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计算机机箱用水冷系统架设辅助连接结构,包括端管装置和控制装置,所述端管装置的数目为两个,两个所述端管装置分别活动连接在所述控制装置的左右侧。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计算机设备配件领域。该该计算机机箱用水冷系统架设辅助连接结构通过两个端管装置和控制装置之间的相互配合和衔接,能够对套接在衔接套管表面的计算机水冷系统的传输管道进行夹持,使两个传输管道能够相互衔接,当传输管道内液体介质因受热汽化时能够通过导通管进行排气和泄压,避免传输管道内积压过大导致管道爆裂等问题。这解决了计算机机箱用水冷系统管道架设中管道连接不便,且内部流体介质受热汽化后容易造成管道内压力增大致使管道爆裂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计算机机箱用水冷系统架设辅助连接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计算机设备配件领域,具体为一种计算机机箱用水冷系统架设辅助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增进,计算机的主板的运算速度也不断增加,在为人们带来高效快捷的工作辅助同时,计算机的运行的功率也在不断的增加,导致计算机的本身散发的热量增加。现有专利(公告号:CN205563428U)公开了一种计算机水冷散热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计算机水冷散热连接装置包含一分流支架,所述的分流支架包含一中空的管状的入口管。在实现本专利技术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没有得到解决:1、该装置在对计算机水冷系统传输管道的衔接时衔接方式复杂,操作不够简便快捷;2、在计算机水冷系统内部压力过大时,难以通过该装置进行泄压,若通过拆卸该装置进行泄压操作,其对计算机水冷系统的布线和整体装配布局影响较大,泄压操作十分不便;3、该装置很难配合保障计算机水冷系统的运行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计算机机箱用水冷系统架设辅助连接结构,解决了计算机机箱用水冷系统管道架设中管道连接不便,且内部流体介质受热汽化后容易造成管道内压力增大致使管道爆裂的问题。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计算机机箱用水冷系统架设辅助连接结构,包括端管装置和控制装置,所述端管装置的数目为两个,两个所述端管装置分别活动连接在所述控制装置的左右侧,且两个所述端管装置关于所述控制装置的纵切面成轴对称。优选的,左侧所述端管装置的正面固定连接有导通管,所述导通管的正面的端头固定套接有软胶塞。优选的,所述端管装置包括外套管,所述外套管的内侧固定套接有基础板,所述基础板的前后侧的外沿均开设有第一环槽,所述基础板的中部开设有两个弧形通槽,所述基础板的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衔接套管。优选的,两个所述弧形通槽均为椭圆弧,且两个所述弧形通槽关于所述基础板的圆心成中心对称。优选的,左右侧的两个所述衔接套管相对的一端分别与两个所述基础板的相背一侧固定连接,且两个衔接套管的相背一端分别延伸出两个所述外套管的相背一侧。优选的,所述控制装置包括控制环,所述控制环内固定套接有控制板,所述控制板的正反面的外沿均开设有第二环槽,所述第二环槽内部活动套接有环形弹片,所述环形弹片与所述控制板相离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环槽内,所述环槽内侧的表面设置有齿牙,所述齿牙与所述环形弹片相配合。所述控制板的中部的上下侧开设有两个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背离所述滑槽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一端贯穿其所在侧的弧形通槽并延伸,所述传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弧形压板。所述控制板的圆心位置固定连接有中通管,所述中通管贯穿所述控制板并延伸至其左右侧,所述中通管的两端分别活动套接在两侧的所述衔接套管的内侧。优选的,所述环形弹片的表面为波浪状,所述环形弹片的波峰和波谷分别与所述第二环槽内壁的内侧和外侧搭接。优选的,所述中通管左端的正面开设有溢流孔,所述导通管的背面的端头固定插接在左侧所述衔接套管的正面,所述导通管与所述衔接套管位置相对且相互配合。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计算机机箱用水冷系统架设辅助连接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计算机机箱用水冷系统架设辅助连接结构通过两个端管装置和控制装置之间的相互配合和衔接,能够对套接在衔接套管表面的计算机水冷系统的传输管道进行夹持,使两个传输管道能够相互衔接,以便构建计算机的水冷系统。(2)、该计算机机箱用水冷系统架设辅助连接结构通过在左端的衔接套管上设置导通管,当传输管道内液体介质因受热汽化时能够通过导通管进行排气和泄压,避免传输管道内积压过大导致管道爆裂等问题。(3)、该计算机机箱用水冷系统架设辅助连接结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有效的实现计算机水冷系统两个管道之间的衔接,同时能够利用该装置对管道内汽化介质进行排气缓压,有效的增强了计算机冷却系统使用的稳定性,同时保障了机箱安全,表面传输管道爆裂短路导电带来的安全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的正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的左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控制装置的侧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右侧的端管装置的侧视图。