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铁隧道排水沟柔性吸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594625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1:16
一种地铁隧道排水沟柔性吸污装置,其由旋转接头、挠性管、导向轮、吸污口、万向轮、挡水胶条及小车轮架共同组成;旋转接头上端与地铁隧道清洗车上的吸污系统管路相连接、下端通过挠性管与吸污口连接;吸污口固定安装在小车轮架上,小车轮架上部固定安装有导向轮,小车轮架下部固定安装有万向轮;小车轮架包括安装在其上的毛刷、喉箍和吸污头,吸污头固定在吸污口上,在吸污头的圆周上封闭包围一圈毛刷,用喉箍固定安装;在小车轮架的尾部固定安装挡水胶条。本柔性吸污装置应用自动化程度高,能很好地适应地铁隧道排水沟底面泥土或淤泥凹凸不平的工况条件,清洁效率高、吸污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铁隧道排水沟柔性吸污装置
:本技术涉及地铁隧道节能环保清洁
,特别涉及地铁隧道排水沟环保清洁
,具体地说,是一种地铁隧道排水沟柔性吸污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逐步加快,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大量流动人口涌进城市,同时机动车量迅猛增加,交通需求急剧增长,造成城市道路拥挤、车辆堵塞、交通秩序混乱等现象,这不但影响人们的出行,而且也成为阻碍城市发展的瓶颈。为解决城市交通问题,各大中城市都在积极推进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截至2018年底,中国内地共有35个城市建设投产城轨交通,总里程5766.6公里。在5766.6公里城轨中,地铁最长4511.3公里,占线路总里程的78.23%。地铁隧道在建设过程中或运营一段时间后,在隧道内的墙壁顶部、两侧、道床和轨旁电气设备会被粉尘污染。粉尘包括隧道墙壁的水泥粉尘、扬尘,列车制动时产生的闸瓦粉尘,钢轨与车轮摩擦时产生的金属屑等,这些粉尘泥土被吹扫清洗后,纷纷落入道床侧的排水沟内,久而久之形成淤积及污水,必须予以清除。地铁隧道内的清洁不仅影响着环境美观,而且还和乘客的呼吸健康和行车安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安全高效的清洁工作是保证地铁行车安全、降低运营故障率、减少维修故障成本的重要环节。目前国内清洁隧道的工作有两种工作形式:一种是人工清扫,这种清洁方式虽然可以清理部分固体垃圾,但是该方式工作效率低、劳动强度大,无法清扫尘状垃圾(如铁屑),清洁效果差;另一种是采用喷水清洁车清洁方式,该车作业范围主要是隧道墙壁(附属设备安装高度以下)、轨道、轨底、轨道扣件,工人可持喷洒清洁隧道角落。该种清扫设备只能清洗隧道内的灰尘,清洗后的污水经隧道排水沟排入污水池,如排水不畅,灰尘会在排水沟内形成淤泥或堵塞,对于清扫固体废弃物,更是无能为力,因此不能达到较好的清洗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以上这些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地铁隧道排水沟柔性吸污装置,能很好地适应地铁隧道排水沟底面泥土或淤泥凹凸不平的工况条件,参与地铁隧道排水沟的全方位吸污清洁,清洁效率高、吸污效果好。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提供一种地铁隧道排水沟柔性吸污装置,该柔性吸污装置由旋转接头、挠性管、导向轮、吸污口、万向轮、挡水胶条及小车轮架共同组成;旋转接头上端与地铁隧道清洗车上的吸污系统管路相连接、下端与挠性管的上端相连接,挠性管的下端与吸污口连接,旋转接头通过挠性管与吸污口连接;吸污口固定安装在小车轮架上,小车轮架上部固定安装有导向轮,小车轮架下部固定安装有万向轮;小车轮架包括平台以及安装在其下的毛刷、喉箍和吸污头,平台上设置有与吸污口相匹配的孔,吸污口穿过平台与吸污头固定连接,在吸污头的圆周上封闭包围一圈毛刷,用喉箍固定安装;在小车轮架的尾部固定安装挡水胶条。在所述的小车轮架上部的四个角上均布固定安装有四个导向轮。所述的小车轮架下部均布固定安装有四个万向轮。在小车轮架平台上的中心对称位置设置有与吸污口相匹配的孔。所述的车轮架还包括安装在其上的轴承、螺钉和万向轮安装架;四个轴承分别与四个导向轮装配,用螺钉固定,均布安装在小车轮架上部的四个角上;四套万向轮安装架分别装配四个万向轮,用螺钉固定,均布安装在小车轮架底部的四个角上。所述的车轮架还包括有固定安装在其尾部的U形卡条,挡水胶条通过U形卡条及螺钉固定安装在小车轮架的尾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应用自动化程度高,克服了排水沟内复杂作业工况不利吸污的弊端,具有清洁效率高、吸污效果好等特点。本技术的随行浮动式小车柔性吸污口,可随排水沟的两侧壁及沟底平面的走向约束,自动微调达到最佳吸污角度及吸程高度,始终保持与排水沟凹凸不平底面的贴合距离,从而提高了吸污效果,吸污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这种依靠柔性连接的新型吸污装置,能很好地适应地铁隧道排水沟凹凸不平的工况条件,作为地铁隧道清洗车吸污系统上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件,参与地铁隧道排水沟的全方位吸污清洁,有效地解决了现有地铁隧道清洁技术方案中吸污系统的缺陷,解决了地铁隧道排水沟难以清理、排水沟底面凹凸不平、一般清扫车难以有效吸污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结构的左视图;图3是本技术小车轮架的主视图;图4是本技术小车轮架的主视图;图5是图3的Ⅰ局部结构放大图;图6是图3的Ⅱ局部结构放大图。