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余量预测功能的医用气体汇流排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59968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1:22
一种具有余量预测功能的医用气体汇流排装置,它主要涉及医用气体技术领域。所述的医用气体汇流排左右结构对称,分别有左气罐组入口、右气罐组入口和顶端汇流排出口,所述左气罐组入口至顶端汇流排口之间依次设置有总阀、高压表、高压传感器、一级减压器、中压表、中压安全阀、二级减压器、气控阀、电磁阀、三通球阀、低压安全阀、低压表、低压传感器、汇流排出口。本实验新型的有益效果为:相较于传统的医用气体汇流排,本汇流排装置能主动实时监测气罐余量压力和汇流排输出口压力,根据控制模块的预设算法,判定系统运行状态,预估剩余气量使用时间,提供主动提醒和报警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余量预测功能的医用气体汇流排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用气体供给系统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余量预测功能的医用气体汇流排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医用气体供给系统主要有两种供气方式,压缩气体主要通过空压机压缩气体,过滤系统过滤气体中的尘埃,水分等大量杂质,进行持续性供给。而特种医用气体,如氧气、氮气等气体则由专业气体厂家生产压缩后制成气罐,通过医用气体供给系统进行不间断供给。而特种医用气体的供给系统,需要巡查人员定时巡检,检测气罐和供给系统压力是否正常,气体余量是否充足;而后根据巡检情况进行气罐更换等工作,已保证气体稳定供应。该系统需人工定时巡检,无法实时得知气体剩余情况,若人工巡检不及时,容易影响气体稳定供应,同时人工巡检耗时耗力,出错率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医用气体汇流排装置,通过在医用气体汇流排装置内放置相应的高压传感器和低压传感器,并进行对应的结构设计优化,能实时监测气罐气体余量和医用供气供给系统的运行状态,配合供给系统的控制模块和其预测算法,能实现供给系统的实时运行状态监测和气罐的余量使用时长预测。相较于传统方案,我们设计的医用气体汇流排能为整个医用气体供给系统提供实时的气体压力数据和运行状态,配合配套的控制模块和算法,可达到大幅缩减人工巡检工作量和使系统供气稳定性提高的优势。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是:汇流排装置左右结构对称,分别有左气罐组入口、右气罐组入口和顶端汇流排出口,所述左气罐组入口和右气罐组入口至顶端汇流排出口的结构设计一致,它包含总阀(1)、高压表(2)、高压传感器(3)、一级减压器(4)、中压表(5)、中压安全阀(6)、二级减压器(7)、气控阀(8)、电磁阀(9)、三通球阀(16)、低压安全阀(15)、低压表(10)、低压传感器(11)、汇流排出口(14)。所述高压传感器(3)位于高压表(2)和一级减压器(4)之间,所述低压传感器(11)位于低压表(10)和汇流排出口(14)之间。所述高压传感器(3)的工作范围为0~30MPa。所述低压传感器(11)的工作范围为0~2.5MPa。所述高压传感器(3)和低压传感器(11)具有实时气体压力监测功能,并具有对外无线通讯功能,可将信号实施传输至汇流排控制系统。所述的三通球阀(16)位于左右气体通道汇集处。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当整个医用气体供给系统工作时,汇流排在其中承担压力变换并稳压的功能,气罐组合汇流排连通,汇流排和医院供气管道连通。当系统正常工作时,医用气体从气罐组出口输出,经汇流排减压为预定气压阈值,然后通过医院输气管道输送到各终端用气口。而本方案设计的汇流排在在承担气体减压功能的同时,配合系统软件系统,能实现气压监测、气体质量检测、气体余量使用时间预测等功能,是新型智能化医用气体供给设备的核心组件。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有益效果为:通过对医用气体汇流排供气管道的优化,并放置高压传感器于高压表和一级减压器之间,低压传感器于低压表和汇流排出口之间。在所有应开阀门处于开启状态,系统开始正常运转时,汇流排能实时传输供气压力状态和气罐余量压力状态至系统控制模块。相较于传统的医用气体汇流排,我们的设计能让医用气体供给系统进一步自动化和智能化,拥有运行监测和余量预测、异常报警等功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技术方案。