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智能汽车测试场的街景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96016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1: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智能汽车测试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智能汽车测试场的街景墙。该智能汽车测试场的街景墙包括至少一个墙体单元,所述墙体单元包括行走装置和固定在所述行走装置上的至少一个支架,所述行走装置包括行走轮,所述支架具有四个能够支撑街景画板的竖立面,所述四个竖立面呈矩形布置。该用于智能汽车测试场的街景墙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街景墙位置不能调整且智能驾驶车辆无法检测街景墙的技术问题,并且该街景墙使用时不需要破坏路面埋设基础,消除固定位置的街景墙对复杂路口自动驾驶汽车的局限性,提高测试的经济性,减小车辆撞击街景墙的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智能汽车测试场的街景墙
本技术属于汽车测试场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智能汽车测试场的街景墙。
技术介绍
智能网联汽车行业是汽车、电子、信息通信、道路交通运输等行业深度融合的新型产业,是全球创新热点和未来发展制高点,目前智能网联技术主要通过摄像头、毫米波雷达和激光雷达等传感器感知信息,然后依据特定算法做出驾驶决策并执行,为研发、验证智能网联汽车的感知功能,就需要在汽车试验场内搭建一些模拟场景。除常规的十字交叉路口、T形交叉路口、城市街道等常见场景外,还有许多复杂路口,复杂路口形式多种多样,搭建所有复杂路口场景既不经济也不现实,所以需要在柔性测试广场进行搭建可更改标线的模拟场景。柔性测试区为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场的重要分区,占地面积大,通过设置可擦除标线,搭建多种临时复杂交通测试场景,不需要建设实际场景,对自动驾驶汽车测试方便性、经济性意义重大。模拟复杂路口需要设置模拟街景,目前街景墙的通常做法都为基础及上部结构结合的形式,基础一般为埋入地下的钢筋混凝土基础,这种做法具有稳定、耐久的优点,建设完成后街景墙位置无法进行调整。但现有的街景墙并不适用于柔性测试区,一是柔性测试广场路面不能受到破坏,不适合埋入钢筋混凝土基础;二是柔性测试广场模拟复杂路口场景设置多变,大部分为临时场景,固定形式的街景墙无法满足测试需要。并且现有的街景墙的上部结构的厚度较薄,智能驾驶车辆会出现雷达检测不到街景墙的情况,容易出现车辆撞击街景墙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智能汽车测试场的街景墙,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街景墙位置不能调整且智能驾驶车辆无法检测街景墙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智能汽车测试场的街景墙,包括至少一个墙体单元,墙体单元包括行走装置和固定在行走装置上的至少一个支架,行走装置包括行走轮,支架具有四个能够支撑街景画板的竖立面,四个竖立面呈矩形布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智能汽车测试场的街景墙,通过设置具有行走轮的行走装置可实现街景墙根据实际需求位置的随时移动,并且不需要破坏路面埋设基础,消除固定位置的街景墙对复杂路口自动驾驶汽车的局限性,街景墙可重复使用、提高测试的经济性;而支架为长方体结构且四个竖立面均可作为支撑街景画板的支撑面,说明街景墙的上部结构的厚度较厚,避免了智能驾驶车辆存在雷达检测不到的情况,从而减小车辆撞击街景墙的风险。综上,本技术的街景墙提高了智能汽车测试的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助力于智能汽车的研究、发展以及实践应用。优选地,支架为升降梯式结构;或者,支架包括四个水平固定管、四个竖直支撑管、四个第一连接件和多个加固件;四个水平固定管连接成正方形,每相邻两个水平固定管通过一个第一连接件可拆卸的连接;四个竖直支撑管的顶端一一对应地与四个第一连接件可拆卸的连接,位于同一面的一个水平固定管和两个竖直支撑管构成一个竖立面;在支架中同一面的对角两个第一连接件之间可拆卸地连接有加固件。由此,支架由多个水平固定管、多个竖直支撑管、多个第一连接件可拆卸地组装而成,能够灵活拆卸、方便组合,多个加固件可保证支架结构的刚度,防止例如大风天气而导致的街景墙倾倒的意外发生,并且街景墙单元的四个竖立面均可临街,在街景墙搭建过程中,操作简单、节约街景墙搭建时间。优选地,街景墙包括多个横向排列的墙体单元,每个墙体单元包括多个竖向叠置的支架;相邻两个墙体单元间隔设置且二者之间通过第二连接件可拆卸的连接,或者相邻两个墙体单元的连接位置共用支架的一个竖立面;相邻两个支架中上层支架的四个竖直支撑管的底端一一对应地与下层支架的四个第一连接件可拆卸地连接。街景墙由多个墙体单元横向并排排列组成,每个墙体单元包括多个支架,使街景墙的搭建操作简单、灵活,并且使得街景墙的高度和长度,甚至厚度,可灵活变化,因此使得街景墙可反复应用于不同需求的场景,适应不同的测试需求。优选地,行走装置还包括底座、底座钢板和制动器,并且行走装置中的行走轮的个数为至少四个;底座钢板固定在底座的上表面上,支架与底座钢板可拆卸地连接并支撑在底座钢板上;至少四个行走轮呈矩形布置且可转动地支撑在底座上;制动器连接在底座上并可选择的制动行走轮。