挥发性有机污染物总量排污系数计算方法、系统、介质及终端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595922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1: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挥发性有机污染物总量排污系数计算方法、系统、介质及终端,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确定企业所属行业特征及其排放特点;获取初始数据集,并选取与排放量存在显著相关性的目标连续变量影响因子;建立排污系数计算模型基底;获取对应不同负荷区间的监测数据集;建立排污系数计算模型,以基于排污系数计算模型和监测数据集,计算企业产生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总量排污系数;本发明专利技术针对环境管理的要求,充分考虑企业个体排污特点,通过对个体行业特征、排放类型、污染处理方式的分析及排污系数计算模型的建立与分层为我国挥发性有机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撑,保证了挥发性有机污染物总量控制的稳定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挥发性有机污染物总量排污系数计算方法、系统、介质及终端
本专利技术属于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管理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挥发性有机污染物总量排污系数计算方法、系统、介质及终端。
技术介绍
挥发性有机污染物(VolatileOrganicCompounds,简称VOCs),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定义,VOCs是在常温下,沸点50℃至260℃的各种有机化合物,在我国,VOCs是指常温下饱和蒸汽压大于70Pa、常压下沸点在260℃以下的有机化合物,或在20℃条件下,蒸汽压大于或者等于10Pa且具有挥发性的全部有机化合物,VOCs具有毒性,味恶臭,浓度超过标准后会对人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危害,因此,对VOCs的排放管理显得尤为重要,VOCs排污许可总量控制已成为VOCs排放管理的一项基本制度,结合排污许可需求推进VOCs总量减排十分紧迫和重要。治理工作开展的基础是要将“家底”摸清楚,目前全国已有完善的NOx、二氧化硫(SO2)的总量控制体系,建立VOCs的总量控制体系也是下一阶段大气污染治理工作的重点。排污系数法是计算总量的兜底方法,有着计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挥发性有机污染物总量排污系数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确定企业所属的行业特征及所述企业的排放特点;/n根据所述行业特征和所述排放特点,获取初始数据集,并根据所述初始数据集选取与排放量存在显著相关性的目标连续变量影响因子;/n基于所述目标连续变量影响因子、所述行业特征及所述排放特点,建立排污系数计算模型基底;/n根据所述目标连续变量影响因子对所述企业进行负荷区间的划分,并获取对应所述负荷区间的监测数据集;/n根据所述排污系数计算模型基底,建立排污系数计算模型,以基于所述排污系数计算模型和所述监测数据集,计算所述企业产生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总量排污系数。/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挥发性有机污染物总量排污系数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确定企业所属的行业特征及所述企业的排放特点;
根据所述行业特征和所述排放特点,获取初始数据集,并根据所述初始数据集选取与排放量存在显著相关性的目标连续变量影响因子;
基于所述目标连续变量影响因子、所述行业特征及所述排放特点,建立排污系数计算模型基底;
根据所述目标连续变量影响因子对所述企业进行负荷区间的划分,并获取对应所述负荷区间的监测数据集;
根据所述排污系数计算模型基底,建立排污系数计算模型,以基于所述排污系数计算模型和所述监测数据集,计算所述企业产生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总量排污系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挥发性有机污染物总量排污系数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初始数据集选取与排放量存在显著相关性的目标连续变量影响因子包括以下步骤:
采用斯皮尔曼公式计算所述排放量与连续变量影响因子之间的相关系数,计算公式为:



其中,ρ表示相关系数;xi表示所述初始数据集的第i组数据中对应的排放量;表示所述初始数据集的所有组数据中对应排放量的平均值;yi表示所述初始数据集的第i组数据中对应的一连续变量影响因子的值;表示所述初始数据集的所有组数据中对应该连续变量影响因子值的平均值;
选取相关系数最大的连续变量影响因子作为所述目标连续变量影响因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挥发性有机污染物总量排污系数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目标连续变量影响因子、所述行业特征及所述排放特点,建立排污系数计算模型基底包括:
当根据所述排放特点确定所述企业的排放类型为有组织排放,且对所述排放量采用在线监测时,所述排污系数计算模型基底为:



其中,EF有组织,在线表示采用在线监测方法的有组织排污系数;Ci表示第i小时的实测平均排放浓度;Qi表示第i小时的废气量;n表示统计期内的小时数;A表示所述目标连续变量影响因子在统计期内对应的值;
当根据所述排放特点确定所述企业的排放类型为有组织排放,且对所述排放量采用手工监测时,所述排污系数计算模型基底为:



其中,EF有组织,手工表示采用手工监测方法的有组织排污系数;ci表示第i次的实测平均排放浓度;qi表示第i次小时废气量;N表示统计期内的监测次数;h表示统计期的时长;
当根据所述排放特点确定所述企业的排放类型为无组织排放,且根据所述行业特征确定所述企业的行业类型为溶剂使用行业时,所述排污系数计算模型基底为:



其中,EF无组织,溶剂使用表示溶剂使用行业的无组织排污系数;Wi表示统计期内第i种含有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物料投用量;WFi表示统计期内第i种物料的挥发性有机污染物质量含量;Wj表示统计期内第j种溶剂的回收量;WFj表示统计期内第j种回收溶剂的挥发性有机污染物质量百分含量;Wk表示统计期内第k种废弃物的量;WFk表示统计期内第k种废弃物的挥发性有机污染物质量百分含量;EF有组织,在线,l表示第l个采用在线监测方法的排气筒的有组织排污系数;EF有组织,手工,m表示第m个采用手工监测方法的排气筒的有组织排污系数;ηl表示第l个采用在线监测的排气筒的处理效率;ηm表示第l个采用在线监测的排气筒的处理效率;当根据所述排放特点确定所述企业的排放类型为无组织排放,且根据所述行业特征确定所述企业的行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莳文邬坚平张钢锋何校初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