附图标记:1-旋转接头、2-挠性管、3-导向轮、4-吸污口、5-万向轮、6-挡水胶条、7-小车轮架。7.1-轴承、7.2-螺钉、7.3-万向轮安装架、7.4-毛刷、7.5-喉箍、7.6-吸污头、7.7-U形卡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是对本技术原理的进一步说明,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技术,与本技术相同或类似技术均没有超出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参见图1~图6,本技术提供一种地铁隧道排水沟柔性吸污装置,该柔性吸污装置由旋转接头1、挠性管2、导向轮3、吸污口4、万向轮5、挡水胶条6及小车轮架7共同组成。旋转接头1上端与地铁隧道清洗车上的吸污系统管路相连接、下端与挠性管2的上端相连接,旋转接头1起到吸污系统与该柔性吸污装置连接的负压管路顺逆时针旋转问题。挠性管2的下端与吸污口4连接,旋转接头1通过挠性管2与吸污口4连接,通过吸污系统真空泵产生的管路负压抽空吸入排水沟内的污水泥浆。吸污口4固定安装在小车轮架7上。小车轮架7上部的四个角上均布固定安装有四个导向轮3,作为吸污口4水平方向的限位装置,通过排水沟的两侧壁导向面,起到导向、防撞及纠偏的作用。小车轮架7下部均布固定安装有四个万向轮5,可根据排水沟底部的凹凸不平,自动随行调节吸污口4吸程的高低。小车轮架7包括平台以及安装在其上的轴承7.1、螺钉7.2、万向轮安装架7.3、毛刷7.4、喉箍7.5、吸污头7.6和U形卡条7.7,四个轴承7.1用作装配导向轮3,用螺钉7.2固定,均布安装在小车轮架7平台上部的四个角上;四套万向轮安装架7.3用作装配万向轮5,用螺钉7.2固定,均布安装在小车轮架7平台底部的四个角上;在平台上的中心对称位置设置有与吸污口4相匹配的孔,吸污口4穿过平台与吸污头7.6固定连接,在吸污头7.6的圆周上封闭包围一圈毛刷7.4,用喉箍7.5固定安装,起到建立吸污口负压完成吸污的作用;U形卡条7.7固定在小车轮架7的尾部,挡水胶条6通过U形卡条7.7及螺钉7.2固定安装在小车轮架7的尾部,在小车轮架7的尾部固定安装挡水胶条6,能够起到污水围堰的作用,有利于吸污口始终保持淹没在污水中有效吸污。该柔性吸污装置,类似于随行移动小车,能很好地适应地铁隧道排水沟凹凸不平的工况条件,作为地铁隧道清洗车吸污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件,参与地铁隧道排水沟的全方位吸污清洁,有效地解决了地铁隧道排水沟难以清理、排水沟底面凹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铁隧道排水沟柔性吸污装置,其特征是:该柔性吸污装置由旋转接头(1)、挠性管(2)、导向轮(3)、吸污口(4)、万向轮(5)、挡水胶条(6)及小车轮架(7)共同组成;旋转接头(1)上端与地铁隧道清洗车上的吸污系统管路相连接、下端与挠性管(2)的上端相连接,挠性管(2)的下端与吸污口(4)连接,旋转接头(1)通过挠性管(2)与吸污口(4)连接;吸污口(4)固定安装在小车轮架(7)上,小车轮架(7)上部固定安装有导向轮(3),小车轮架(7)下部固定安装有万向轮(5);小车轮架(7)包括平台以及安装在其下的毛刷(7.4)、喉箍(7.5)和吸污头(7.6),平台上设置有与吸污口(4)相匹配的孔,吸污口(4)穿过平台与吸污头(7.6)固定连接,在吸污头(7.6)的圆周上封闭包围一圈毛刷(7.4),用喉箍(7.5)固定安装;在小车轮架(7)的尾部固定安装挡水胶条(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铁隧道排水沟柔性吸污装置,其特征是:该柔性吸污装置由旋转接头(1)、挠性管(2)、导向轮(3)、吸污口(4)、万向轮(5)、挡水胶条(6)及小车轮架(7)共同组成;旋转接头(1)上端与地铁隧道清洗车上的吸污系统管路相连接、下端与挠性管(2)的上端相连接,挠性管(2)的下端与吸污口(4)连接,旋转接头(1)通过挠性管(2)与吸污口(4)连接;吸污口(4)固定安装在小车轮架(7)上,小车轮架(7)上部固定安装有导向轮(3),小车轮架(7)下部固定安装有万向轮(5);小车轮架(7)包括平台以及安装在其下的毛刷(7.4)、喉箍(7.5)和吸污头(7.6),平台上设置有与吸污口(4)相匹配的孔,吸污口(4)穿过平台与吸污头(7.6)固定连接,在吸污头(7.6)的圆周上封闭包围一圈毛刷(7.4),用喉箍(7.5)固定安装;在小车轮架(7)的尾部固定安装挡水胶条(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铁隧道排水沟柔性吸污装置,其特征是:在所述的小车轮架(7)上部的四个角上均布固定安装有四个导向轮(3)。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鹏张峻铭张金青陈兆祥周达秦岭王雷金征赵永龙齐鹏宁辉王国志吴文海李沈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盾构设备工程有限公司成都西南交大驱动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