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及其主动降噪控制系统、方法、存储器、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602122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1: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主动降噪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车辆及其主动降噪控制方法、系统、存储器、控制装置,其中的方法包括:分别解析车辆的多个单级噪声源的噪声参数;根据每个单级噪声源的噪声参数,确定对应于该单级噪声源的主动降噪信号;根据对应于每个单级噪声源的主动降噪信号,确定输出主动降噪信号;将输出主动降噪信号中的第一部分传递至第一类目标端;将输出主动降噪信号中的第二部分以设定的方式传递至第二类目标端;其中,所述第一类目标端的设置位置与车内乘员的头部位置相关联;其中,所述第一类目标端的频率范围不低于所述第二类目标端的频率范围。通过这样的设置,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谋求对新能源汽车进行尽可能全面的主动降噪。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及其主动降噪控制系统、方法、存储器、控制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主动降噪
,尤其涉及一种车辆及其主动降噪控制系统、方法、存储器、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主动降噪技术的基本原理通过产生能够与噪声声波相互抵消的反相位声波从而在特定声场位置达到降噪的目的。与传统的燃油车不同,新能源汽车(如纯电动汽车)由于没有内燃机动力总成,因此与内燃机动力总成相关的车内发动机噪声、进排气噪声等均消失,相应地,会有其他类型的振动噪声源引起的新的噪声问题会突显出来。传统的燃油机的噪声源主要为内燃机动力总成,而内燃机动力总成产生的噪声的声波的波长较长,如对应于四缸发动机的噪声的频率范围通常在200Hz以下,如目前主要是通过物理隔振结构和/或相关的中低频主动降噪技术即可达到预期的控制效果。而在新能源汽车中,与噪声问题相关联的噪声源包括但不限于电动力总成、电动压缩机等。如由电动力总成引起的车内噪声中的加速啸叫和制动能回收啸叫的频率范围大约在400-900Hz之间,由电动压缩机引起的车内噪声的频率范围在50Hz到300Hz之间等。可以看出,新能源汽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的主动降噪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n分别解析车辆的多个单级噪声源的噪声参数;/n根据每个单级噪声源的噪声参数,确定对应于该单级噪声源的主动降噪信号;/n根据对应于每个单级噪声源的主动降噪信号,确定输出主动降噪信号;/n将输出主动降噪信号中的第一部分传递至第一类目标端;/n将输出主动降噪信号中的第二部分以设定的方式传递至第二类目标端;/n其中,所述第一类目标端的设置位置与落座于车内座椅的车内乘员的头部位置相关联;/n其中,所述第一类目标端的频率范围不低于所述第二类目标端的频率范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的主动降噪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分别解析车辆的多个单级噪声源的噪声参数;
根据每个单级噪声源的噪声参数,确定对应于该单级噪声源的主动降噪信号;
根据对应于每个单级噪声源的主动降噪信号,确定输出主动降噪信号;
将输出主动降噪信号中的第一部分传递至第一类目标端;
将输出主动降噪信号中的第二部分以设定的方式传递至第二类目标端;
其中,所述第一类目标端的设置位置与落座于车内座椅的车内乘员的头部位置相关联;
其中,所述第一类目标端的频率范围不低于所述第二类目标端的频率范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动降噪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单级噪声源至少包括电动力总成、电动压缩机、路噪噪声源和空调箱中的一种或者几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主动降噪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将输出主动降噪信号中的第一部分传递至第一类目标端”包括:
跟踪车内乘员的头部信息;
根据所述头部信息和解析出的车辆的单级噪声源的噪声参数确定就该单级噪声源而言对应于车内乘员的输出主动降噪信号;
将就该单级噪声源而言对应于车内乘员的输出主动降噪信号通过第一类目标端发放。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主动降噪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输出主动降噪信号中的第二部分以设定的方式传递至第二类目标端”的步骤中,所述“设定的方式”根据车内乘员的个数以及车内乘员落座的车内座椅位置确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动降噪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分别解析车辆的多个单级噪声源的噪声参数”的步骤中,解析车辆的每个单级噪声源的噪声参数的过程包括:
获取与单级噪声源相关的参数;
根据所述与单级噪声源相关的参数,解析需要进行降噪处理的单级噪声源的噪声参数;
其中,所述单级噪声源的噪声参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剑峰亚历山德列·努内斯尤里·席尔瓦宋金响隋永乐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蔚来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