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于复杂地表环境的浅层地震勘探震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59520 阅读:1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适于复杂地表环境的浅层地震勘探震源装置,该装置能够在复杂的地表环境下,不用钻炮井即可方便快速地激发出能量较强的地震波。该装置主体包括一个钢筒(1)和一块钢板(2)。在钢板正中开一个圆孔(4),使用时将炸药和雷管放入钢筒内,压上钢板。通过钢板正中的圆孔引出雷管引爆线进行引爆,从而激发出一定能量的地震波。(*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地震勘探中的对震源的处理,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适于复杂地表环境的浅层地震勘探震源装置其中锤击的方法由于其能量小,一般只能达到数十米左右,最多能达到100余米的勘探深度,因此该方法常常用于工程地质勘查。另一种可控震源需要震源车载,设备庞大,而且价格很高。最重要的一点是在高山峻岭、沟壑等交通极差的情况下,可控震源车不能到达,无法施工。炸药震源是一种能量较大且容易控制的震源,其不足之处是需要钻机首先钻出一个炮井,该炮井的深度视所用的炸药量的大小不同通常在数米之数十米之间。缺点同样是在复杂的山区等交通条件极差的情况下,钻机难以通过车载的方法进入施工现场。即便是通过人扛等方法能够将钻机搬运到施工现场,但有时仍无法施工。例如在金属矿地震勘探中,常常是不但地形复杂,交通不便,更重要的一点是地表出露的岩性复杂,经常会遇到基岩出露、喀斯特地表环境等不利因素,这时传统的钻机就难以施工,即便可以钻进,但效率也很低,这种情况下通常是使用风钻,即便如此有时也根本不能钻进。如在山区的沟壑中施工,地表常常存在一层砾石沉积,钻进的过程会出现卡钻现象,待钻杆提出井口后,砾石又会滚落井中,无法填装炸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适于复杂地表环境的浅层地震勘探震源装置,其主体包括:一圆形钢筒,其一端设有垂直向上的顶端带孔的钢条,钢筒的另一端设有贯穿钢筒的方形孔,与该方形孔相适应地设有方形钢钉;一钢板盖,其面板上开有若干透孔,该透孔位置与钢筒上设置的钢条位 置相对应,该透孔的直径以能套设进钢筒上的钢条,钢板盖中央还开设有一透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光河蔡新平王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