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便调节的土地测绘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9925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1: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方便调节的土地测绘仪,属于测绘设备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一种方便调节的土地测绘仪,包括支撑架和测绘组件,测绘组件连接有横向调节机构,横向调节机构包括滑动块和横向丝杠,滑动块设置在支撑架上,测绘组件滑动连接在滑动块上,横向丝杠转动连接滑动块上,横向丝杠穿过个测绘组件并且与测绘组件螺纹连接。达到工作人员进行粗对中操作时不需要反复调节支撑腿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方便调节的土地测绘仪
本技术涉及测绘设备的
,特别涉及一种方便调节的土地测绘仪。
技术介绍
在土地测绘的工作过程中,经常需要用到测绘仪器,测绘仪器一般需要固定在仪器支架上进行使用。现有的测绘仪支架可参考公告号为CN207796482U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测绘仪支架,包括基座、转轴、第一支架、支架脚、固定环、旋转握把、升降杆、第三支架,第一支架通过转轴与基座的一侧转动连接,支脚架固定设置在第一支架的下端,第一支架与基座为旋转连接,第一支架的内侧设置有第二支架,第二支架的中间设置有收纳盒,收纳盒里面有背带,固定环固定于第二支架的下方,且固定环的中间设置有旋转握把。在使用该土地测绘仪支架时,将第一支架打开,再根据使用的高度需求,通过旋转握把可以统一调节该土地测绘仪支架的整体高度,旋转握把旋转会让旋转握把内部的升降杆上下移动,从而带动架子的上端上下移动,改变该土地测绘仪支架的高度,不需要在单独的去调节每个单独支架的长度,在布置该土地测绘仪支架更加方便,在该土地测绘仪支架稳定在以后,将仪器安装在基座上方,在使用结束后,反向旋转握把,让支架变回原来的高度,因此达到了方便调节三角架整体高度的功能。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测绘仪器在使用前需要进行对中、整平等操作,对中是使经纬仪中心与测站点位于同一铅垂线上,其操作方法为:在架设支架时进行初步对中,然后对测绘仪器进行整平,整平后检查对中标志是否偏离测站点,如果偏离了,则旋松支架上的中心螺旋,平移测绘仪器的基座使对中标志准确对准测站点的中心,然后拧紧中心螺旋,然后对测绘仪器再次进行整平,整平后再次检查对中标志是否偏离测站点,直到精确对中,但是现有仪器支架与底座或为插接配合或为固定连接,从而使得测绘仪器基座水平方向的调节范围较小,当遇到上述方式依然无法使对中标志准确对准测站点的中心时,就需要重新调整支撑腿,重复进行上述步骤较为繁琐,因此降低了土地测绘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方便调节的土地测绘仪,其具有在工作人员进行粗对中操作时不需要反复调节支撑腿的效果。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方便调节的土地测绘仪,包括支撑架和测绘组件,测绘组件连接有横向调节机构,横向调节机构包括滑动块和横向丝杠,滑动块设置在支撑架上,测绘组件滑动连接在滑动块上,横向丝杠转动连接滑动块上,横向丝杠穿过个测绘组件并且与测绘组件螺纹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中调整时,转动横向丝杠,使得测绘仪本体沿滑动块移动,即可实现对测绘组件在水平方向位置的微调,工作人员不需要调整整个支撑架的位置,即可方便将中标志与测站点的中心对齐,因此实现了方便对测绘仪本体进行对中校准的功能。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支撑架包括承载框,承载框包括两个相互平行的纵向杆和两个相互平行的横向杆,横向杆垂直于纵向杆,两个横向杆分别固定连接在纵向杆的两端,滑动块垂直于纵向杆且与两个纵向杆滑动连接,滑动块连接有纵向调节机构,纵向调节机构为纵向丝杠,纵向丝杠转动连接在两个横向杆之间,纵向丝杠穿过滑动块并且与滑动块螺纹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横向丝杠带动测绘组件沿滑动块移动,实现了对测绘组件沿水平方向的横向位置进行调节的功能;转动纵向丝杠,使得滑动块沿平行于纵向杆的设置方向移动,即使得测绘组件能够沿在水平方向沿纵向移动,进而达到了将测绘组件在水平方向的横向和纵向位置进行调整,工作人员不需要调整整个支撑架的位置,即可使对中标志准确对准测站点的中心,因此实现了方便对测绘仪本体进行对中校准的功能。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在横向杆的中心处固定设置有横向中心线,在纵向杆的中心处固定设置有纵向中心线,在测绘组件与横向杆相对的侧壁上固定设置有横向校准线,在测绘组件与纵向杆相对的侧壁上固定设置有纵向校准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横向丝杠和纵向丝杠调节测绘组件的位置,使得横向校准线与横向中心线位于同一直线上,同时纵向校准线与纵向中心线位于同一直线上,方便工作人员对调节后的测绘组件的位置进行复位。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测绘组件包括测绘仪本体和托板,托板滑动连接在滑动块上,横向丝杠穿过托板并且与托板螺纹连接,测绘仪本体与托板转动连接,在托板上设置有限位机构,通过限位机构能够对测绘仪本体相对与托板的转动起到限位作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可转动测绘仪本体,然后通过限位机构对测绘仪本体进行限位,使得测绘仪本体相对于托板相对固定,方便工作人员对同一测站点不同方向的数据进行测绘。