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的离心式低温液体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9739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1: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改进的离心式低温液体泵,包括底座,动力座,电机,轴承箱,泵壳,泵座,可观察散热防护罩结构,可调节支撑座结构,可遮挡调节防护板结构,泵轴,密封气管路,热吹管路,常温密封气气源和冷吹管路,所述的动力座螺栓连接在底座的上端右侧中间位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支撑管,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调节杆,套接管和插接板的设置,有利于在工作的过程中对密封气管路和热吹管路以及常温密封气气源进行支撑工作,防止在工作的过程中由于震动力损坏密封气管路和热吹管路以及常温密封气气源,增加支撑功能;遮挡罩,观察片和底座的设置,有利于在工作的过程中防止液体落在电机的表面,增加防水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改进的离心式低温液体泵
本技术属于低温液体泵
,尤其涉及改进的离心式低温液体泵。
技术介绍
离心式低温液体泵是一种常用的用以输送低温深冷介质的设备,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冶金、钢铁等行业。但是现有的低温液体泵还存在着在进行工作的过程中不方便进行支撑工作,工作中容易导致液体腐蚀电机影响工作和不方便对液体泵进行防护的问题。因此,技术改进的离心式低温液体泵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改进的离心式低温液体泵,以解决现有的低温液体泵存在着在进行工作的过程中不方便进行支撑工作,工作中容易导致液体腐蚀电机影响工作和不方便对液体泵进行防护的问题。改进的离心式低温液体泵,包括底座,动力座,电机,轴承箱,泵壳,泵座,可观察散热防护罩结构,可调节支撑座结构,可遮挡调节防护板结构,泵轴,密封气管路,热吹管路,常温密封气气源和冷吹管路,所述的动力座螺栓连接在底座的上端右侧中间位置;所述的动力座的上端螺栓连接在电机的下端中间位置;所述的轴承箱螺栓连接在电机的左侧;所述的泵壳螺栓连接在泵座的上端中间位置;所述的泵座螺栓连接在底座的上端左侧中间位置;所述的可观察散热防护罩结构安装在底座的上端右侧;所述的可调节支撑座结构安装在底座的上端中间位置;所述的可遮挡调节防护板结构安装在底座的上端左侧;所述的泵轴的右侧键连接在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的密封气管路一端螺纹连接在泵壳的右侧上部;所述的密封气管路另一端螺纹连接冷吹管路的左侧上部;所述的热吹管路一端螺纹连接在轴承箱的上端左侧;所述的热吹管路另一端螺纹连接在冷吹管路的左侧中间位置上部;所述的常温密封气气源管道连接在密封气管路的上端右侧;所述的可观察散热防护罩结构包括遮挡罩,观察片,U型抬动杆,散热孔和插接槽,所述的观察片镶嵌在遮挡罩的上端中间位置;所述的U型抬动杆的下端分别螺栓连接在遮挡罩的上端左右两侧;所述的散热孔从上到下依次开设在遮挡罩的右侧;所述的插接槽开设在遮挡罩的左侧下部。优选的,所述的可调节支撑座结构包括支撑管,方头螺栓,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调节杆,套接管和插接板,所述的方头螺栓分别螺纹连接在支撑管的正表面上部中间位置;所述的调节杆的下端分别插接在支撑管的上侧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第一支撑板螺栓连接在调节杆之间的下部;所述的第二支撑板螺栓连接在调节杆之间的中间位置;所述的套接管分别螺栓连接在调节杆的外壁上部;所述的插接板螺栓连接在套接管之间。优选的,所述的可遮挡调节防护板结构包括L型支撑板,固定孔,滑孔,遮挡板,滑动杆和翼形螺母,所述的固定孔开设在L型支撑板的下侧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滑孔开设在L型支撑板的上侧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滑动杆的右侧焊接在遮挡板的左侧中间位置;所述的滑动杆贯穿滑孔;所述的翼形螺母螺纹连接在滑动杆的左侧外壁。