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宋兴伟专利>正文

环境监控处理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59452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1: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环境监控处理系统及方法,该环境监控处理系统包括安装底部装置,用于安装在水底;支撑装置,可拆卸安装在安装底部装置上;水文监测器,安装在支撑装置中;顶部装置,安装在支撑装置上,以防止沉淀物下落到支撑装置中。本发明专利技术设计合理、结构紧凑且使用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环境监控处理系统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环境监控处理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对环境问题越来越重视,环境监控技术尤其是利用机器人代替人去完成特定的工作,以减少劳动力的使用和避免在危险或不健康的环境中工作。机器人分为自主性和半自主性,自主性机器人能够独立地完成某项工作,不需人为地对它进行干预;而半自主性机器人需要人为对它进行一定地控制才能工作。受到机器人技术与监测技术发展的限制,在复杂工业环境下,让机器人完全自主工作还不太现实,而采用远程遥控操作的机器人是现实条件下较佳的选择。在渔业养殖、海洋科研过程中对水温、盐度等信息的采集需要同时携带多种专用的仪器,采集的过程及结果易受天气等环境因素的影响,精度低,难以做到实时采集、实时响应和全天候监控,缺少数据分析处理能力,无法对突发状况进行及时预警。随着我国对水域开发力度的不断加大投入,涉及海洋、湖泊等水域的养殖、科研、调查、捕捞、采矿等行业迫切需要将带有网络传输功能的水下机器人代替潜水员完成水下观察、测量、监控、采样等工作。水产养殖在追求最大产出量的同时,使得养殖密度不断增加,容易造成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环境监控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底部装置(1),用于安装在水底;/n支撑装置(2),可拆卸安装在安装底部装置(1)上;/n水文监测器(3),安装在支撑装置(2)中;/n顶部装置(4),安装在支撑装置(2)上,以防止沉淀物下落到支撑装置(2)中。/n

【技术特征摘要】
1.环境监控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底部装置(1),用于安装在水底;
支撑装置(2),可拆卸安装在安装底部装置(1)上;
水文监测器(3),安装在支撑装置(2)中;
顶部装置(4),安装在支撑装置(2)上,以防止沉淀物下落到支撑装置(2)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境监控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吊装勾爪(5),用于吊装顶部装置(4);
安装底部装置(1)包括安装底部件(6);
在安装底部件(6)上设置有安装定位口(12),在安装定位口(12)中设置有安装铁板台阶(13),在安装定位口(12)中心处旋转设置有安装垫圈(14),在安装垫圈(14)中设置有安装六方钻头(15),其为麻花钻;
安装六方钻头(15)还配套有安装磁力电机头(16),安装磁力电机头(16)通过电缆及绳子下沉到水底并下落到安装定位口(12)中,在安装磁力电机头(16)设置有用于与安装铁板台阶(13)电磁力吸合的安装磁力吸板(18),在安装磁力电机头(16)端部设置有安装机头定位止口(17);安装机头定位止口(17)进入到安装定位口(12)中,安装磁力电机头(16)机头套在安装六方钻头(15)尾部,旋转驱动安装六方钻头(15),使得其进入到水底土壤中以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境监控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安装底部装置(1)包括安装底部件(6),在安装底部件(6)四角部安装有安装支腿件(7)用于与水底面支撑;在安装底部件(6)中部具有安装中心定位部(8),其周围分布有若干安装L型斜度压板(9),在相邻安装L型斜度压板(9)之间设有安装间隙豁口(10);
在安装L型斜度压板(9)下方的安装底部件(6)具有若干安装弹性钢球(11);
支撑装置(2)包括带有滤网的支撑骨架(19),在支撑骨架(19)下端设置有支撑扇形底脚(21),在支撑扇形底脚(21)之间具有支撑工艺豁口(22);
在支撑骨架(19)中具有支撑安装内腔(23)并与支撑侧部开口(20)对应;
支撑扇形底脚(21)进入安装间隙豁口(10),安装L型斜度压板(9)对应支撑工艺豁口(22);
