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震波图分析中用于确定迁移速度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59764 阅读:2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在地震波图分析中确定迁移速度的方法。这类方法在于采用与按迁移距分开的接收机(R↓[1]到R↓[n])相联系的爆破点S,并且其特征在于在给定速度范围内,来自爆破点并记录在接收机上的第一组记录线与带有固定的并与第一组共线的迁移距的第二组记录线都迁移,以获得与所述两组记录线对应的部分地点的两个迁移图象,这两个图象通过空间二维相关性相关,其结果确定采用的迁移和被研究速度之间的偏差。它在地区的地震勘探中特别有用。(*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和所述速度的精度。有关介质的知识的获取采用了交互式描述系统。无论在象纸这样的物理介质上进行,还是在屏幕上显示,现在交互式描述都不再局限于二维表示法。三维数据显示技术已经被广泛推广,并导致要研究介质的一部分的三维模型的产生。在用于获得最佳可能模型的方法中,采用了深度迁移或时间迁移,即根据已经标定的深度,或根据定位前的时间,在模型中再现地震剖面上的地震事件。在深度迁移地震学中最难解决的问题之一是获得尽可能具有代表性或尽可能接近地下地层的迁移速度场,因为声波传播速度不仅从一个地层或岩层到另一个会变化,而且在一个给定地层内也不同。而且还必须能够估计算出来的或找到的速度值的误差。这是因为正是采用了伴随到时误差产生的速度误差,发展地球物理家能够计算被碳氢化合物浸渍的岩石的体积误差。采用了新技术。它们包括,例如,一种方法其中应用了所谓“图象集”或等X曲线以会聚正确的速度模型。这类方法不能测量所获得的速度的误差,因为没有用于测量这些误差的具体分析准则。另一个方法在于估计一个取决于被规定为地表下岩石的预定模型所具有的速度的误差。这种方法的属名通称为相干处理。尽管这类处理在一些应用中得出很好的结果,例如登载于1995年10月“前沿”刊物第14卷第10号的文章中所描述的,然而事实上仍然不能将由于地表下岩石模型形态学的不完善所导致的误差,与由于速度值的不完善所导致的误差,充足地分开。对于上面概括的方法,困难来自这些事实当分界面或地平线不是平坦而且水平的时,改变一个地带的局部速度值时,描述这一地带中声波传播的射线就在它们的传播时间变化的同时横向移动,而空间测量坐标系保持固定不变。结果是将等X曲线或图象聚集的失真描述成速度变化的函数的规律是非线性且不可逆的。图象集表示按一个给定的X分类的记录线的集合并且从一个定迁移距的迁移中产生。这些记录线一般按增大的迁移距排列。等X曲线由爆破点迁移产生。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克服与现有技术的方法相联系的缺点的新方法,并可能记录环境速度的变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方法的一个目的在于获得与环境的速度场非常接近的速度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方法的另一目的在于测量,或至少获得所算得的速度值的误差的更好的知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用来测定介质中速度场的方法在于采用了与按迁移距分开的接收机(R1到Rn)相联系的爆破点(S),该方法的特征在于由爆破点产生并记录在接收机上的第一组记录线,和带有固定迁移距并与所述第一组共线的第二组记录线都在给定的速定场内迁移,以获得与所述记录线对应的介质部分的两个迁移图象,这两个迁移图象通过二维空间相关性相关,其结果确定所采用的迁移速度与理想速度之差。多组记录线的边界共线性是用来表示包含所有叠前和叠后射线的平面,就是说包含叠前射线的平面与包含叠后射线的平面重合。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特征,迁移是深度迁移。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特征,迁移是时间迁移。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特征,采用面相干处理实现相关。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特征,采用线相干处理实现相关。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特征,线相干处理之前是面相干处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特征,面相干处理在于a)对于两个迁移图象中的第一个,至少确定一个第一窗口,其大小能包括至少一个所述第一个图象上所标定的地震事件;b)在所述第一窗口内,定义一个单一振幅(Aij),它表示包括在所述第一窗口中的第一个图象里的象素的平均振幅;c)通过坐标(X,Z)确定所述第一窗口中心的位置;d)在深度迁移剖面的整个平面上移动所述第一窗口;e)以至少一个第二窗口对两个迁移图象的第二个进行步骤a)到d),在该窗口中定义一个单一振幅(Bij),它代表包括在所述第二窗口中的第二图象的象素的平均振幅;以及f)通过耦合至少两个窗口,确定相关系数(Γ),两个窗口之一与两个迁移图象中的第一个相联系,另一个与所述迁移图象的第二个相联系,所述的耦合窗口具有同一空间位置。