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定焦镜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9550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1: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定焦镜头,包括沿光轴从物面到像面依次排列的光阑、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和第四透镜,第一透镜为正光焦度透镜,第二透镜为负光焦度透镜,第三透镜为正光焦度透镜,第四透镜为正光焦度透镜,或者,第四透镜为负光焦度透镜,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和第四透镜均为塑胶非球面透镜,第一透镜的焦距为f1,第二透镜的焦距为f2,第三透镜的焦距为f3,第四透镜的焦距为f4,定焦镜头的焦距为f,其中:0.7<|f1/f|<1.4,0.6<|f2/f|<1.2,0.6<|f3/f|<1.5,1.5<|f4/f|<4.0。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定焦镜头,满足镜头解像力要求的同时,降低了镜头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定焦镜头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光学器件
,尤其涉及一种定焦镜头。
技术介绍
定焦镜头是光学镜头中及其重要的一部分,目前大多数镜头都是由4枚以上的镜片构成且至少有一枚玻璃镜片,成本相对较高,因此需要开发一种低成本的镜头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定焦镜头,满足镜头解像力要求的同时,降低镜头成本。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定焦镜头,包括沿光轴从物面到像面依次排列的光阑、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和第四透镜;所述第一透镜为正光焦度透镜,所述第二透镜为负光焦度透镜,所述第三透镜为正光焦度透镜;所述第四透镜为正光焦度透镜,或者,所述第四透镜为负光焦度透镜;所述第一透镜、所述第二透镜、所述第三透镜和所述第四透镜均为塑胶非球面透镜;所述第一透镜的焦距为f1,所述第二透镜的焦距为f2,所述第三透镜的焦距为f3,所述第四透镜的焦距为f4,所述定焦镜头的焦距为f,其中:0.7<|f1/f|<1.4;0.6<|f2/f|<1.2;0.6<|f3/f|<1.5;1.5<|f4/f|<4.0。可选的,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或者,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为凹面;所述第一透镜的像侧面为凸面;所述第二透镜的物侧面为凹面,所述第二透镜的像侧面为凸面;所述第三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或者,所述第三透镜的物侧面为凹面;所述第三透镜的像侧面为凸面;所述第四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所述第四透镜的像侧面为凹面。可选的,所述第一透镜的像侧面的矢高为SAG12,所述第一透镜的中心厚度为CT1,其中,0.5<|SAG12/CT1|<0.8。可选的,所述第一透镜和所述第二透镜的组合焦距为f12,其中,|f12/f|>5.0。可选的,所述第三透镜的中心厚度为CT3,所述第三透镜的边缘厚度为ET3,其中,2.4<CT3/ET3<3.0。可选的,所述第四透镜的物侧面包括至少一个反曲点;所述第四透镜的像侧面包括至少一个反曲点。可选的,所述第四透镜的像侧面的光轴中心至像面的距离为BFL,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光轴中心至像面的距离为TTL,其中,0.27<BFL/TTL<0.4。可选的,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光轴中心至像面的距离为TTL,所述第一透镜至所述第四透镜中任意两透镜之间在所述光轴上的间隔的总和为∑AT,其中,TTL/∑AT>5.0。可选的,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光轴中心至像面的距离为TTL,其中,TTL/f<1.9。可选的,所述定焦镜头的有效像面直径为IC,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光轴中心至像面的距离为TTL,其中,IC/TTL>0.8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定焦镜头,采用4枚塑胶非球面透镜结构,大大降低了镜头成本,且通过合理设置定焦镜头中的光阑位置、各透镜的光焦度以及各个透镜焦距之间的相对关系,满足解像力要求,可用于门禁等应用场所。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定焦镜头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定焦镜头的畸变曲线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定焦镜头的垂轴色差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定焦镜头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定焦镜头的畸变曲线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定焦镜头的垂轴色差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三提供的定焦镜头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三提供的定焦镜头的畸变曲线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