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谭章平专利>正文

一种电缆生产用铜丝拉制装置及其拉制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60259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1: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缆生产用铜丝拉制装置及其拉制方法,包括放线卷、润滑机构、拉制主机、驱动电机和收线卷,放线卷设置在第一支撑架的上端,靠近放线卷的支持底座的上端一侧设置有润滑机构,润滑机构与拉制主机的入口端连接并连通,收线卷的一端与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使得钢丝整体均匀的涂抹一层拉丝液,便于钢丝后期的拉制,拉丝液不会喷洒到其他机构,大大提高拉丝液的利用率高,而且在钢丝在第一润滑组件和第二润滑组件为滚动式接触,基本无钢丝的刚性摩擦,降低机构对钢丝的损伤程度,保证最后的拉制钢丝质量,便于对不同规格的铜丝进行拉制前的拉丝油的涂抹,提高拉制装置的使用灵活度,占用空间小,便于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缆生产用铜丝拉制装置及其拉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缆
,特别涉及一种电缆生产用铜丝拉制装置及其拉制方法。
技术介绍
电缆由一根或多根相互绝缘的导体和外包绝缘保护层制成,将电力或信息从一处传输到另一处的导线。通常是由几根或几组导线(每组至少两根)绞合而成的类似绳索的电缆,每组导线之间相互绝缘,并常围绕着一根中心扭成,整个外面包有高度绝缘的覆盖层。电缆具有内通电,外绝缘的特征,电缆的内芯使用最广泛的是铜丝,在电缆生产过程中不同的电缆使用不同铜丝,因此需要对铜丝进行拉制处理。而现如今铜丝拉制装拉丝油涂抹机构有直接喷涂,这使得拉丝油涂抹不均匀,油渍也容易飞溅到装置内部,造成拉丝油的大量浪费,而且需要使用油泵,浪费电力资源,也有海绵夹持涂抹,这种夹持与铜丝的摩擦力较大,容易过于牵制铜丝,使得铜丝拉制效果变差,而且涂抹机构占用空间大,不便于推广。为解决上述问题。为此,提出一种电缆生产用铜丝拉制装置及其拉制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缆生产用铜丝拉制装置及其拉制方法,本专利技术的当钢丝从第一润滑组件穿过后,钢丝的上层被涂抹一层拉丝液,当钢丝从第二润滑组件穿过后,钢丝的下层被涂抹一层拉丝液,第一润滑组件和第二润滑组件配合,使得钢丝整体均匀的涂抹一层拉丝液,当需要对不同规格的铜丝进行拉制时,首先按动密封套,使得推杆推动推片,进而在推片推动插头的力下,卡块与卡圈分离,此时可根据铜丝规格旋转固定储液管,直到海绵套和海绵片将二次铜丝夹紧,再微调固定储液管,使得相对的密封套处于横向或竖向状态,完成对二次铜丝夹紧润滑,可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缆生产用铜丝拉制装置,包括放线卷、润滑机构、拉制主机、驱动电机和收线卷还包括支持底座、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所述第一支撑架安装在支持底座的上端一侧,放线卷设置在第一支撑架的上端,靠近放线卷的支持底座的上端一侧设置有润滑机构,润滑机构与拉制主机的入口端连接并连通,第二支撑架安装在支持底座的上端另一侧,驱动电机安装在第二支撑架的上端一侧,收线卷设置在第二支撑架的上端另一侧,收线卷的一端与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收线卷正对拉制主机的出口端。进一步地,所述润滑机构包括外壳、导线杆、导向辊、第一润滑组件和第二润滑组件,所述导线杆设置在外壳的入口端,导线杆的中心设置有漏斗形槽,且漏斗形槽的中心点与放线卷的卷线桶部位的上面相切,导向辊紧挨着导线杆的出口端设置在外壳的内侧,导向辊设置有两组,第一润滑组件紧挨着导向辊与外壳内腔的一侧的轴承内环连接,第二润滑组件位于第一润滑组件的斜上端与外壳内腔的一侧的轴承内环连接,第一润滑组件和第二润滑组件结构组成相同,两者的倾斜夹紧为40-60°。进一步地,所述润滑机构还包括拉丝液箱、输液管、集液片和收液盒,所述拉丝液箱设置在外壳的上端,输液管的一端与拉丝液箱连通,另一端与外壳内置的轴承外环连接,且分别与第一润滑组件和第二润滑组件相对应,集液片位于第一润滑组件和第二润滑组件的下端与外壳固定连接,集液片的出液端与收液盒通过外壳的开口连通,收液盒位于外壳的一侧设置在支持底座的上端。