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照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600121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1: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车辆用照明装置。其课题在于,实现所需要区域的照明,且抑制照明装置从车辆外面的突出尺寸,改善车辆美观。照明装置(1)包含光源单元(4),光源单元(4)设有光源(51),以及该光源(51)的光入射且经内部导光而射出的照射透镜(6)。照射透镜(6)面对在车辆局部、即侧反射镜(SM)的反射镜壳体(100)开口的开口部(102)安装,通过开口部(102)向车辆外部照射光。照射透镜(6)的透镜部(61)设有锤状部(67),使得入射到透镜部(61)的凹部(65)即第二入射部的光源(51)的光在锤状部(67)即第二反射部内面反射,使得反射的光从锤状部(67)的锥面即第二射出部射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用照明装置
本技术涉及用于照明车辆周围的照明装置,尤其涉及对照明汽车侧方的路面合适的车辆用照明装置。
技术介绍
为了汽车安全驾驶,最好对汽车左右侧方区域进行照明,特别优选对左右侧方的路面进行照明。近年来,为了支援汽车驾驶,也提出了以下技术:利用配备在汽车上的照明装置对左右侧方的路面进行照明,同时,利用摄像装置对照明的路面进行摄像,并将拍摄的图像显示在监视器上,或者用于自动操舵。另外,考虑在汽车左右侧反射镜上组装照明装置。例如,如图1(a)、(b)的平面图和侧面图所示,在汽车CAR的左右侧反射镜SM的局部,使得光照射方向朝下方,安装照明装置1,当照明装置1点亮时,向侧反射镜SM下方照射光,对包含侧反射镜SM的前后区域的汽车CAR的侧方路面进行照明。图示的照明区域A是概略形状的区域。另外,在该照明装置1中,作为照明光,也可使用红外光或近红外光。在这样的照明装置中,相对安装在侧反射镜SM上的照明装置1的高度H,照明区域的前后、左右方向尺寸L大,因此,需要增大照明装置1的光照射角度。特别是在光源使用LED(发光二极管)等的半导体发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用照明装置,包含光源单元,所述光源单元设有光源,以及该光源的光入射且经内部导光而射出的照射透镜,所述光源单元面对车辆局部开口的开口部安装,通过该开口部向车辆外部照射光,其特征在于:/n所述照射透镜设有锤状部,使得入射的所述光源的光在该锤状部的锥面内面反射,使得反射的光从该锤状部的锥面射出。/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720 JP 2019-134189;20200130 JP 2020-0130891.一种车辆用照明装置,包含光源单元,所述光源单元设有光源,以及该光源的光入射且经内部导光而射出的照射透镜,所述光源单元面对车辆局部开口的开口部安装,通过该开口部向车辆外部照射光,其特征在于:
所述照射透镜设有锤状部,使得入射的所述光源的光在该锤状部的锥面内面反射,使得反射的光从该锤状部的锥面射出。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车辆用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照射透镜的形成所述锤状部的一面构成作为射出光部,另一面构成作为入射光部,该入射光部与所述光源对向配置,所述射出光部面对所述开口部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车辆用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构成为在所述照射透镜的入射光部设有凹部,该凹部的内周面构成作为第一入射部,该凹部的内底面构成作为第二入射部,所述凹部的外周面构成作为第一反射部,所述照射透镜的射出光部的所述锤状部的下边缘面构成作为第一射出部,该锤状部的锤面构成作为第二反射部及第二射出部,入射到所述第一入射部的光在第一反射部进行内面反射,从第一射出部射出,入射到所述第二入射部的光在第二反射部进行内面反射,从第二射出部射出。


4.根据权利要求3中所述的车辆用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构成为从所述第一射出部射出的光向着沿所述锤状部的锤轴的方向射出,从所述第二射出部射出的光向着相对该锤轴更大的角度方向射出。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个所述的车辆用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照明装置内装在汽车的侧反射镜的反射镜壳体,面对在该反射镜壳体的下侧面开口的开口部配设,通过该开口部,向着汽车的侧方的下方区域射出光。


6.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个所述的车辆用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支撑所述光源的支撑部件,以及固定在该支撑部件的透光罩,所述透光罩当照明装置安装在车辆时,从所述开口部露出到车辆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平野富晴村上友一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小糸制作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