优选的,所述的底座和动力座之间设置有橡胶垫;所述的底座和泵座之间设置有橡胶垫;所述的泵轴的左侧轴接在泵壳的右侧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泵轴的左侧上端和下端分别设置有泵叶;所述的泵轴贯穿轴承箱的内部中间位置。优选的,所述的遮挡罩采用不锈钢罩;所述的观察片采用透明的钢化玻璃片;所述的观察片设置在U型抬动杆之间。优选的,所述的遮挡罩螺栓连接在底座的上端右侧;所述的电机设置在遮挡罩的内部底端中间位置;所述的电机的左侧贯穿插接槽。优选的,所述的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和插接板分别采用不锈钢板;所述的套接管采用PVC管。优选的,所述的支撑管的下端分别螺栓连接在底座的上端中间位置;所述的第一支撑板设置在热吹管路的下端右侧;所述的第二支撑板设置在密封气管路的下端右侧;所述的插接板设置在常温密封气气源的下端。优选的,所述的翼形螺母设置在L型支撑板的左侧上部;所述的遮挡板采用内部开设有通孔的不锈钢板;所述的L型支撑板采用L型的不锈钢板。优选的,所述的L型支撑板的下端螺栓连接在底座的上端左侧;所述的泵壳的左侧贯穿固定孔;所述的遮挡板设置在泵壳的上端外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技术中,所述的支撑管,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调节杆,套接管和插接板的设置,有利于在工作的过程中对密封气管路和热吹管路以及常温密封气气源进行支撑工作,防止在工作的过程中由于震动力损坏密封气管路和热吹管路以及常温密封气气源,增加支撑功能。2.本技术中,所述的遮挡罩,观察片和底座的设置,有利于在工作的过程中防止液体落在电机的表面,增加防水功能。3.本技术中,所述的L型支撑板,固定孔和遮挡板的设置,有利于在工作的过程中防止泵壳受到损坏影响工作,增加防护功能。4.本技术中,所述的支撑管,方头螺栓和调节杆的设置,有利于在工作的过程中调节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以及插接板的高度,方便进行支撑工作。5.本技术中,所述的L型支撑板,滑孔,遮挡板,滑动杆和翼形螺母的设置,有利于在工作的过程中调节遮挡板的高度,方便对泵壳进行防护工作,增加防护功能。6.本技术中,所述的遮挡罩,散热孔,底座,动力座和电机的设置,有利于在工作的过程中方便电机进行散热工作,防止电机温度过高影响工作。7.本技术中,所述的支撑管,方头螺栓,调节杆,套接管和插接板的设置,有利于在工作的过程中调节插接板的高度,方便对常温密封气气源进行支撑工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可观察散热防护罩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可调节支撑座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可遮挡调节防护板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座;2、动力座;3、电机;4、轴承箱;5、泵壳;6、泵座;7、可观察散热防护罩结构;71、遮挡罩;72、观察片;73、U型抬动杆;74、散热孔;75、插接槽;8、可调节支撑座结构;81、支撑管;82、方头螺栓;83、第一支撑板;84、第二支撑板;85、调节杆;86、套接管;87、插接板;9、可遮挡调节防护板结构;91、L型支撑板;92、固定孔;93、滑孔;94、遮挡板;95、滑动杆;96、翼形螺母;10、泵轴;11、密封气管路;12、热吹管路;13、常温密封气气源;14、冷吹管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具体描述,如附图1和附图2所示,改进的离心式低温液体泵,包括底座1,动力座2,电机3,轴承箱4,泵壳5,泵座6,可观察散热防护罩结构7,可调节支撑座结构8,可遮挡调节防护板结构9,泵轴10,密封气管路11,热吹管路12,常温密封气气源13和冷吹管路14,所述的动力座2螺栓连接在底座1的上端右侧中间位置;所述的动力座2的上端螺栓连接在电机3的下端中间位置;所述的轴承箱4螺栓连接在电机3的左侧;所述的泵壳5螺栓连接在泵座6的上端中间位置;所述的泵座6螺栓连接在底座1的上端左侧中间位置;所述的可观察散热防护罩结构7安装在底座1的上端右侧;所述的可调节支撑座结构8安装在底座1的上端中间位置;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改进的离心式低温液体泵,其特征在于,该改进的离心式低温液体泵,包括底座(1),动力座(2),电机(3),轴承箱(4),泵壳(5),泵座(6),可观察散热防护罩结构(7),可调