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隧道减震结构
本申请涉及隧道施工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隧道减震结构。
技术介绍
地质条件复杂地区的隧道在地震时容易发生破坏,特别是软硬围岩交接段和围岩缺陷段的隧道结构破坏严重,加强隧道的减震设计及减震措施十分必要。现有的隧道结构通过设置减震缝来进行减震,减震效果低,防水效果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提供的隧道减震结构能够提高隧道结构的减震效果,使用安全,施工便捷可靠,大大降低了人工劳动强度,缩短了施工循环时间,加快了施工进度,并且维护成本极低。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隧道减震结构,隧道减震结构包括设置在围岩内侧的初支层、二衬层以及异形约束阻尼层;二衬层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层和第二层,第一层设置在初支层的内侧;异形约束阻尼层设置在第一层和第二层之间。上述技术方案,二衬层分为第一层和第二层两层结构建造,异形约束阻尼层设置在第一层与第二层之间,能够增大隧道减震结构系统自身的阻尼能力,提高隧道减震结构在震动时的抗剪切性能,降低了安全风险,并起到隔热减震和降噪的作用。异形约束阻尼层的异形结构能够增强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隧道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设置在围岩内侧的初支层;/n二衬层,所述二衬层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层和第二层,所述第一层设置在所述初支层的内侧;以及/n异形约束阻尼层,所述异形约束阻尼层设置在所述第一层和所述第二层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隧道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设置在围岩内侧的初支层;
二衬层,所述二衬层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层和第二层,所述第一层设置在所述初支层的内侧;以及
异形约束阻尼层,所述异形约束阻尼层设置在所述第一层和所述第二层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异形约束阻尼层为连续凸状结构,所述第二层为与所述异形约束阻尼层配合连接的连续凹状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减震结构,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继华,姜潇,李小军,王后高,许彪,巩森,方业飞,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二十三局集团第六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