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测绘仪本体的底部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底座,底座与托板的中心处转动连接,限位机构包括两个夹紧板和夹紧驱动,两个夹紧板分别位于底座的两侧,通过夹紧驱动能够带动两个夹紧板相互靠近或者相互远离。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底座相对于托板转动时,通过夹紧驱动带动两个夹紧板相互远离,对底座进行限位时,通过夹紧驱动带动两个夹紧板将底座夹紧限位,即实现了对测绘仪本体相对于托板的转动起到限位作用。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夹紧驱动为夹紧丝杠,夹紧丝杠转动连接托板上,夹紧丝杠以其中心处对称设置有两道旋向相反的螺纹,两个夹紧板以夹紧丝杠的中心处对称设置在夹紧丝杠上,夹紧丝杠穿过两个夹紧板并且与两个夹紧板均螺纹连接,夹紧板与托板滑动配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夹紧丝杠,夹紧丝杠带动两个夹紧板同步移动,进而达到方便驱动两个夹紧板同步靠近或者同步远离的功能,达到了方便操作的效果。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底座呈轴线垂直于托板的圆柱状,夹紧板呈与底座外周壁相适配的弧形状,两个夹紧板的弧形开口状相对。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底座的外周壁为弧形结构,因此底座转动后,弧形结构的夹紧板始终能够与底座的外周壁相适配,同时弧形结构的夹紧板增大了夹紧板与底座之间的接触面积,使得底座不易相对于夹紧板发生滑动,提高了测绘仪本体被固定的稳定性。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底座的外周壁和在夹紧板靠近底座的一侧均固定设置有防滑纹。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滑纹增大了底座与夹紧板之间的摩擦力,使得底座不易相对于夹紧板发生滑动,提高了底盘被夹紧的稳定性。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通过采用横向丝杠的结构,实现了对方便工作人员将测绘仪本体与测站点进行对中;2、通过采用横向中心线和纵向中心线的结构,实现了方便对测绘仪本体进行复位的功能;3、通过采用底座和限位机构的结构,实现了使测绘仪本体能够对同一位置不同方向的参数进行测量的功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突出底座和限位机构结构的局部三维示意图。图中,1、支撑架;11、承载框;111、横向杆;1111、横向中心线;112、纵向杆;1121、纵向中心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方便调节的土地测绘仪,包括支撑架(1)和测绘组件(4),其特征在于:测绘组件(4)连接有横向调节机构(2),横向调节机构(2)包括滑动块(21)和横向丝杠(22),滑动块(21)设置在支撑架(1)上,测绘组件(4)滑动连接在滑动块(21)上,横向丝杠(22)转动连接滑动块(21)上,横向丝杠(22)穿过个测绘组件(4)并且与测绘组件(4)螺纹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方便调节的土地测绘仪,包括支撑架(1)和测绘组件(4),其特征在于:测绘组件(4)连接有横向调节机构(2),横向调节机构(2)包括滑动块(21)和横向丝杠(22),滑动块(21)设置在支撑架(1)上,测绘组件(4)滑动连接在滑动块(21)上,横向丝杠(22)转动连接滑动块(21)上,横向丝杠(22)穿过个测绘组件(4)并且与测绘组件(4)螺纹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调节的土地测绘仪,其特征在于:支撑架(1)包括承载框(11),承载框(11)包括两个相互平行的纵向杆(112)和两个相互平行的横向杆(111),横向杆(111)垂直于纵向杆(112),两个横向杆(111)分别固定连接在纵向杆(112)的两端,滑动块(21)垂直于纵向杆(112)且与两个纵向杆(112)滑动连接,滑动块(21)连接有纵向调节机构,纵向调节机构为纵向丝杠(3),纵向丝杠(3)转动连接在两个横向杆(111)之间,纵向丝杠(3)穿过滑动块(21)并且与滑动块(21)螺纹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方便调节的土地测绘仪,其特征在于:在横向杆(111)的中心处固定设置有横向中心线(1111),在纵向杆(112)的中心处固定设置有纵向中心线(1121),在测绘组件(4)与横向杆(111)相对的侧壁上固定设置有横向校准线(422),在测绘组件(4)与纵向杆(112)相对的侧壁上固定设置有纵向校准线(42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调节的土地测绘仪,其特征在于:测绘组件(4)包括测绘仪本体(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文彬王旭军张春磊陈乐敏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市土地勘测设计规划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