支撑结构被收容在透光件和底板之间,以提供良好的按压手感。附图说明包含附图以便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且附图并入本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并与描述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按键结构的示意图;图2A与图2B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按键结构于二个不同视角的爆炸示意图;图3A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按键结构按压前的侧视示意图;图3B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按键结构按压后的侧视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按键结构的俯视示意图;图5A与图5B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按键结构按压后于二个不同剖面的剖面示意图;图6A与图6B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按键结构于二个不同视角的爆炸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100、100A:按键结构;110:底板;111:底板本体;111a:第一通孔;112:第一卡勾;113:第二卡勾;120:键帽;1201:框体;1202:承载部;121:座体;121a:第一表面;121b:第二表面;121c、121c1:第一避位孔;121d:第二避位孔;121e:第三卡勾;121f:第四卡勾;121g:避位槽;121h:凹陷;122:透光件;122a:按压面;130:支撑结构;131:第一支架;132:第二支架;140:薄膜电路板;141:第二通孔;150:开关;160:感测装置。具体实施方式现将详细地参考本专利技术的示范性实施例,示范性实施例的实例说明于附图中。只要有可能,相同元件符号在图式和描述中用来表示相同或相似部分。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按键结构的示意图。图2A与图2B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按键结构于二个不同视角的爆炸示意图。请参考图1、图2A以及图2B,在本实施例中,按键结构100可为键盘的一部分,其中键盘可为笔记本电脑的键盘或外接式键盘。详细而言,按键结构100包括底板110、键帽120以及支撑结构130,其中键帽120设置于底板110的上方,且支撑结构130设置于键帽120与底板110之间。支撑结构130可以是剪刀脚结构(scissorsmechanism),用以支撑起键帽120并保持键帽120相对于底板110上下移动时的稳定度。请参考图2A及图2B,底板110包括底板本体111、凸设于底板本体111上的第一卡勾112以及凸设于底板本体111上的第二卡勾113,其中第一卡勾112的数量为二个,且成对设置。另外,第二卡勾113的数量为二个,且成对设置。底板本体111用以承载支撑结构130,且第一卡勾112与第二卡勾113用以定位支撑结构130在底板本体111上的位置。键帽120包括座体121与透光件122,其中座体121具有框体1201和由框体1201延伸的承载部1202,且框体1201环绕承载部1202。承载部1202具有第一表面121a和相对于第一表面121a的第二表面121b,其中透光件122安装于第一表面121a,且第二表面121b朝向底板110。承载部1202对应第一卡勾112形成第一避位孔121c,且对应第二卡勾113形成第二避位孔121d。第一避位孔121c和第二避位孔121d贯穿第一表面121a和第二表面121b,且透光件122覆盖第一避位孔121c与第二避位孔121d。另一方面,承载部1202包括凸设于第二表面121b的第三卡勾121e以及凸设于第二表面121b的第四卡勾121f,其中第三卡勾121e与第四卡勾121f相对设置,朝向底板本体111。请参考图2A,第一避位孔121c对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底板;/n键帽,设置于所述底板的上方,且包括座体与透光件,所述座体具有框体和由所述框体延伸的承载部,所述承载部具有第一表面和相对于所述第一表面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二表面朝向所述底板,所述透光件安装于所述第一表面;以及/n支撑结构,设置于所述底板与所述键帽之间,所述键帽可经由所述支撑结构相对于所述底板上下移动;/n其中所述键帽被按压时,所述支撑结构被收容在所述透光件和所述底板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20200102 US 62/956,3621.一种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板;
键帽,设置于所述底板的上方,且包括座体与透光件,所述座体具有框体和由所述框体延伸的承载部,所述承载部具有第一表面和相对于所述第一表面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二表面朝向所述底板,所述透光件安装于所述第一表面;以及
支撑结构,设置于所述底板与所述键帽之间,所述键帽可经由所述支撑结构相对于所述底板上下移动;
其中所述键帽被按压时,所述支撑结构被收容在所述透光件和所述底板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包括:
底板本体;
第一卡勾,凸设于底板本体上;以及
第二卡勾,凸设于底板本体上,且与所述第一卡勾相对设置;
其中,所述支撑结构包含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卡勾,所述第二支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卡勾。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部包括:
第三卡勾,凸设于所述第二表面;以及
第四卡勾,凸设于所述第二表面,且与所述第三卡勾相对设置;
其中,所述第一支架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三卡勾,且所述第二支架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四卡勾。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部对应所述第二卡勾形成避位孔,所述避位孔贯穿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庄伟宾颜铭甫陈建智
申请(专利权)人:光宝电子广州有限公司光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