在支撑扇形底脚(21)底面具有凹槽,支撑骨架(19)被旋转,使得支撑扇形底脚(21)进入到安装L型斜度压板(9)中通过斜面压紧,安装弹性钢球(11)进入凹槽,实现旋转方向定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境监控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支撑装置(2)的支撑骨架(19)上设置有高压充气装置;
高压充气装置包括带有电磁阀的高压气体罐(24),在高压气体罐(24)连接有高压出气嘴(25),高压出气嘴(25)上通过高压U型卡(28)安装有高压密封接头(29);高压密封接头(29)连接有充气软盘管(30),在充气软盘管(30)上设置有充气单向阀(31),充气软盘管(30)通过加长软管(33)连接有充气气囊(32),在充气气囊(32)与支撑骨架(19)之间具有牵拉绳子(34);水文监测器(3)连接充气气囊(32)与牵拉绳子(34);
在支撑骨架(19)上设置有高压阀弹簧推杆(26),高压U型卡(28)与高压阀弹簧推杆(26)连接;
在支撑骨架(19)上设置有高压电动卡位锥楔(27),其通过电磁力驱动回来;
当正常状态时,高压电动卡位锥楔(27)插入到高压阀弹簧推杆(26)对应定位孔,使得高压阀弹簧推杆(26)处于蓄能状态;
当充气气囊(32)需要充气时候,高压气体罐(24)打开给充气气囊(32)充气;
当高压气体罐(24)给充气气囊(32)充气完毕,高压电动卡位锥楔(27)离开高压阀弹簧推杆(26),高压阀弹簧推杆(26)在弹簧力驱动下带动高压U型卡(28)离开高压密封接头(29);高压密封接头(29)与高压气体罐(24)分离;充气后的充气气囊(32)带动水文监测器(3)上浮,并通过牵拉绳子(34)实现牵拉,防止水文监测器(3)随水漂走;
牵拉绳子(34)在支撑骨架(19)上盘卷且通过高压阀弹簧推杆(26)或高压U型卡(28)插入盘卷的牵拉绳子(34)绳子中或牵拉绳子(34)在高压阀弹簧推杆(26)上盘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境监控处理系统及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支撑装置(2)的支撑骨架(19)顶部设置有顶部伞装置;
顶部伞装置包括顶部折叠伞(35),在顶部折叠伞(35)顶部设置有顶部吊环(36);
在顶部折叠伞(35)上方设置有顶部螺旋管(38),在顶部螺旋管(38)进口处设置有顶部锥形聚能管(37),顶部锥形聚能管(37)为喇叭口,该喇叭口朝向水流方向;在顶部螺旋管(38)底部分布有顶部毛细孔(39),用于吹向顶部折叠伞(35)外顶部;
在顶部折叠伞(35)下方设置有顶部中心杆(40),在顶部中心杆(40)上套有顶部滑套(41)及顶部张开弹簧(42);顶部滑套(41)上端通过顶部张开弹簧与顶部中心杆(40)顶部连接;
在顶部中心杆(40)上径向设置有顶部插孔(43),在顶部滑套(41)上径向设置有顶部径向插销(44),在顶部滑套(41)与顶部折叠伞(35)的边缘部连接有顶部牵拉杆(45),顶部径向插销(44)连接有端部在水面船上的牵拉绳;
当顶部折叠伞(35)在折叠状态时,顶部径向插销(44)用于插入到顶部插孔(43)中;当牵拉绳带动顶部径向插销(44)离开顶部插孔(43)后,在顶部张开弹簧(42)的牵引力,顶部滑套(41)向上滑动使得顶部牵拉杆(45)带动顶部折叠伞(35)打开;
在支撑骨架(19)上设置有充气清理装置;充气清理装置包括旋转充气罐体(46),旋转充气罐体(46)连接有旋转进气管(47),在支撑骨架(19)上设置有固定升降同步套(48),在固定升降同步套(48)在支撑骨架(19)上与顶部滑套(41)同步升降设置,在顶部滑套(41)外侧壁上与固定升降同步套(48)内侧壁之间具有环形密闭内腔,在环形密闭内腔中分布有根部安装在顶部滑套(41)外侧壁上的旋转叶片(49),在固定升降同步套(48)上设置有进气口与排气口;进气口与旋转进气管(47)连通;排气口通过旋转出气管(50)连接有旋转倾斜喷头(51);旋转倾斜喷头(51)朝向顶部折叠伞(35)上顶部;
当需要对顶部折叠伞(35)上顶部沉淀物进行清理时,旋转充气罐体(46)打开,高压气体通过旋转进气管(47)及进气口进入环形密闭内腔,推动旋转叶片(49)在环形密闭内腔中旋转后;顶部折叠伞(35)在顶部中心杆(40)上旋转,同时,气体通过排气口及旋转出气管(50)后从旋转倾斜喷头(51)向旋转的顶部折叠伞(35)上顶部喷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境监控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支撑骨架(19)上设置有升降分离装置;其包括设置在顶部伞装置的顶部中心杆(40)下端的升降连接杆(52),在支撑骨架(19)上设置有支撑侧部开口(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兴伟
申请(专利权)人:宋兴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