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检测直角度的检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0240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1: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便于检测直角度的检具,涉及检具的技术领域,其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放置有检测量具,所述检测量具沿其长度方向开有用于容纳铝材配件的容纳槽,所述容纳槽包括与第一直角边对应贴靠的第一测量边和与第二直角边对应贴靠的第二测量边,所述第一测量边垂直于第二测量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方便快捷的检测铝材配件直角的优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检测直角度的检具
本技术涉及检具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便于检测直角度的检具。
技术介绍
铝材是由铝和其他合金元素制造的制品,其主要金属元素是铝,通过添加一些合金元素,以提高铝材的性能。铝材的用途非常广泛,可用于制作汽车配件、窗帘窗轨以及轨道交通配件等。现有如图1所示的一种用于轨道交通建设的铝材配件1,其包括第一直角边12和第二直角边13,第二直角边13开有凹槽11,凹槽11将第二直角边13分为第一直线边131和第二直线边132,第一直线边131与第一直角边12相连。在实际生产中,铝材配件1的制作流程一般分为挤压成型、风冷、整形、时效处理以及包装,其中,时效处理是指金属或合金工件经固溶处理,从高温淬火或经过一定程度的冷加工变形后,在较高的温度或室温放置保持其形状、尺寸,其性能随时间而变化的热处理工艺。经过时效处理后的铝材配件1,其形状基本已经定型,后续很难再改变其形状。而铝材配件1中第一直角边12和第二直角边13之间的直角度直接影响到铝材配件1能否正常使用,所以在时效处理之前,现有企业一般会利用量角器直接测量铝材配件1的边角是否为直角。上述中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利用量角器测量铝材配件1的直角时,需要将量角器的直线边与铝材配件1的第一直角边12或第二直角边13重合,然后再观察第二直角边13或第一直角边12是否与量角器的垂直线重合。在整个操作过程中,需要工作人员仔细的观察到量角器的直线边与铝材配件1的直角边重合后才能去观察量角器的垂直线与铝材配件1的另一直角边是否重合,从而才能判断铝材配件1的边角是否为直角。在操作过程中,工作人员不仅要持续按压量角器使之与铝材配件1固定贴合,还要反复的仔细观察量角器的直线边、垂直线与铝材配件1的直角边是否重合,才能判断铝材配件的直角是否符合生产要求。这种测量方式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检测直角度的检具,其具有方便快捷的检测铝材配件直角的优势。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便于检测直角度的检具,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放置有检测量具,所述检测量具沿其长度方向开有用于容纳铝材配件的容纳槽,所述容纳槽包括与第一直角边对应贴靠的第一测量边和与第二直角边对应贴靠的第二测量边,所述第一测量边垂直于第二测量边。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需要检测铝材配件的直角时,将铝材配件卡在检测量具的容纳槽内,使第一直角边贴合于第一测量边、第二直角边贴合于第二测量边,通过观察第一直角边与第二测量边是否贴合紧密以及第二直角边与第二测量边是否贴合紧密,从而判断铝材配件的直角是否符合生产要求。与现有技术中使用量角器测量相比,本方案具有操作简单快捷的优势,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一测量边与第二测量边的连接处开有让位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降低在将铝材配件卡入容纳槽时,铝材配件的直角撞击到第一测量边与第二测量边的连接处而损坏铝材配件的可能性。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检测量具的边角均呈倒角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降低检测量具的边角刮伤铝材配件的可能性。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容纳槽沿检测量具宽度方向的中线对称设有两个。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工作人员一次性可对两个铝材配件进行检测,一定程度上可提高工作效率。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工作台上设有承托板,所述检测量具设于承托板上,所述工作台上垂直设有两根用于分别顶起两铝材配件的顶升杆,所述顶升杆位于承托板与工作台之间,所述承托板开有供顶升杆插入的让位孔;还包括用于驱动两根顶升杆沿顶升杆高度方向同时移动的驱动组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铝材配件较薄时,利用驱动组件驱动顶升杆升起以顶起铝材配件,从而便于工作人员拿取铝材配件。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顶升杆包括设于工作台上的套杆和套设于套杆上的套管,所述套管与套杆滑动连接,所述套管的横截面呈方形;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设于承托板背离检测量具一侧的转动杆,承托板设有用于安装转动杆的安装板,转动杆与安装板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杆上同轴安装有与两套管配合使用的两转动齿轮,套管高度方向的侧边设有与转动齿轮相互啮合的齿条;还包括用于驱动转动杆转动的驱动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驱动件驱动转动杆转动,转动杆带动转动齿轮转动,转动齿轮带动套管沿套杆的高度方向移动,进而可达到顶起铝材配件的目的。