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检波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0116 阅读:1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地震检波器,其设有外壳、上盖、下盖、线圈、弹片、磁体、轭铁、电极,轭铁位于磁体上下两端,通过轭铁上的凹孔实现磁体的定位,线圈绕在磁体和轭铁外部,由弹片支撑,其特点是磁体呈环型,内部设有分磁柱,分磁柱、磁体、轭铁共同组成磁回路,其分流磁路和温度补偿作用效果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构造紧凑、合理、装配容易、工艺性好、成本低,工作可靠性高。(*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地震检波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地震检波器。我们知道,石油、煤炭行业进行地质勘探时,地震检波器是必备的工具。现有地震检波器的结构主要由外壳、上盖、下盖、线圈、弹片、磁体、轭铁、电极等组成,轭铁位于磁体上、下两端,磁体与轭铁的定位是通过轭铁上的凹孔实现,它们组成磁回路装置,线圈绕在磁体、轭铁外部,由弹片支撑,当外界发生震动,线圈在磁回路中做上下往复振动,切割磁力线,输出震动信号。地震检波器性能的好坏主要取决于磁体的性能,现有的磁体多采用磁钢,体积一般都比较大,造成磁回路装置体积较大、成本高,使装好的检波器成品体积也大、成本高,造成施工困难。同时,上述装置磁路分流和温度补偿作用也差,工作可靠性不高。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构造紧凑、合理、装配容易、工艺性好、成本低、工作可靠的地震检波器。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一种地震检波器,其设有外壳、上盖、下盖、线圈、弹片、磁体、轭铁、电极,轭铁位于磁体上下两端,通过轭铁上的凹孔实现磁体的定位,线圈绕在磁体和轭铁外部,由弹片支撑,其特征在于磁体呈环型,内部设有分磁柱,分磁柱、磁体、轭铁共同组成磁回路。本技术由于采用上述结构,磁体内部设有分磁柱,分磁柱、磁体、轭铁形成封闭的磁回路。其分流磁路和温度补偿作用效果好。本技术结构简单,体积小,安装方便,工作可靠性高,能进一步满足市场和用户的要求。下面是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从图1中可以看出,本技术一种地震检波器,其设有外壳9、上盖2、下盖8、线圈6、弹片7、磁体5、轭铁3、电极1。轭铁3位于磁体5上、下两端,通过上盖2、下盖8压在一起,磁体5与轭铁3的定位是通过轭铁上的凹孔实现,线圈6通过线圈夹绕在磁体5、轭铁3外部,由弹片7支撑,当外界发生震动,线圈6在弹片7作用下,可在磁回路中做上下往复振动,切割磁力线,经电极1输出震动信号。本技术上述组成及各部件的作用属于已有技术,不在详述。本技术磁体5采用优质磁钢,呈环型,磁体空腔内部还设有分磁柱4,二者紧密配合,分磁柱4采用软磁材料加工。分磁柱4、磁体5、轭铁3紧紧的固定在一起,形成一个封闭的磁回路。分磁柱4在这里起分流磁路和温度补偿的作用,其作用效果明显。本技术构造紧凑、合理、装配容易、工艺性好、成本低,工作可靠性高,能进一步满足市场和用户的要求。由于体积非常小,对其外部的封装要求很低,非常有利于油田现场施工。权利要求1.一种地震检波器,其设有外壳、上盖、下盖、线圈、弹片、磁体、轭铁、电极,轭铁位于磁体上下两端,通过轭铁上的凹孔实现磁体的定位,线圈绕在磁体和轭铁外部,由弹片支撑,其特征在于磁体呈环型,内部设有分磁柱,分磁柱、磁体、轭铁共同组成磁回路。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地震检波器,其设有外壳、上盖、下盖、线圈、弹片、磁体、轭铁、电极,轭铁位于磁体上下两端,通过轭铁上的凹孔实现磁体的定位,线圈绕在磁体和轭铁外部,由弹片支撑,其特点是磁体呈环型,内部设有分磁柱,分磁柱、磁体、轭铁共同组成磁回路,其分流磁路和温度补偿作用效果好。本技术构造紧凑、合理、装配容易、工艺性好、成本低,工作可靠性高。文档编号G01V1/18GK2449246SQ0025633公开日2001年9月19日 申请日期2000年11月7日 优先权日2000年11月7日专利技术者杨忠华, 颜永安, 唐晓刚, 星学奎, 孙中心, 苗伟峰 申请人:威海双丰电子传感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地震检波器,其设有外壳、上盖、下盖、线圈、弹片、磁体、轭铁、电极,轭铁位于磁体上下两端,通过轭铁上的凹孔实现磁体的定位,线圈绕在磁体和轭铁外部,由弹片支撑,其特征在于磁体呈环型,内部设有分磁柱,分磁柱、磁体、轭铁共同组成磁回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忠华颜永安唐晓刚星学奎孙中心苗伟峰
申请(专利权)人:威海双丰电子传感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