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智能汽车测试场的街景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96016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1: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智能汽车测试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智能汽车测试场的街景墙。该智能汽车测试场的街景墙包括至少一个墙体单元,所述墙体单元包括行走装置和固定在所述行走装置上的至少一个支架,所述行走装置包括行走轮,所述支架具有四个能够支撑街景画板的竖立面,所述四个竖立面呈矩形布置。该用于智能汽车测试场的街景墙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街景墙位置不能调整且智能驾驶车辆无法检测街景墙的技术问题,并且该街景墙使用时不需要破坏路面埋设基础,消除固定位置的街景墙对复杂路口自动驾驶汽车的局限性,提高测试的经济性,减小车辆撞击街景墙的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智能汽车测试场的街景墙
本技术属于汽车测试场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智能汽车测试场的街景墙。
技术介绍
智能网联汽车行业是汽车、电子、信息通信、道路交通运输等行业深度融合的新型产业,是全球创新热点和未来发展制高点,目前智能网联技术主要通过摄像头、毫米波雷达和激光雷达等传感器感知信息,然后依据特定算法做出驾驶决策并执行,为研发、验证智能网联汽车的感知功能,就需要在汽车试验场内搭建一些模拟场景。除常规的十字交叉路口、T形交叉路口、城市街道等常见场景外,还有许多复杂路口,复杂路口形式多种多样,搭建所有复杂路口场景既不经济也不现实,所以需要在柔性测试广场进行搭建可更改标线的模拟场景。柔性测试区为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场的重要分区,占地面积大,通过设置可擦除标线,搭建多种临时复杂交通测试场景,不需要建设实际场景,对自动驾驶汽车测试方便性、经济性意义重大。模拟复杂路口需要设置模拟街景,目前街景墙的通常做法都为基础及上部结构结合的形式,基础一般为埋入地下的钢筋混凝土基础,这种做法具有稳定、耐久的优点,建设完成后街景墙位置无法进行调整。但现有的街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智能汽车测试场的街景墙,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墙体单元;/n所述墙体单元包括行走装置和固定在所述行走装置上的至少一个支架;其中,/n所述行走装置包括行走轮;/n所述支架具有四个能够支撑街景画板的竖立面,所述四个竖立面呈矩形布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智能汽车测试场的街景墙,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墙体单元;
所述墙体单元包括行走装置和固定在所述行走装置上的至少一个支架;其中,
所述行走装置包括行走轮;
所述支架具有四个能够支撑街景画板的竖立面,所述四个竖立面呈矩形布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智能汽车测试场的街景墙,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为升降梯式结构;或者,
所述支架包括四个水平固定管、四个竖直支撑管、四个第一连接件和多个加固件;
所述四个水平固定管连接成正方形,每相邻两个所述水平固定管通过一个所述第一连接件可拆卸的连接;
所述四个竖直支撑管的顶端一一对应地与所述四个第一连接件可拆卸的连接,位于同一面的一个所述水平固定管和两个所述竖直支撑管构成一个所述竖立面;
在所述支架中同一面的对角两个所述第一连接件之间可拆卸地连接有所述加固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智能汽车测试场的街景墙,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横向排列的所述墙体单元,每个所述墙体单元包括多个竖向叠置的所述支架;其中,
相邻两个所述墙体单元间隔设置且二者之间通过第二连接件可拆卸的连接,或者相邻两个所述墙体单元的连接位置共用所述支架的一个竖立面;
相邻两个所述支架中上层支架的所述四个竖直支撑管的底端一一对应地与下层支架的所述四个第一连接件可拆卸地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智能汽车测试场的街景墙,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装置还包括底座、底座钢板和制动器,并且所述行走装置中的行走轮的个数为至少四个;
所述底座钢板固定在所述底座的上表面上,所述支架与所述底座钢板可拆卸地连接并支撑在所述底座钢板上;
所述至少四个行走轮呈矩形布置且可转动地支撑在所述底座上;
所述制动器连接在所述底座上并可选择的制动所述行走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智能汽车测试场的街景墙,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春刘春杰赵铁拓吴昌煜刘平
申请(专利权)人:特路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