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能环保的蓄能互联热泵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601158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1: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节能环保的蓄能互联热泵系统,包括底座,蓄热箱,电源泵,换热管,太阳能换热器,可调节防护透明罩结构,可转动水垢排放管结构,可插接固定座结构,出水管,压缩机,第一输入管,第二输入管,输入输出调节阀,回流管和输出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第一连接管,插接杆,透明遮挡防护板和太阳能换热器的设置,有利于在工作的过程中通过透明遮挡防护板防止杂物碰撞太阳能换热器,防止太阳能换热器受到杂物碰撞影响工作增加防护功能;水垢排放管,第二连接管,手动阀门和蛇形管以及换热管相互配合的设置,有利于在工作的过程中通过水垢排放管和第二连接管将换热管中的水垢排出,防止水垢过多影响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节能环保的蓄能互联热泵系统
本技术属于蓄热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节能环保的蓄能互联热泵系统。
技术介绍
热泵热水器一般采用一个水箱,换热器可以放置于水箱内,也可以放置于水箱外,还有通过水泵循环方式,将水箱中的水循环到制冷剂换热器,将水温度升高,然后让进入水箱。整个水箱的温度基本上一样。用水的时候,自来水从水箱底部进入,上部热水被顶出,使用过程中,底部冷水和水箱内的热水混合导致出水率低下。还有一种利用水箱蓄热的方式制取热水,水箱内部有一个换热器,自来水在换热管内走,管外的水箱水通过自然对流换热加热自来水。但是现有的蓄热装置还存在着进行使用的过程中外部设备容易受到损坏,长时间使用后容易产生水垢影响工作效率和不方便进行安装拆卸的问题。因此,专利技术一种节能环保的蓄能互联热泵系统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节能环保的蓄能互联热泵系统,以解决现有的蓄热装置存在着进行使用的过程中外部设备容易受到损坏,长时间使用后容易产生水垢影响工作效率和不方便进行安装拆卸的问题。一种节能环保的蓄能互联热泵系统,包括底座,蓄热箱,电源泵,换热管,太阳能换热器,可调节防护透明罩结构,可转动水垢排放管结构,可插接固定座结构,出水管,压缩机,第一输入管,第二输入管,输入输出调节阀,回流管和输出管,所述的蓄热箱螺栓连接在底座的上端中间位置;所述的电源泵螺栓连接在底座的上端左侧中间位置;所述的换热管螺栓连接在底座的内部顶端中间位置;所述的太阳能换热器安装在第二输入管的上端;所述的可调节防护透明罩结构安装在太阳能换热器的上端;所述的可转动水垢排放管结构安装在换热管的下端;所述的可插接固定座结构分别安装在底座的下端四角位置;所述的出水管的下端螺纹连接在电源泵的上侧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出水管的上端右侧螺纹连接在压缩机的左侧中间位置;所述的第一输入管的左侧螺纹连接在压缩机的右侧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第一输入管的右侧螺纹连接在换热管的左侧上部;所述的第二输入管的右侧螺纹连接在换热管的左侧上部;所述的第二输入管的上端螺纹连接在太阳能换热器的下端中间位置;所述的输入输出调节阀安装在第二输入管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回流管的左侧螺纹连接在换热管的右侧下部;所述的输出管的左侧螺纹连接在换热管的右侧下部;所述的可调节防护透明罩结构包括第一连接管,插接杆,翼形螺栓,透明遮挡防护板和推动杆,所述的插接杆的下端分别插接在第一连接管的上侧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翼形螺栓分别螺纹连接在第一连接管的正表面上部中间位置;所述的插接杆的上端分别螺栓连接在透明遮挡防护板的下端四角位置;所述的推动杆的上端分别螺栓连接在透明遮挡防护板的下端左右两侧中间位置。优选的,所述的可转动水垢排放管结构包括水垢排放管,第二连接管,手动阀门和蛇形管,所述的第二连接管的下端分别螺纹连接在水垢排放管的上端中间位置和上端右侧位置;所述的手动阀门螺纹插接在水垢排放管的上端左侧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蛇形管的右侧螺纹连接在水垢排放管的左侧外壁。优选的,所述的可插接固定座结构包括L型固定座,固定孔,T型螺纹杆,六角插口螺栓和T型连接座,所述的固定孔开设在L型固定座的下侧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T型螺纹杆贯穿固定孔;所述的六角插口螺栓螺纹连接在L型固定座的正表面上部中间位置;所述的T型连接座的下端插接在L型固定座上侧内部中间位置开设的插接孔内部。