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正江专利>正文

一种空调挡风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01069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1: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空调挡风板,包括中挡板,中挡板上设有第一通风孔组,所述第一通风孔组的中部具有凹陷部,在凹陷部内设有第一滤片,第一滤片上设有第一压框;在中挡板内侧还可移动安有左挡板和右挡板,上面均设有滤片和压框,在左挡板上连有左支架,右挡板上连有右支架。该挡风板设置空气滤片牢固,不易脱落,而且不需要在增大宽度后补充滤片,同时支架固定方便牢靠,并且能够方便调整挡风板的角度朝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空调挡风板
本技术涉及一种家电配件,具体涉及一种空调挡风板。
技术介绍
空调挡风板是设置在空调出风口前方、用于阻挡或调整空调出风方向,从而防止空调风直吹人体的装置。空调挡风板通过左右支架固定在空调两侧的墙壁或粘接在空调室内机的侧壁上,挡风板的宽度、角度可调。比如,技术专利CN209310224U公开了一种空调挡风板,由三块挡风板拼接而成并能调整宽度。技术CN207831620U公开了一种空调挡风板,包括左挡风板和右挡风板,左挡风板、右挡风板分别通过各自连杆连接粘接板,左挡风板、右挡风板插接连接而构成挡风板宽度调节结构。虽然现有挡风板能够调节宽度,但是一般不可设置空气滤片,或者即使能设置空气滤片,也会在将挡风板宽度调大后露出没有滤片的部分,因此还要加设滤片,操作比较麻烦,此外还存在滤片设置不牢固而在调节宽度时容易脱落、挡风板的支架固定不方便、不牢固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空调挡风板,该挡风板设置空气滤片牢固,不易脱落,而且不需要在增大宽度后补充滤片,同时支架固定方便牢靠,并且能够方便调整挡风板的角度朝向。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空调挡风板,包括中挡板,中挡板上设有第一通风孔组,所述第一通风孔组的中部具有凹陷部,在凹陷部内设有第一滤片,第一滤片上设有第一压框;在中挡板内侧还可移动安有左挡板和右挡板,左挡板上设有第二通风孔组,第二通风孔组内侧设有第二滤片,第二滤片上设有第二压框,右挡板上设有第三通风孔组,第三通风孔组内侧设有第三滤片,第三滤片上设有第三压框,在左挡板上连有左支架,右挡板上连有右支架。优选的,在所述凹陷部的上下两侧边缘设有凸起沿,凸起沿上设有第一组卡件,所述第一压框的上下边缘位于所述凸起沿内并被所述第一组卡件卡住,所述第一压框不高出所述凹陷部的两侧。优选的,在所述中挡板的上下边缘设有阻挡片,所述左挡板和右挡板的上下边缘位于所述阻挡片内并能够进行滑动。优选的,在所述左挡板的上下侧设有第二组卡件,所述第二压框卡在第二组卡件上,在所述右挡板的上下侧设有第三组卡件,所述第三压框卡在第三组卡件上。优选的,在所述左挡板的左边板上设有左插槽和左卡扣,右挡板的右边板上设有右插槽和右卡扣,所述左支架的一端设有左插板,左插板上设有左卡头,所述右支架的一端设有右插板,右插板上设有右卡头。优选的,所述左支架包括左内杆和套在左内杆外面的左外杆,左内杆上设有左卡槽,左外杆上设有左卡舌,左内杆一端与左挂板相连,左外杆一端设有左旋转阻尼装置,左旋转阻尼装置与所述左插板相连;所述右支架包括右内杆和套在右内杆外面的右外杆,右内杆上设有右卡槽,右外杆上设有右卡舌,右内杆一端与右挂板相连,右外杆一端设有右旋转阻尼装置,右旋转阻尼装置与右插板相连。优选的,所述左旋转阻尼装置包括左外环套筒和左内环套筒,左外环套筒的内壁上均匀设有左凹槽,左外环套筒的中心设有左插瓣,左插瓣端部设有左凸沿,左内环套筒的外壁上设有能够与左凹槽卡合的左凸起,左内环套筒的中心设有左插筒,所述左插瓣能够插入左插筒内并且左插瓣上的左凸沿卡住左插筒的口部边缘;所述右旋转阻尼装置包括右外环套筒和右内环套筒,右外环套筒的内壁上均匀设有右凹槽,右外环套筒的中心设有右插瓣,右插瓣端部设有右凸沿,右内环套筒的外壁上设有能够与右凹槽卡合的右凸起,右内环套筒的中心设有右插筒,所述右插瓣能够插入右插筒内并且右插瓣上的右凸沿卡住右插瓣的口部边缘。优选的,所述左挂板和右挂板均为直角形,左挂板的左侧与所述左内杆相连,并且左内杆靠近左挂板的部位变宽形成左贴合部;所述右挂板的右侧与所述右内杆相连,并且右内杆靠近右挂板的部位变宽形成右贴合部。本技术中,中挡板设置凹陷部,能够放入第一滤片,并且用第一压框压住,可以有效防止脱落,并且不会阻碍左挡板和右挡板的运动,使得在调整整个挡风板宽度时不会裸露出没有覆盖第一滤片的通风孔,避免重新添加滤片,使用方便,同时,第二滤片和第三滤片也分别被第二压框和第三压框压住也能有效防止脱落。上述各滤片的设置,能够减缓空调风的流速并能使空调费向挡风板边缘扩散,既增强了对空气的过滤功能,又起到了分散气流的作用。