三提供的定焦镜头的垂轴色差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非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专利技术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定焦镜头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给定焦镜头包括沿光轴从物面到像面依次排列的光阑100、第一透镜110、第二透镜120、第三透镜130和第四透镜140;第一透镜110为正光焦度透镜,第二透镜120为负光焦度透镜,第三透镜130为正光焦度透镜;第四透镜140为正光焦度透镜,或者,第四透镜140为负光焦度透镜;第一透镜110、第二透镜120、第三透镜130和第四透镜140均为塑胶非球面透镜;第一透镜110的焦距为f1,第二透镜120的焦距为f2,第三透镜130的焦距为f3,第四透镜140的焦距为f4,定焦镜头的焦距为f,其中:0.7<|f1/f|<1.4;0.6<|f2/f|<1.2;0.6<|f3/f|<1.5;1.5<|f4/f|<4.0。其中,通过将光阑100设置在第一透镜110和物面之间的光路中,可以调节光束的传播方向,调整光线入射角,有利于提高成像质量。示例性的,光焦度等于像方光束汇聚度与物方光束汇聚度之差,它表征光学系统偏折光线的能力。光焦度的绝对值越大,对光线的弯折能力越强,光焦度的绝对值越小,对光线的弯折能力越弱。光焦度为正数时,光线的屈折是汇聚性的;光焦度为负数时,光线的屈折是发散性的。光焦度可以适用于表征一个透镜的某一个折射面(即透镜的一个表面),可以适用于表征某一个透镜,也可以适用于表征多个透镜共同形成的系统(即透镜组)。在本实施例提供的定焦镜头中,可以将各个透镜固定于一个镜筒(图1中未示出)内,设置第二透镜120为负光焦度透镜;第一透镜110和第三透镜130为正光焦度透镜;第四透镜140为正光焦度透镜,或者,第四透镜140为负光焦度透镜,使得整个定焦镜头的光焦度按照一定比例分配,保证镜片的入射角大小的均衡性,以降低镜头的敏感性,提高生产的可能性。可选的,第一透镜110、第二透镜120、第三透镜130和第四透镜140均为塑胶非球面透镜。其中,非球面透镜起到矫正所有高级像差的作用。由于塑胶材质的透镜成本远低于玻璃材质的透镜成本,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定焦镜头中,通过设置4片塑胶非球面镜片,像质好,成本低。进一步的,设置第一透镜110的焦距f1,第二透镜120的焦距f2,第三透镜130的焦距f3,第四透镜140的焦距f4以及定焦镜头的焦距f满足:0.7<|f1/f|<1.4;0.6<|f2/f|<1.2;0.6<|f3/f|<1.5;1.5<|f4/f|<4.0。通过合理分配各镜片焦距,有利于像差的矫正,保证该镜头具有较高的解像力。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定焦镜头,采用4枚塑胶非球面透镜结构,大大降低了镜头成本,且通过合理设置定焦镜头中的光阑位置、各透镜的光焦度以及各个透镜焦距之间的相对关系,满足解像力要求,可用于门禁等应用场所。作为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可选的,第一透镜110的物侧面为凸面,或者,第一透镜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定焦镜头,其特征在于,包括沿光轴从物面到像面依次排列的光阑、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和第四透镜;/n所述第一透镜为正光焦度透镜,所述第二透镜为负光焦度透镜,所述第三透镜为正光焦度透镜;/n所述第四透镜为正光焦度透镜,或者,所述第四透镜为负光焦度透镜;/n所述第一透镜、所述第二透镜、所述第三透镜和所述第四透镜均为塑胶非球面透镜;/n所述第一透镜的焦距为f1,所述第二透镜的焦距为f2,所述第三透镜的焦距为f3,所述第四透镜的焦距为f4,所述定焦镜头的焦距为f,其中:/n0.7<|f1/f|<1.4;0.6<|f2/f|<1.2;0.6<|f3/f|<1.5;1.5<|f4/f|<4.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定焦镜头,其特征在于,包括沿光轴从物面到像面依次排列的光阑、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和第四透镜;
所述第一透镜为正光焦度透镜,所述第二透镜为负光焦度透镜,所述第三透镜为正光焦度透镜;
所述第四透镜为正光焦度透镜,或者,所述第四透镜为负光焦度透镜;
所述第一透镜、所述第二透镜、所述第三透镜和所述第四透镜均为塑胶非球面透镜;
所述第一透镜的焦距为f1,所述第二透镜的焦距为f2,所述第三透镜的焦距为f3,所述第四透镜的焦距为f4,所述定焦镜头的焦距为f,其中:
0.7<|f1/f|<1.4;0.6<|f2/f|<1.2;0.6<|f3/f|<1.5;1.5<|f4/f|<4.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或者,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为凹面;
所述第一透镜的像侧面为凸面;
所述第二透镜的物侧面为凹面,所述第二透镜的像侧面为凸面;
所述第三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或者,所述第三透镜的物侧面为凹面;
所述第三透镜的像侧面为凸面;
所述第四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所述第四透镜的像侧面为凹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的像侧面的矢高为SAG12,所述第一透镜的中心厚度为CT1,其中,0.5<|SAG12/CT1|<0.8。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创标韩妮米士隆吴峰李超群张磊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宇瞳光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