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驱动件为设于工作台上的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连接于转动杆的端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电机驱动转动杆转动,进而达到利用顶升杆顶起铝材配件的目的。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顶升杆的侧边上设有若干弹珠螺丝。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降低顶升杆与承托板之间的摩擦,使得顶升杆能够顺畅的移动。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顶升杆远离工作台的一端设有防护垫。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防护垫减弱顶升杆对铝材配件的撞击,降低铝材配件损坏的可能性。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防护垫为弹性橡胶垫。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弹性橡胶垫降低顶升杆对铝材配件的撞击,降低铝材配件损坏的可能性。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利用检测量具检测铝材配件的直角是否符合生产要求,操作简单快捷,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难度,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2.利用顶升杆顶起铝材配件,便于工作人员拿取完成检测后的铝材配件,一定程度上可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
技术介绍
中铝材配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一中一种便于检测直角度的检具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实施例二中一种便于检测直角度的检具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实施例二中顶升杆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铝材配件;11、凹槽;12、第一直角边;13、第二直角边;131、第一直线边;132、第二直线边;2、工作台;21、支撑柱;22、承托板;221、安装板;23、承托台;24、电机;3、检测量具;31、容纳槽;32、第一测量边;33、第二测量边;34、让位槽;4、顶升杆;41、套杆;42、套管;421、弹珠螺丝;422、弹性橡胶垫;423、齿条;5、转动杆;51、转动齿轮。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一参照图2,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便于检测直角度的检具,包括方形的工作台2,工作台2上放置有一个检测量具3,检测量具3长度方向的一边开有用于容纳铝材配件1的容纳槽31,容纳槽31包括与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检测直角度的检具,包括工作台(2),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2)上放置有检测量具(3),所述检测量具(3)沿其长度方向开有用于容纳铝材配件(1)的容纳槽(31),所述容纳槽(31)包括与第一直角边(12)对应贴靠的第一测量边(32)和与第二直角边(13)对应贴靠的第二测量边(33),所述第一测量边(32)垂直于第二测量边(3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检测直角度的检具,包括工作台(2),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2)上放置有检测量具(3),所述检测量具(3)沿其长度方向开有用于容纳铝材配件(1)的容纳槽(31),所述容纳槽(31)包括与第一直角边(12)对应贴靠的第一测量边(32)和与第二直角边(13)对应贴靠的第二测量边(33),所述第一测量边(32)垂直于第二测量边(3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检测直角度的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测量边(32)与第二测量边(33)的连接处开有让位槽(3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检测直角度的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量具(3)的边角均呈倒角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检测直角度的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槽(31)沿检测量具(3)宽度方向的中线对称设有两个。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便于检测直角度的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2)上设有承托板(22),所述检测量具(3)设于承托板(22)上,所述工作台(2)上垂直设有两根用于分别顶起两铝材配件(1)的顶升杆(4),所述顶升杆(4)位于承托板(22)与工作台(2)之间,所述承托板(22)开有供顶升杆(4)插入的让位孔;
还包括用于驱动两根顶升杆(4)沿顶升杆(4)高度方向同时移动的驱动组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建国张政华
申请(专利权)人:吴江市新申铝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