图1是本技术的原理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总阀(1)、高压表(2)、高压传感器(3)、一级减压器(4)、中压表(5)、中压安全阀(6)、二级减压器(7)、气控阀(8)、电磁阀(9)、低压表(10)、低压传感器(11)、球阀(12)、球阀(13)、汇流排出口(14)、低压安全阀(15)、三通球阀(16)。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和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案例仅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参看图1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的技术方案的具体结构是:汇流排包含有左气罐组入口、右气罐组入口和顶端汇流排出口,装置左右结构对称,所述左气罐组入口和右气罐组入口至顶端汇流排出口的结构设计一致,它包含总阀(1)、高压表(2)、高压传感器(3)、一级减压器(4)、中压表(5)、中压安全阀(6)、二级减压器(7)、气控阀(8)、电磁阀(9)、三通球阀(16)、低压安全阀(15)、低压表(10)、低压传感器(11)、汇流排出口(14)。所述高压传感器(3)位于高压表(2)和一级减压器(4)之间,所述低压传感器(11)位于低压表(10)和汇流排出口(14)之间。所述高压传感器(3)的工作范围为0~30MPa。所述低压传感器(11)的工作范围为0~2.5MPa。所述高压传感器(3)和低压传感器(11)具有实时气体压力监测功能,并具有对外无线通讯功能。所述的三通球阀(16)位于左右气体通道汇集处。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当整个医用气体供给系统工作时,汇流排在其中承担压力变换的功能,气罐组合汇流排连通,汇流排和医院供气管道连通。当系统正常工作时,医用气体从气罐组出口输出,经汇流排减压为预定气压阈值,然后通过医院输气管道输送到各终端用气口。而本方案设计的汇流排在在承担气体减压功能的同时,配合系统软件系统,能实现气压监测、气体质量检测、气体余量使用时间预测等功能,是新型智能化医用气体供给设备的核心组件。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有益效果为:通过对医用气体汇流排供气管道的优化,并放置高压传感器于高压表和一级减压器之间,低压传感器于低压表和汇流排出口之间。在所有应开阀门处于开启状态,系统开始正常运转时,汇流排能实时传输供气压力状态和气罐余量压力状态至系统控制模块。相较于传统的医用气体汇流排,我们的设计能让医用气体供给系统进一步自动化和智能化,拥有运行监测和余量预测、异常报警等功能。以上所述,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它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余量预测功能的医用气体汇流排装置,其特征在于:装置左右结构对称,分别有左气罐组入口、右气罐组入口和顶端汇流排出口,所述左气罐组入口和右气罐组入口至顶端汇流排出口的结构设计一致,它包含总阀(1)、高压表(2)、高压传感器(3)、一级减压器(4)、中压表(5)、中压安全阀(6)、二级减压器(7)、气控阀(8)、电磁阀(9)、三通球阀(16)、低压安全阀(15)、低压表(10)、低压传感器(11)、汇流排出口(1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余量预测功能的医用气体汇流排装置,其特征在于:装置左右结构对称,分别有左气罐组入口、右气罐组入口和顶端汇流排出口,所述左气罐组入口和右气罐组入口至顶端汇流排出口的结构设计一致,它包含总阀(1)、高压表(2)、高压传感器(3)、一级减压器(4)、中压表(5)、中压安全阀(6)、二级减压器(7)、气控阀(8)、电磁阀(9)、三通球阀(16)、低压安全阀(15)、低压表(10)、低压传感器(11)、汇流排出口(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余量预测功能的医用气体汇流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传感器(3)位于高压表(2)和一级减压器(4)之间,所述低压传感器(11)位于低压表(10)和汇流排出口(14)之间。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阳春杨鹏胜龙奇文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雅森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