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火电机组一体化智能优化控制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595928 阅读:9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1: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火电机组一体化智能优化控制系统及方法,该系统采用总线型拓扑结构,系统总线采用CAN总线,包括工程师站、以太网交换机、网桥、核心控制器和通讯卡件,其中,工程师站通过网桥与核心控制器连接,核心控制器与通讯卡件之间通过以太网交换机连接,通讯卡件连接DCS系统的第三方通讯卡件;该系统具有强大的扩展能力,支持核心控制器和通讯卡件的数量根据工程需要进行灵活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火电机组一体化智能优化控制系统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厂控制
,具体涉及一种火电机组一体化智能优化控制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火电机组的各种优化控制项目,包括智能协调优化控制、智能燃烧优化控制、智能吹灰优化控制、壁温超温预警及主动控制、冷端变频智能优化控制、凝结水变负荷深度滑压优化控制和脱硝智能优化控制等,都需要通过控制算法来实现对火电机组性能的优化。目前正在实施的智能控制系统相关项目均通过外挂PLC实现。采用PLC的技术方案在工程实施过程中遇到了多方面困难,例如:PLC对高级智能算法的支持能力弱、PLC外挂装置的安装和通讯调试周期长、控制策略的开发及调试周期长、控制策略的升级和维护复杂等方面问题。现有技术方案也使智能控制项目的产品化面临重重困难,并对后期产品的推广造成各种不确定性。首先,PLC因其自身的封闭性、接口形式和固有特性导致智能控制项目的开发及工程实施面临诸多困难,控制精度和能力很难进一步提高,无法满足高级控制算法的开发需求。第二,PLC提供了一种结构化文本编程语言,相比高级语言,其在语言的表达形式、种类和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火电机组一体化智能优化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采用总线型拓扑结构,系统总线采用CAN总线,包括工程师站(E)、以太网交换机(S)、网桥(T)、核心控制器(C)和通讯卡件(M),其中,工程师站(E)通过网桥(T)与核心控制器(C)连接,核心控制器(C)与通讯卡件(M)之间通过以太网交换机(S)连接,通讯卡件(M)连接DCS系统的第三方通讯卡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火电机组一体化智能优化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采用总线型拓扑结构,系统总线采用CAN总线,包括工程师站(E)、以太网交换机(S)、网桥(T)、核心控制器(C)和通讯卡件(M),其中,工程师站(E)通过网桥(T)与核心控制器(C)连接,核心控制器(C)与通讯卡件(M)之间通过以太网交换机(S)连接,通讯卡件(M)连接DCS系统的第三方通讯卡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火电机组一体化智能优化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网桥(T)、核心控制器(C)和通讯卡件(M)中均设置有一个CAN总线控制器,并通过各自的CAN总线控制器接入到系统总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火电机组一体化智能优化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网桥(T)和工程师站(E)中均设置有一个以太网控制器,网桥(T)和工程师站(E)分别通过各自的以太网控制器连接到以太网交换机(S)。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火电机组一体化智能优化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通讯卡件(M)中还设置有一个485通讯模块,该模块提供485通讯接口,通过该485通讯接口连接DCS系统的第三方通讯卡件。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火电机组一体化智能优化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工程师站(E)、核心控制器(C)、通讯卡件(M)分别至少设置有一台。


6.一种火电机组一体化智能优化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火电机组一体化智能优化控制系统,包括以下步骤:
通过工程师站对该一体化智能优化控制系统的各个硬件进行配置编译,形成配置文件和算法文件;将生成的配置文件和算法文件通过以太网交换机和网桥发送至核心控制器;核心控制器通过通讯卡件将指令传输至DCS系统。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火电机组一体化智能优化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工程师站对该一体化智能优化控制系统的各个硬件进行配置编译,具体地包括各个硬件的地址配置、系统的运算周期配置、I/O点配置、数据流向方式配置、核心控制器和通讯卡件的数据交换配置、系统的工作方式配置、通讯卡件的访问方式配置、以及控制算法的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晓博李军宋美艳田爽李亚都李洪泉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