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润滑组件包括连杆、固定储液管、海绵套、稳固组件、调节储液管、松动机构和海绵片,所述连杆为空心管,且一端与固定储液管的一侧螺纹连通连接,海绵套胶粘在固定储液管的另一侧外侧,稳固组件的一端设置在固定储液管的内侧,稳固组件的一端插入调节储液管的内侧中部,调节储液管与固定储液管螺纹连通连接,松动机构位于调节储液管的内侧对称设置有一组,海绵片胶粘在调节储液管的一侧。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储液管内部为中空状,且固定储液管的一侧面开设有第一导液孔,固定储液管与调节储液管连接端内壁开设有螺纹内槽,位于螺纹内槽端的固定储液管额外侧环绕开设有第二导液孔,第一导液孔和第二导液孔均与固定储液管内部为空腔连通,螺纹内槽的槽间距为0.1-0.2㎜。进一步地,所述稳固组件包括固定杆、连接盘、挤压弹簧、插管、卡块和插头,所述固定杆设置在连接盘的外侧,且环绕设置有个,挤压弹簧的一端与连接盘的一侧固定连接,挤压弹簧的另一端与插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插头的一端与插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卡块位于插头的一侧套于插管的外侧,且卡块正切呈梯形,侧切呈正方形。进一步地,所述调节储液管内部为中空状态,调节储液管的一侧开设有第三导液孔,调节储液管与固定储液管的连接端外侧开设有外螺纹,外螺纹与螺纹内槽相匹配,调节储液管内侧设置有卡圈,卡圈与卡块相匹配。进一步地,所述松动机构包括密封套、按盘、按管、复位弹簧、推杆和推片,所述密封套设置在调节储液管的外侧,按盘设置在按管的上端,且位于密封套的内侧,按管的下端与复位弹簧的上端连接,复位弹簧的下端与推杆的上端连接,推杆的下端与推片的上端连接,且推片贯穿卡圈,推片呈倒U形,相对的推片与插头相对应。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另一种技术方案:提供一种电缆生产用铜丝拉制装置的拉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向拉丝液箱内注入拉丝液,使得拉丝液经输液管输送到固定储液管和调节储液管的内腔中,最后被海绵套和海绵片吸收;S2:将待拉制铜丝从放线卷上依次穿过润滑机构和拉制主机,再将铜丝缠绕在收线卷上,并拉紧,此时启动拉制主机,再启动驱动电机开始铜丝拉制;S3:每次拉丝结束后,留有部分铜丝,二次拉制不同规格的铜丝时,将二次铜丝与一次铜丝连接,启动驱动电机,将二次少量铜丝与收线卷连接固定;S4:再同时按动密封套,使得卡块与卡圈分离,并根据铜丝规格旋转调节储液管,使得海绵套和海绵片将二次铜丝夹紧,实现二次不同铜丝的润滑夹持调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电缆生产用铜丝拉制装置及其拉制方法,当钢丝从第一润滑组件穿过后,钢丝的上层被涂抹一层拉丝液,当钢丝从第二润滑组件穿过后,钢丝的下层被涂抹一层拉丝液,第一润滑组件和第二润滑组件配合,使得钢丝整体均匀的涂抹一层拉丝液,便于钢丝后期的拉制,拉丝液不会喷洒到其他机构,大大提高拉丝液的利用率高,而且在钢丝在第一润滑组件和第二润滑组件为滚动式接触,基本无钢丝的刚性摩擦,降低机构对钢丝的损伤程度,保证最后的拉制钢丝质量。2.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电缆生产用铜丝拉制装置及其拉制方法,当第一润滑组件和第二润滑组件上的拉丝液有部分低落时,可从集液片流入到收液盒内,达到二次回收的效果,而且使得润滑机构内部无液渍,保证润滑机构内部的整洁。3.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电缆生产用铜丝拉制装置及其拉制方法,当铜丝在拉制时,卡块在挤压弹簧作用力下,卡在卡圈内,此时第一润滑组件再旋转过程中调节储液管不会旋转,保证第一润滑组件和第二润滑组件的稳定使用。4.