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铁附属建筑物用的防护棚顶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更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地铁附属建筑物用的防护棚顶。
技术介绍
目前,城市建设空间越来越狭窄,在新建、改建等建筑在施工过程中,越来越多的需要考虑邻近区域现有建筑设施的保护。如,北京市海淀区的中国农业科技国际交流中心项目施工,需对旁边地铁附属建筑物的出入口地面厅进行防护,防止高空坠落物体砸伤地面厅顶板,影响乘客出行安全。但是大多是采用单棚顶的设计,防护作用有限。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地铁附属建筑物用的防护棚顶,以至少部分地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在
技术实现思路
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为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地铁附属建筑物用的防护棚顶,包括:棚顶本体,其通过防护架设置在建筑物的上方,所述棚顶本体包括第一棚顶层和设置在所述第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铁附属建筑物用的防护棚顶,其特征在于,包括:/n棚顶本体(10),其通过防护架设置在建筑物的上方,所述棚顶本体(10)包括第一棚顶层(11)和设置在所述第一棚顶层(11)上的第二棚顶层(12),所述第一棚顶层(11)包括第一矩形棚顶框架(111)和搭设在所述第一矩形棚顶框架(111)上的多个第一防护板(112),所述第一矩形棚顶框架(111)的四角处分别设置有竖直支杆(113),所述第二棚顶层(12)包括第二矩形棚顶框架(121)和搭设在所述第二矩形棚顶框架(121)上的多个第二防护板(122),所述第二矩形棚顶框架(121)设置在四个所述竖直支杆(113)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铁附属建筑物用的防护棚顶,其特征在于,包括:
棚顶本体(10),其通过防护架设置在建筑物的上方,所述棚顶本体(10)包括第一棚顶层(11)和设置在所述第一棚顶层(11)上的第二棚顶层(12),所述第一棚顶层(11)包括第一矩形棚顶框架(111)和搭设在所述第一矩形棚顶框架(111)上的多个第一防护板(112),所述第一矩形棚顶框架(111)的四角处分别设置有竖直支杆(113),所述第二棚顶层(12)包括第二矩形棚顶框架(121)和搭设在所述第二矩形棚顶框架(121)上的多个第二防护板(122),所述第二矩形棚顶框架(121)设置在四个所述竖直支杆(113)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铁附属建筑物用的防护棚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矩形棚顶框架(121)包括两个长框梁(123)、两个短框梁(124)以及中间横梁(125),所述中间横梁(125)与所述长框梁(123)相平行,所述中间横梁(125)的端部与所述短框梁(124)的中部连接,所述第二防护板(122)包括两个第三防护板(126),所述第三防护板(126)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长框梁(123)与所述中间横梁(125)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铁附属建筑物用的防护棚顶,其特征在于,所述长框梁(123)上设置有连接机构(13),所述连接机构(13)包括第一矩形框座(131)、两个连接杆(132)以及第二矩形框座(133),所述第一矩形框座(131)设置在所述长框梁(123)上,所述第二矩形框座(133)通过两个所述连接杆(132)连接在所述第一矩形框座(131)上,所述第三防护板(126)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二矩形框座(133)并延伸至所述中间横梁(125)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季国栋,刘君伟,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德聚才汇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