图中:1、端管装置;101、控制装置;102、外套管;103、基础板;104、第一环槽;105、弧形通槽;2、衔接套管;201、控制环;202、控制板;203、第二环槽;204、环形弹片;205、齿牙;206、滑槽;207、滑块;208、传动杆;209、弧形压板;210、中通管;3、导通管;4、软胶塞。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一种计算机机箱用水冷系统架设辅助连接结构,包括端管装置1和控制装置2,端管装置1的数目为两个,两个端管装置1分别活动连接在控制装置2的左右侧,且两个端管装置1关于控制装置2的纵切面成轴对称。本专利技术中,左侧端管装置1的正面固定连接有导通管3,导通管3的正面的端头固定套接有软胶塞4,软胶塞4为弹性橡胶材料,软胶塞4能够对导通管3进行密封,通过在装置内部气压过大时能够产生弹性形变促使其泄压,避免管道爆裂带来的诸多问题。本专利技术中,端管装置1包括外套管101,外套管101的内侧固定套接有基础板102,基础板102的前后侧的外沿均开设有第一环槽103,基础板102的中部开设有两个弧形通槽104,基础板102的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衔接套管105。本专利技术中,两个弧形通槽104均为椭圆弧,且两个弧形通槽104关于基础板102的圆心成中心对称。本专利技术中,左右侧的两个衔接套管105相对的一端分别与两个基础板102的相背一侧固定连接,且两个衔接套管105的相背一端分别延伸出两个外套管101的相背一侧。本专利技术中,控制装置2包括控制环201,控制环201内固定套接有控制板202,控制板202的正反面的外沿均开设有第二环槽203,第二环槽203内部活动套接有环形弹片204,环形弹片204与控制板202相离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一环槽103内,环槽内侧的表面设置有齿牙205,齿牙205与环形弹片204相配合。齿牙205为三角形结构,且其各个角均为光滑的圆角,控制板202单侧的齿牙205的数目为十六个,十六个齿牙205围绕控制板202的圆心成环形阵列设置,齿牙205配合波浪结构的环形弹片204能够对控制装置2和端管装置1的相对位置进行限定,保持其在非人力作用下的相对位置固定。控制板202的中部的上下侧开设有两个滑槽206,滑槽206内滑动连接有滑块207,滑块207背离滑槽20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传动杆208,传动杆208的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计算机机箱用水冷系统架设辅助连接结构,包括端管装置(1)和控制装置(2),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管装置(1)的数目为两个,两个所述端管装置(1)分别活动连接在所述控制装置(2)的左右侧,且两个所述端管装置(1)关于所述控制装置(2)的纵切面成轴对称。/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计算机机箱用水冷系统架设辅助连接结构,包括端管装置(1)和控制装置(2),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管装置(1)的数目为两个,两个所述端管装置(1)分别活动连接在所述控制装置(2)的左右侧,且两个所述端管装置(1)关于所述控制装置(2)的纵切面成轴对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计算机机箱用水冷系统架设辅助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左侧所述端管装置(1)的正面固定连接有导通管(3),所述导通管(3)的正面的端头固定套接有软胶塞(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计算机机箱用水冷系统架设辅助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管装置(1)包括外套管(101),所述外套管(101)的内侧固定套接有基础板(102),所述基础板(102)的前后侧的外沿均开设有第一环槽(103),所述基础板(102)的中部开设有两个弧形通槽(104),所述基础板(102)的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衔接套管(10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计算机机箱用水冷系统架设辅助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弧形通槽(104)均为椭圆弧,且两个所述弧形通槽(104)关于所述基础板(102)的圆心成中心对称。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计算机机箱用水冷系统架设辅助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左右侧的两个所述衔接套管(105)相对的一端分别与两个所述基础板(102)的相背一侧固定连接,且两个衔接套管(105)的相背一端分别延伸出两个所述外套管(101)的相背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计算机机箱用水冷系统架设辅助连接结构,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齐军,
申请(专利权)人:齐军,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