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电缆生产用铜丝拉制装置及其拉制方法,当需要对不同规格的铜丝进行拉制时,首先按动密封套,使得推杆推动推片,进而在推片推动插头的力下,卡块与卡圈分离,此时可根据铜丝规格旋转固定储液管,直到海绵套和海绵片将二次铜丝夹紧,再微调固定储液管,使得相对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缆生产用铜丝拉制装置,包括放线卷(3)、润滑机构(4)、拉制主机(5)、驱动电机(7)和收线卷(8),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持底座(1)、第一支撑架(2)和第二支撑架(6),所述第一支撑架(2)安装在支持底座(1)的上端一侧,放线卷(3)设置在第一支撑架(2)的上端,靠近放线卷(3)的支持底座(1)的上端一侧设置有润滑机构(4),润滑机构(4)与拉制主机(5)的入口端连接并连通,第二支撑架(6)安装在支持底座(1)的上端另一侧,驱动电机(7)安装在第二支撑架(6)的上端一侧,收线卷(8)设置在第二支撑架(6)的上端另一侧,收线卷(8)的一端与驱动电机(7)的输出端连接,收线卷(8)正对拉制主机(5)的出口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缆生产用铜丝拉制装置,包括放线卷(3)、润滑机构(4)、拉制主机(5)、驱动电机(7)和收线卷(8),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持底座(1)、第一支撑架(2)和第二支撑架(6),所述第一支撑架(2)安装在支持底座(1)的上端一侧,放线卷(3)设置在第一支撑架(2)的上端,靠近放线卷(3)的支持底座(1)的上端一侧设置有润滑机构(4),润滑机构(4)与拉制主机(5)的入口端连接并连通,第二支撑架(6)安装在支持底座(1)的上端另一侧,驱动电机(7)安装在第二支撑架(6)的上端一侧,收线卷(8)设置在第二支撑架(6)的上端另一侧,收线卷(8)的一端与驱动电机(7)的输出端连接,收线卷(8)正对拉制主机(5)的出口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缆生产用铜丝拉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机构(4)包括外壳(41)、导线杆(42)、导向辊(43)、第一润滑组件(44)和第二润滑组件(45),所述导线杆(42)设置在外壳(41)的入口端,导线杆(42)的中心设置有漏斗形槽,且漏斗形槽的中心点与放线卷(3)的卷线桶部位的上面相切,导向辊(43)紧挨着导线杆(42)的出口端设置在外壳(41)的内侧,导向辊(43)设置有两组,第一润滑组件(44)紧挨着导向辊(43)与外壳(41)内腔的一侧的轴承内环连接,第二润滑组件(45)位于第一润滑组件(44)的斜上端与外壳(41)内腔的一侧的轴承内环连接,第一润滑组件(44)和第二润滑组件(45)结构组成相同,两者的倾斜夹紧为40-60°。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缆生产用铜丝拉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机构(4)还包括拉丝液箱(46)、输液管(47)、集液片(48)和收液盒(49),所述拉丝液箱(46)设置在外壳(41)的上端,输液管(47)的一端与拉丝液箱(46)连通,另一端与外壳(41)内置的轴承外环连接,且分别与第一润滑组件(44)和第二润滑组件(45)相对应,集液片(48)位于第一润滑组件(44)和第二润滑组件(45)的下端与外壳(41)固定连接,集液片(48)的出液端与收液盒(49)通过外壳(41)的开口连通,收液盒(49)位于外壳(41)的一侧设置在支持底座(1)的上端。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缆生产用铜丝拉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润滑组件(44)包括连杆(441)、固定储液管(442)、海绵套(443)、稳固组件(444)、调节储液管(445)、松动机构(446)和海绵片(447),所述连杆(441)为空心管,且一端与固定储液管(442)的一侧螺纹连通连接,海绵套(443)胶粘在固定储液管(442)的另一侧外侧,稳固组件(444)的一端设置在固定储液管(442)的内侧,稳固组件(444)的一端插入调节储液管(445)的内侧中部,调节储液管(445)与固定储液管(442)螺纹连通连接,松动机构(446)位于调节储液管(445)的内侧对称设置有一组,海绵片(447)胶粘在调节储液管(445)的一侧。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缆生产用铜丝拉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储液管(442)内部为中空状,且固定储液管(442)的一侧面开设有第一导液孔(4421),固定储液管(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章平
申请(专利权)人:谭章平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