优选的,所述的第一输入管设置在第二输入管的下端;所述的回流管设置在输出管的上端;所述的第一输入管和第二输入管的右侧分别贯穿蓄热箱的左侧上部;所述的回流管和输出管的左侧分别贯穿蓄热箱的右侧下部。优选的,所述的透明遮挡防护板采用透明的钢化玻璃板;所述的推动杆采用PVC杆;所述的推动杆设置在插接杆之间。优选的,所述的第一连接管的下端分别螺栓连接在太阳能换热器的四角位置;所述的第一连接管分别设置在太阳能换热器的四角位置。优选的,所述的水垢排放管采用右侧封堵的不锈钢管;所述的水垢排放管和第二连接管连通设置。优选的,所述的第二连接管的上端分别螺纹连接在换热管的下端左右两侧中间位置;所述的水垢排放管的左侧贯穿蓄热箱的左侧下部;所述的手动阀门设置在蓄热箱的左侧下部。优选的,所述的L型固定座采用上侧内部中间位置开设有插接孔的L型不锈钢座;所述的T型螺纹杆的外壁上部套接硅胶圈。优选的,所述的T型连接座的上端分别螺栓连接在底座的下端四角位置;所述的T型连接座和底座之间设置有橡胶垫。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技术中,所述的第一连接管,插接杆,透明遮挡防护板和太阳能换热器的设置,有利于在工作的过程中通过透明遮挡防护板防止杂物碰撞太阳能换热器,防止太阳能换热器受到杂物碰撞影响工作增加防护功能。2.本技术中,所述的水垢排放管,第二连接管,手动阀门和蛇形管以及换热管相互配合的设置,有利于在工作的过程中通过水垢排放管和第二连接管将换热管中的水垢排出,防止水垢过多影响工作效率。3.本技术中,所述的L型固定座,固定孔,T型螺纹杆,六角插口螺栓和T型连接座以及底座相互配合的设置,有利于在工作的过程中进行底座拆卸和安装工作,方便在工作中对设备进行维护和检修工作。4.本技术中,所述的第一连接管,插接杆,翼形螺栓和透明遮挡防护板的设置,有利于在工作的过程中调节透明遮挡防护板的高度,方便进行防护工作。5.本技术中,所述的水垢排放管,第二连接管,手动阀门和蛇形管的设置,有利于在工作的过程中转动蛇形管的角度和方向,方便进行水垢排放工作。6.本技术中,所述的L型固定座,六角插口螺栓和T型连接座以及底座的设置,有利于在工作的过程中防止潮气或者液体腐蚀底座或者设备液体腐蚀设备,有效的延长设备使用时间。7.本技术中,所述的L型固定座,固定孔,T型螺纹杆,T型连接座和底座相互配合的设置,有利于进行设备安装工作,可以在使用时有效的提高安装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可调节防护透明罩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可转动水垢排放管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可插接固定座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座;2、蓄热箱;3、电源泵;4、换热管;5、太阳能换热器;6、可调节防护透明罩结构;61、第一连接管;62、插接杆;63、翼形螺栓;64、透明遮挡防护板;65、推动杆;7、可转动水垢排放管结构;71、水垢排放管;72、第二连接管;73、手动阀门;74、蛇形管;8、可插接固定座结构;81、L型固定座;82、固定孔;83、T型螺纹杆;84、六角插口螺栓;85、T型连接座;9、出水管;10、压缩机;11、第一输入管;12、第二输入管;13、输入输出调节阀;14、回流管;15、输出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具体描述,如附图1和附图2所示,一种节能环保的蓄能互联热泵系统,包括底座1,蓄热箱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节能环保的蓄能互联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该节能环保的蓄能互联热泵系统,包括底座(1),蓄热箱(2),电源泵(3),换热管(4),太阳能换热器(5),可调节防护透明罩结构(6),可转动水垢排放管结构(7),可插接固定座结构(8),出水管(9),压缩机(10),第一输入管(11),第二输入管(12),输入输出调节阀(13),回流管(14)和输出管(15),所述的蓄热箱(2)螺栓连接在底座(1)的上端中间位置;所述的电源泵(3)螺栓连接在底座(1)的上端左侧中间位置;所述的换热管(4)螺栓连接在底座(1)的内部顶端中间位置;所述的太阳能换热器(5)安装在第二输入管(12)的上端;所述的可调节防护透明罩结构(6)安装在太阳能换热器(5)的上端;所述的可转动水垢排放管结构(7)安装在换热管(4)的下端;所述的可插接固定座结构(8)分别安装在底座(1)的下端四角位置;所述的出水管(9)的下端螺纹连接在电源泵(3)的上侧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