旋转阻尼装置的设置,可以方便调节并保持挡风板的朝向,左右支架与左右挡风板的插接方式,便于安装和拆卸,左挂板和右挂板的形状可以直接将左支架和右支架方便牢固地钩挂在空调室内机上,增强了使用的便捷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另一角度结构示意图;图3为中挡板结构示意图;图4为左挡板结构示意图;图5为左外环套筒结构示意图;图6为左外环套筒另一个角度结构示意图;图7为左内杆和左贴合部结构示意图;图8为左外杆及左内环套筒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如附图所示,本技术的空调挡风板包括中挡板1,中挡板1上设有第一通风孔组101,第一通风孔组101中间部分向下凹陷形成凹陷部102,该凹陷部102内能够放置对空气过滤的第一滤片(图中未画出),然后在第一滤片上压上第一压框103。凹陷部102两侧边缘凸起形成凸起沿104,凸起沿104上设置第一卡件105,第一压框103的上下两边缘卡在第一卡件105上,并且第一压框不会高出凹陷部102两侧未凹陷的部分109,以便安装左挡板和右挡板后能够使左右挡板自由滑动而不构成阻碍。在中挡板1的上下边缘设有阻挡片106,左挡板2和右挡板3的上下边缘卡在阻挡片106内,并且能够左右自由移动。左挡板2内上下两侧设有第二组卡件201,在左挡板上设有第二通风孔组202,第二通风孔组上覆盖第二滤片(图中未画出),第二压框203的上下边缘卡在第二组卡件201上,压住第二滤片从而防止脱落。右挡板3上下两侧设有第三组卡件301,在右挡板3上设有第三组通风孔302,第三组通风孔上覆盖第三滤片(未画出),第三压框303的上下边缘卡在第三组卡件301上。左挡板2和右挡板3的左右移动,可以将整个挡风板变宽或变窄,以适合不同尺寸的壁挂式空调的室内机,还可以在左右挡板上设置限位扣,使左挡板和右挡板的边缘被拉到接近凹陷部102左右的未凹陷部分109时即不能再被向外拉动,这样可以保证左右挡板与中挡板的连接处始终会有第一滤片,而不会露出凹陷部两侧的不曾覆盖第一滤片的通风孔。第一滤片、第二滤片和第三滤片可以是有对空气过滤净化功能的过滤棉。左支架4与左挡板2和相连,右支架5与右挡板3相连。具体可采取如下方式:在左挡板2的左侧边板204的内侧设有左插槽205,并在左侧边板204上开口作为左卡扣206,左支架2的一端设有左插板207,左插板207上设有左卡头208,当左插板207插入左插槽205时,左卡头208卡入左卡扣206中,防止反向拔出。类似的,在右挡板3上也进行类似设置,使右支架能够通过卡接的方式与右挡板相连。在一个实施例中,左支架4包括左内杆401和套在左内杆401外面的左外杆40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空调挡风板,包括中挡板,中挡板上设有第一通风孔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风孔组的中部具有凹陷部,在凹陷部内设有第一滤片,第一滤片上设有第一压框;在中挡板内侧还可移动安有左挡板和右挡板,左挡板上设有第二通风孔组,第二通风孔组内侧设有第二滤片,第二滤片上设有第二压框,右挡板上设有第三通风孔组,第三通风孔组内侧设有第三滤片,第三滤片上设有第三压框,在左挡板上连有左支架,右挡板上连有右支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调挡风板,包括中挡板,中挡板上设有第一通风孔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风孔组的中部具有凹陷部,在凹陷部内设有第一滤片,第一滤片上设有第一压框;在中挡板内侧还可移动安有左挡板和右挡板,左挡板上设有第二通风孔组,第二通风孔组内侧设有第二滤片,第二滤片上设有第二压框,右挡板上设有第三通风孔组,第三通风孔组内侧设有第三滤片,第三滤片上设有第三压框,在左挡板上连有左支架,右挡板上连有右支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挡风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凹陷部的上下两侧边缘设有凸起沿,凸起沿上设有第一组卡件,所述第一压框的上下边缘位于所述凸起沿内并被所述第一组卡件卡住,所述第一压框不高出所述凹陷部的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挡风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中挡板的上下边缘设有阻挡片,所述左挡板和右挡板的上下边缘位于所述阻挡片内并能够进行滑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挡风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左挡板的上下侧设有第二组卡件,所述第二压框卡在第二组卡件上,在所述右挡板的上下侧设有第三组卡件,所述第三压框卡在第三组卡件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挡风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左挡板的左边板上设有左插槽和左卡扣,右挡板的右边板上设有右插槽和右卡扣,所述左支架的一端设有左插板,左插板上设有左卡头,所述右支架的一端设有右插板,右插板上设有右卡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正江
申请(专利权)人:张正江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