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跨界区域的水体监控预警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水体监控
,具体涉及一种跨界区域的水体监控预警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周围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是由于人口密度的上升,自然环境的自我净化能力已经无法完全满足城市中人工河道、人工湖泊等水体的净化。在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人工巡视,根据巡视人员的经验和判断,对各种环境的水体进行不同的抽样检测,然后根据抽样结果对水体的污染情况作出报告,再对水进行治理。由于上述对水体的监控方式太过依靠巡视人员的经验,在实际应用中,通常发现问题时,水体已经遭到了大面积的污染。因此,需要一种能够对水体进行实时监控的装置,弥补现有技术采用人工巡视的不足,提高治理水体污染的反应速度。现有的跨界区域的水体监控预警系统一般依赖该水体监控装置来实现,传统的水体监控装置一般直接将传感器密封在壳体内放置入水体中,监测水体数据使用,然而其密封机构一般仅采用封胶密封,十分简陋,在长时间的水体浸泡下,十分容易渗水,然后壳体内的电气件一旦浸水,很容易短路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跨界区域的水体监控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放入水体内监测水体的监控装置,所述监控装置包括外壳主体(1),所述外壳主体(1)的内部设置有控制机构、通讯机构、传感器与电源箱,所述控制机构的电源端、传感器的电源端与通讯机构的电源端均与电源箱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通讯机构的控制端、传感器的控制端均与控制机构的控制端电性连接,所述控制机构接收传感器发出的信号,再通过通讯机构将传感器信号发送至后台计算机;所述外壳主体(1)包括下壳体(2)与上壳体(3),所述下壳体(2)与上壳体(3)密封连接,所述上壳体(3)与下壳体(2)之间设置有电气安装槽(13),所述控制机构、通讯机构、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跨界区域的水体监控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放入水体内监测水体的监控装置,所述监控装置包括外壳主体(1),所述外壳主体(1)的内部设置有控制机构、通讯机构、传感器与电源箱,所述控制机构的电源端、传感器的电源端与通讯机构的电源端均与电源箱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通讯机构的控制端、传感器的控制端均与控制机构的控制端电性连接,所述控制机构接收传感器发出的信号,再通过通讯机构将传感器信号发送至后台计算机;所述外壳主体(1)包括下壳体(2)与上壳体(3),所述下壳体(2)与上壳体(3)密封连接,所述上壳体(3)与下壳体(2)之间设置有电气安装槽(13),所述控制机构、通讯机构、传感器与电源箱均安装于电气安装槽(13)的内部,所述上壳体(3)的中部竖直安装有监测探针(14),所述监测探针(14)与传感器连接,所述上壳体(3)与下壳体(2)的外表面靠近边缘位置均开设有密封槽(5),所述上壳体(3)与下壳体(2)安装时,两组密封槽(5)相对安装,所述密封槽(5)的内部设置有密封水囊(6),所述外壳主体(1)设置有水循环机构,所述水循坏机构包括进水端、出水端与外接水端,所述水循环机构的进水端与出水端均与密封水囊(6)连接,所述外接水端与外界连通,所述控制机构的控制端与水循环机构的控制端连接,所述控制机构控制水循环机构向密封水囊(6)内充入液体,所述密封水囊(6)膨胀与所述密封槽(5)的槽壁紧密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跨界区域的水体监控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循环机构包括三组电磁控制阀与水泵组件,三组所述电磁控制阀分别设置于进水端位置、出水端位置、外接水端位置,初始状态下,水循环机构先开启外接水端位置与进水端位置的电磁控制阀,将水体内的水注入密封水囊(6)内,使所述密封水囊(6)膨胀与所述密封槽(5)的槽壁紧密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跨界区域的水体监控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循环机构包括水箱(8),所述外接水端位于水箱(8)的外表面,所述水箱(8)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过滤器(18)。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程成,崔益斌,戴建华,沈楠,王曙东,
申请(专利权)人: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江苏金禾水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