出水管(9)的上端右侧螺纹连接在压缩机(10)的左侧中间位置;所述的第一输入管(11)的左侧螺纹连接在压缩机(10)的右侧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第一输入管(11)的右侧螺纹连接在换热管(4)的左侧上部;所述的第二输入管(12)的右侧螺纹连接在换热管(4)的左侧上部;所述的第二输入管(12)的上端螺纹连接在太阳能换热器(5)的下端中间位置;所述的输入输出调节阀(13)安装在第二输入管(12)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回流管(14)的左侧螺纹连接在换热管(4)的右侧下部;所述的输出管(15)的左侧螺纹连接在换热管(4)的右侧下部;所述的可调节防护透明罩结构(6)包括第一连接管(61),插接杆(62),翼形螺栓(63),透明遮挡防护板(64)和推动杆(65),所述的插接杆(62)的下端分别插接在第一连接管(61)的上侧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翼形螺栓(63)分别螺纹连接在第一连接管(61)的正表面上部中间位置;所述的插接杆(62)的上端分别螺栓连接在透明遮挡防护板(64)的下端四角位置;所述的推动杆(65)的上端分别螺栓连接在透明遮挡防护板(64)的下端左右两侧中间位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节能环保的蓄能互联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该节能环保的蓄能互联热泵系统,包括底座(1),蓄热箱(2),电源泵(3),换热管(4),太阳能换热器(5),可调节防护透明罩结构(6),可转动水垢排放管结构(7),可插接固定座结构(8),出水管(9),压缩机(10),第一输入管(11),第二输入管(12),输入输出调节阀(13),回流管(14)和输出管(15),所述的蓄热箱(2)螺栓连接在底座(1)的上端中间位置;所述的电源泵(3)螺栓连接在底座(1)的上端左侧中间位置;所述的换热管(4)螺栓连接在底座(1)的内部顶端中间位置;所述的太阳能换热器(5)安装在第二输入管(12)的上端;所述的可调节防护透明罩结构(6)安装在太阳能换热器(5)的上端;所述的可转动水垢排放管结构(7)安装在换热管(4)的下端;所述的可插接固定座结构(8)分别安装在底座(1)的下端四角位置;所述的出水管(9)的下端螺纹连接在电源泵(3)的上侧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出水管(9)的上端右侧螺纹连接在压缩机(10)的左侧中间位置;所述的第一输入管(11)的左侧螺纹连接在压缩机(10)的右侧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第一输入管(11)的右侧螺纹连接在换热管(4)的左侧上部;所述的第二输入管(12)的右侧螺纹连接在换热管(4)的左侧上部;所述的第二输入管(12)的上端螺纹连接在太阳能换热器(5)的下端中间位置;所述的输入输出调节阀(13)安装在第二输入管(12)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回流管(14)的左侧螺纹连接在换热管(4)的右侧下部;所述的输出管(15)的左侧螺纹连接在换热管(4)的右侧下部;所述的可调节防护透明罩结构(6)包括第一连接管(61),插接杆(62),翼形螺栓(63),透明遮挡防护板(64)和推动杆(65),所述的插接杆(62)的下端分别插接在第一连接管(61)的上侧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翼形螺栓(63)分别螺纹连接在第一连接管(61)的正表面上部中间位置;所述的插接杆(62)的上端分别螺栓连接在透明遮挡防护板(64)的下端四角位置;所述的推动杆(65)的上端分别螺栓连接在透明遮挡防护板(64)的下端左右两侧中间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环保的蓄能互联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转动水垢排放管结构(7)包括水垢排放管(71),第二连接管(72),手动阀门(73)和蛇形管(74),所述的第二连接管(72)的下端分别螺纹连接在水垢排放管(71)的上端中间位置和上端右侧位置;所述的手动阀门(73)螺纹插接在水垢排放管(71)的上端左侧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蛇形管(7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明聪吕鑫魏超赵家福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亚特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