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特征,它进一步在于附加地计算并表示相关系数(Γ)的等值线,即所谓的等值线,-在于确定所述相关系数(Γ)的最大值ΓM,-在于标绘出最大相关系数(ΓM)点的坐标(X′,Z′),-在于计算定义为相关系数最大值ΓM一半的半等值(ΓM/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特征,它在于测量代表两个迁移图象之间迁移距的位移矢量,所述位移矢量在为两个迁移图象所共有的并且位于每个半等值线(ΓM/2)内的整个平面上测量。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特征,计算出所采用的迁移速度场的横向梯度,同时得到接近最大相关点(ΓM)的迁移速度的误差符号,然后,位于所述点和代表半等值(ΓM/2)的相关曲线之间的位移矢量,被分别加到所述点的左边和右边,以获得最大相关点每侧的叠加矢量,其方向或符号决定了局部迁移速度相对于于最佳速度的慢或快特性。然后比较叠加矢量的符号,确定迁移速度横向成分的存在与否。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特征,g)产生两个深度迁移图象,一个代表深度迁移地震事件,另一个代表深度迁移爆破点,h)在两个迁移图象中的每一个里选择一个孤立事件;i)计算所选两个事件之间的距离,以计算出局部位移矢量的长度。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特征,执行步骤h)和i),并且通过射线跟踪技术,计算对应于零迁移(SHS)和最大迁移(SBRn)射线的两条极限射线。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特征,采用了一系列在不同的迁移平面内交错排列而迁移的爆破点。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特征,两组记录线通过相同算法迁移。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点是能比较两个分离的迁移图象。当空间场中的两个迁移图象相同时,相关性最大,由此推出采用的速度场是准确的。当采用的速度场与真实速度场相比太慢或太快,在迁移场周围的部分相关性降低,同时在叠前和叠后迁移射线相同的地方保持最大值。而且,当速度误差也改变符号时,表明一个迁移图象与另一个迁移图象相比的失真方向的相关性位移矢量会改变方向,并且因此改变符号。依靠这些二维相关函数,获得了一种方法,用于在为两个迁移图象所共有的空间场中,测量最可能速度,同时估计速度的误差,该误差是通过测量给出相关性的标准偏差随速度变化的函数在函数值为最大值的一半处的全宽估算出来的。通过阅读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方法的介绍,以及附图,其它优点和特征会更加清楚地显现出来。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在速度为V1的地层中在地层内传播的叠前和叠后射线,以及所述射线的时间图象的示意图;图2与图1相似,但速度场由包括两个不同速度V1和V2的半无限介质所限定;图3与图2相似,与所述的图2采用的速度V3和V1不同;图4与图3相似,一个速度采用与另一速度相关的预定值(V3= );图5与图4相似,速度 ;图6是地震事件深度迁移剖面的示意图;图7是来源于与图6采用的速度场相同的速度场的爆破点的射线迁移的示意图;图8是图6和图7中迁移图象相关性的示意图;图9是表明图8中相关性位移矢量的示意图;图10是相关性的等值线示意图;图11和12是时间迁移图象的示意图。参考图1,通过考虑由面2和平面及水平线3确定的地下地层1,给出了一个根据本专利技术方法的简单的、理论上可计算的例子。爆破点S和接收机R1到Rn,以不变的或变化的迁移距被设置在爆破点S的两侧。从图1可以看出,爆破点S位于模型中心并且沿射线发出声波,这些射线经水平线或反射面3反射后,由接收机R1到Rn接收并记录。被爆破点照射的反射面的部分是线段AB。假定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用来测定介质中迁移速度场的方法,在于采用与按迁移距分开的接收机(R↓[1]到R↓[n])相联系的爆破点(S),该方法特征在于由爆破点产生并记录在接收机上的第一组记录线,与带有固定的且与所述第一组共线的迁移距的第二组记录线,都在给定速度场中迁移,以获得与所述记录线对应的介质部分的两个迁移图象,这两个迁移图象通过二维空间相关性相关,其结果确定所采用的迁移速度与理想速度之差。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埃里克德贝兹莱尔
申请(专利权)人:埃勒夫勘探产品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FR[法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