节支撑座结构(8),可遮挡调节防护板结构(9),泵轴(10),密封气管路(11),热吹管路(12),常温密封气气源(13)和冷吹管路(14),所述的动力座(2)螺栓连接在底座(1)的上端右侧中间位置;所述的动力座(2)的上端螺栓连接在电机(3)的下端中间位置;所述的轴承箱(4)螺栓连接在电机(3)的左侧;所述的泵壳(5)螺栓连接在泵座(6)的上端中间位置;所述的泵座(6)螺栓连接在底座(1)的上端左侧中间位置;所述的可观察散热防护罩结构(7)安装在底座(1)的上端右侧;所述的可调节支撑座结构(8)安装在底座(1)的上端中间位置;所述的可遮挡调节防护板结构(9)安装在底座(1)的上端左侧;所述的泵轴(10)的右侧键连接在电机(3)的输出轴上;所述的密封气管路(11)一端螺纹连接在泵壳(5)的右侧上部;所述的密封气管路(11)另一端螺纹连接冷吹管路(14)的左侧上部;所述的热吹管路(12)一端螺纹连接在轴承箱(4)的上端左侧;所述的热吹管路(12)另一端螺纹连接在冷吹管路(14)的左侧中间位置上部;所述的常温密封气气源(13)管道连接在密封气管路(11)的上端右侧;所述的可观察散热防护罩结构(7)包括遮挡罩(71),观察片(72),U型抬动杆(73),散热孔(74)和插接槽(75),所述的观察片(72)镶嵌在遮挡罩(71)的上端中间位置;所述的U型抬动杆(73)的下端分别螺栓连接在遮挡罩(71)的上端左右两侧;所述的散热孔(74)从上到下依次开设在遮挡罩(71)的右侧;所述的插接槽(75)开设在遮挡罩(71)的左侧下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改进的离心式低温液体泵,其特征在于,该改进的离心式低温液体泵,包括底座(1),动力座(2),电机(3),轴承箱(4),泵壳(5),泵座(6),可观察散热防护罩结构(7),可调节支撑座结构(8),可遮挡调节防护板结构(9),泵轴(10),密封气管路(11),热吹管路(12),常温密封气气源(13)和冷吹管路(14),所述的动力座(2)螺栓连接在底座(1)的上端右侧中间位置;所述的动力座(2)的上端螺栓连接在电机(3)的下端中间位置;所述的轴承箱(4)螺栓连接在电机(3)的左侧;所述的泵壳(5)螺栓连接在泵座(6)的上端中间位置;所述的泵座(6)螺栓连接在底座(1)的上端左侧中间位置;所述的可观察散热防护罩结构(7)安装在底座(1)的上端右侧;所述的可调节支撑座结构(8)安装在底座(1)的上端中间位置;所述的可遮挡调节防护板结构(9)安装在底座(1)的上端左侧;所述的泵轴(10)的右侧键连接在电机(3)的输出轴上;所述的密封气管路(11)一端螺纹连接在泵壳(5)的右侧上部;所述的密封气管路(11)另一端螺纹连接冷吹管路(14)的左侧上部;所述的热吹管路(12)一端螺纹连接在轴承箱(4)的上端左侧;所述的热吹管路(12)另一端螺纹连接在冷吹管路(14)的左侧中间位置上部;所述的常温密封气气源(13)管道连接在密封气管路(11)的上端右侧;所述的可观察散热防护罩结构(7)包括遮挡罩(71),观察片(72),U型抬动杆(73),散热孔(74)和插接槽(75),所述的观察片(72)镶嵌在遮挡罩(71)的上端中间位置;所述的U型抬动杆(73)的下端分别螺栓连接在遮挡罩(71)的上端左右两侧;所述的散热孔(74)从上到下依次开设在遮挡罩(71)的右侧;所述的插接槽(75)开设在遮挡罩(71)的左侧下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离心式低温液体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调节支撑座结构(8)包括支撑管(81),方头螺栓(82),第一支撑板(83),第二支撑板(84),调节杆(85),套接管(86)和插接板(87),所述的方头螺栓(82)分别螺纹连接在支撑管(81)的正表面上部中间位置;所述的调节杆(85)的下端分别插接在支撑管(81)的上侧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第一支撑板(83)螺栓连接在调节杆(85)之间的下部;所述的第二支撑板(84)螺栓连接在调节杆(85)之间的中间位置;所述的套接管(86)分别螺栓连接在调节杆(85)的外壁上部;所述的插接板(87)螺栓连接在套接管(86)之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离心式低温液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胜标赵鑫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广钢气体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