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含水率检测的降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594568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1:16
本申请公开了用于含水率检测的降温装置,属于降温装置领域。该降温装置包括:容器、循环泵、第一冷却机构和电源,循环泵的出液口用于与第一冷凝管的外管进液口连通,第一冷却机构的进液口用于与第一冷凝管的外管出液口连通,第一冷却机构的出液口与所述容器连通,电源与所述循环泵电连接。本申请通过将循环泵、第一冷凝管的外管、第一冷却机构和容器依次连通,在电源为循环泵供电后,循环泵抽吸容器内盛装的冷却介质,并流经第一冷凝管的外管,实现对第一冷凝管的内管的水蒸气的冷却降温。之后,冷却介质经第一冷却机构冷却后回流至容器,从而实现冷却介质循环使用,避免了冷却机制的浪费,同时还保证了冷却介质对水蒸气的冷却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含水率检测的降温装置
本申请涉及降温装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含水率检测的降温装置。
技术介绍
蒸馏法是分离纯化液态混合物的一种常用方法,主要通过对液态混合物的加热,通过不同液态溶液对应的沸点不同,达到不同液态溶液的气化分离。由于蒸馏法具有测量范围大、操作简单、成本低、安全可靠的优点,蒸馏法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比如通过蒸馏法对原油中的含水率进行测试时,可以对蒸馏瓶内的原油油样进行加热,以使原油油样中含有的水溶液气化形成水蒸气,水蒸气进入冷凝管的内管,之后对水蒸气进行冷却,以使水蒸气液化为水溶液,进而可以通过液化后的水溶液与原油油样确定原油的含水率。相关技术中,通常会采用自来水流经冷凝管的外管,以通过水蒸气与外管内的自来水进行的热交换实现水蒸气的冷却。然而,在冷却过程中,自来水处于长流水状态,且一次冷却的时间需要持续一小时左右,从而导致一次冷却可能需要0.5立方米左右的自来水,造成了自来水的大量浪费。另外,当外界环境温度较高时,自来水的水温也较高,此时很难实现对水蒸气的冷却效果,进而很容易导致水蒸气喷出,影响原油含水率的检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含水率检测的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降温装置包括:容器(1)、循环泵(2)、第一冷却机构(3)和电源(4);/n所述循环泵(2)的出液口用于与第一冷凝管的外管进液口连通,所述第一冷却机构(3)的进液口用于与所述第一冷凝管的外管出液口连通,所述第一冷却机构(3)的出液口与所述容器(1)连通,所述电源(4)与所述循环泵(2)电连接;/n所述容器(1)用于盛装冷却介质,所述循环泵(2)用于抽吸所述容器(1)内盛装的冷却介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含水率检测的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降温装置包括:容器(1)、循环泵(2)、第一冷却机构(3)和电源(4);
所述循环泵(2)的出液口用于与第一冷凝管的外管进液口连通,所述第一冷却机构(3)的进液口用于与所述第一冷凝管的外管出液口连通,所述第一冷却机构(3)的出液口与所述容器(1)连通,所述电源(4)与所述循环泵(2)电连接;
所述容器(1)用于盛装冷却介质,所述循环泵(2)用于抽吸所述容器(1)内盛装的冷却介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泵(2)位于所述容器(1)内,且固定在所述容器(1)的底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泵(2)位于所述容器(1)外,所述循环泵(2)的进液口与所述溶液的出液口连通。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却机构(3)的出液口与所述容器(1)的进液口连通,所述容器(1)的进液口位于出液口的上方。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却机构(3)包括散热器(31),所述散热器(31)的进液口用于与所述第一冷凝管的外管出液口连通,所述散热器(31)的出液口与所述容器(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海亮胡军刘艳王广辉牟朝霞韩咏梅刘群陶艳西王滇东王振东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