由此,在街景墙可移动的同时,增加街景墙搭建后的稳定性,防止例如大风天气而导致的街景墙倾倒的意外发生。优选地,行走装置还包括呈矩形布置的至少四个顶撑器;顶撑器连接在底座的下表面上,并且可选择地在底座与地面之间形成顶撑。顶撑器落下后,可以起到固定街景墙的作用,防止例如大风天气而导致的街景墙倾倒的意外发生;同时可以减轻支架对行走轮的压力,防止行走轮变形。优选地,行走装置还包括固定架和配重件;固定架与底座钢板固定连接并支撑在底座钢板上;支架与固定架可拆卸连接并支撑在固定架上;固定架为长方体结构,并且在固定架的四周固定封板;底座钢板和固定封板围合形成配重件的容纳空间,配重件放置在容纳空间中。其中,在底座钢板上固定连接固定架,通过固定架便于支架与底座钢板的连接,增加配重件可提高街景墙的稳定性,防止例如大风天气而导致的街景墙倾倒的意外发生。优选地,固定架由八个水平管和四个竖直管连接形成长方体结构,其中至少在位于长方体结构上表面的四角处利用第三连接件可拆卸的连接水平管和竖直管延伸至此的端部;相邻于固定架的支架的四个竖向支撑管的底端一一对应地可拆卸地连接于四个第三连接件;固定架的下表面的四个水平管与底座钢板固定连接,固定架和支架均采用金属材质,固定架的强度大于支架的强度,进一步保证了墙体单元结构的稳定性,防止例如大风天气而导致的街景墙倾倒的意外发生。优选地,街景墙还包括牵引钩;牵引钩连接在底座上,牵引钩相对于支架的侧面所在的平面缩进,当需要大范围的移动街景墙时,可以通过牵引钩连接汽车或其他车辆对街景墙进行移动,同时牵引钩相对于支架的侧面所在的平面缩进,不影响墙体单元间的组装。优选地,街景墙还包括微调拉杆;微调拉杆与底座可拆卸连接,在微调拉杆与底座连接的状态下,微调拉杆呈与水平面夹角30-60°向上倾斜的定向,当墙体单元的位置需要微调时,可在墙体单元底部的底座上插入微调拉杆,并通过微调拉杆对墙体单元的位置进行细致调整,移动到准确的需要位置后可微调拉杆,便于相邻墙体单元之间的精准连接。优选地,街景墙还包括街景画板;街景画板连接在组装后的墙体单元的侧面,街景画板的四角通过螺栓与支架上的竖直支撑管拆卸连接,其中,竖直支撑管上对应设有安装孔。支架的厚度大于等于2m。街景画板可作为贴图附着的基础,同时可以支撑图画,防止图画因支撑结构镂空受损坏。(三)有益效果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智能汽车测试场的街景墙,通过设置具有行走轮的行走装置可实现街景墙根据实际需求位置的随时移动,并且不需要破坏路面埋设基础,消除固定位置的街景墙对复杂路口自动驾驶汽车的局限性,街景墙可重复使用、提高测试的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智能汽车测试场的街景墙,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墙体单元;/n所述墙体单元包括行走装置和固定在所述行走装置上的至少一个支架;其中,/n所述行走装置包括行走轮;/n所述支架具有四个能够支撑街景画板的竖立面,所述四个竖立面呈矩形布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智能汽车测试场的街景墙,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墙体单元;
所述墙体单元包括行走装置和固定在所述行走装置上的至少一个支架;其中,
所述行走装置包括行走轮;
所述支架具有四个能够支撑街景画板的竖立面,所述四个竖立面呈矩形布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智能汽车测试场的街景墙,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为升降梯式结构;或者,
所述支架包括四个水平固定管、四个竖直支撑管、四个第一连接件和多个加固件;
所述四个水平固定管连接成正方形,每相邻两个所述水平固定管通过一个所述第一连接件可拆卸的连接;
所述四个竖直支撑管的顶端一一对应地与所述四个第一连接件可拆卸的连接,位于同一面的一个所述水平固定管和两个所述竖直支撑管构成一个所述竖立面;
在所述支架中同一面的对角两个所述第一连接件之间可拆卸地连接有所述加固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智能汽车测试场的街景墙,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横向排列的所述墙体单元,每个所述墙体单元包括多个竖向叠置的所述支架;其中,
相邻两个所述墙体单元间隔设置且二者之间通过第二连接件可拆卸的连接,或者相邻两个所述墙体单元的连接位置共用所述支架的一个竖立面;
相邻两个所述支架中上层支架的所述四个竖直支撑管的底端一一对应地与下层支架的所述四个第一连接件可拆卸地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智能汽车测试场的街景墙,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装置还包括底座、底座钢板和制动器,并且所述行走装置中的行走轮的个数为至少四个;
所述底座钢板固定在所述底座的上表面上,所述支架与所述底座钢板可拆卸地连接并支撑在所述底座钢板上;
所述至少四个行走轮呈矩形布置且可转动地支撑在所述底座上;
所述制动器连接在所述底座上并可选择的制动所述行走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智能汽车测试场的街景墙,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春刘春杰赵铁拓吴昌煜刘平
申请(专利权)人:特路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