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气腐蚀性数据插值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594066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1: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气腐蚀性数据插值方法及系统,包括:在待插值站点的监测区域内,根据已知监测站点的大气腐蚀性数据得到监测区域的平均腐蚀性数据空间变化率;根据平均腐蚀性数据空间变化率对已知监测站点的大气腐蚀性数据进行修正,对修正后的大气腐蚀性数据加权求和得到待插值站点的大气腐蚀性数据。基于已知的大气腐蚀监测站点的腐蚀数据,预估待插值站点空白地区的腐蚀数据,根据已知监测站点的大气腐蚀性数据得到监测区域的平均腐蚀性数据空间变化率,结合已知站点与待插值站点的距离,考虑腐蚀污染物和腐蚀因素在空间中分布变化,腐蚀插值结果准确、误差可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气腐蚀性数据插值方法及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大气环境腐蚀监测
,特别是涉及一种大气腐蚀性数据插值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本部分的陈述仅仅是提供了与本专利技术相关的
技术介绍
信息,不必然构成在先技术。大气的腐蚀性对户外在役设备和工程的安全运行影响重大,开展大气腐蚀性评价可以掌握工程所在地的环境腐蚀性,预测腐蚀事件的发生,展开差异化防腐设计,对于节约防腐成本和保证工程的安全意义重大。按照国内外相关标准,大气腐蚀评价主要依靠在曝露腐蚀试验站进行长达1年的标准试样(锌、铝、铜、钢)曝露腐蚀试验,进而评价当地大气的腐蚀性。大气腐蚀地图是一种在地理地图上描述区域大气环境腐蚀性强弱的图示方法,是大气腐蚀性评价结果最直观的体现形式。使用者通过阅读地图可以方便、快捷地获取关注地的大气腐蚀等级,以确定暴露在大气环境中的材料遭受腐蚀的严酷程度,为制定腐蚀防护技术策略提供依据。为了得到某一地区的大气腐蚀地图,不可能无限制的增加曝露腐蚀试验站的布点密度,站点空白地区的大气腐蚀性亟需可靠地评价方法。中国科学院金属腐蚀与防护研究所用普通A3碳钢试片,在沈阳市区164平方公里36个曝露试验站进行了为期2年的大气户外实验,采用等值线方式绘制了沈阳市大气腐蚀图。专利技术人发现,该方法对于站点空白地区的插值过于简单,没有考虑腐蚀污染物和腐蚀因素在空间中分布变化,且站点空白地区的大气腐蚀评价结果的误差没有评价依据;对于站点数量较少的的情况下,采用这种方式对于站点空白地区评价误差过大。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大气腐蚀性数据插值方法及系统,基于已知的大气腐蚀监测站点的腐蚀数据,预估待插值站点空白地区的腐蚀数据,根据已知监测站点的大气腐蚀性数据得到监测区域的平均腐蚀性数据空间变化率,结合已知站点与待插值站点的距离,考虑腐蚀污染物和腐蚀因素在空间中分布变化,腐蚀插值结果准确、误差可控。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大气腐蚀性数据插值方法,包括:在待插值站点的监测区域内,根据已知监测站点的大气腐蚀性数据得到监测区域的平均腐蚀性数据空间变化率;根据平均腐蚀性数据空间变化率对已知监测站点的大气腐蚀性数据进行修正,对修正后的大气腐蚀性数据加权求和得到待插值站点的大气腐蚀性数据。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大气腐蚀性数据插值系统,包括:数据获取模块,用于在待插值站点的监测区域内,根据已知监测站点的大气腐蚀性数据得到监测区域的平均腐蚀性数据空间变化率;数据插值模块,用于根据平均腐蚀性数据空间变化率对已知监测站点的大气腐蚀性数据进行修正,对修正后的大气腐蚀性数据加权求和得到待插值站点的大气腐蚀性数据。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以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被处理器运行时,完成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第四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完成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基于已知的大气腐蚀监测站点的腐蚀数据,预估待插值站点空白地区的腐蚀数据,根据已知监测站点的大气腐蚀性数据得到监测区域的平均腐蚀性数据空间变化率,结合已知站点与待插值站点的距离,考虑腐蚀污染物和腐蚀因素在空间中分布变化;本专利技术实现大气腐蚀性评价数据的空间插值,基于邻近的区域比距离远的区域更加相似的条件下,综合考虑了插值附近地区的自然环境和腐蚀数据空间变化率,腐蚀插值结果准确、误差可控。附图说明构成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大气腐蚀性数据插值方法流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交叉验证方法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专利技术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专利技术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大气腐蚀性数据插值方法,包括:S1:在待插值站点的监测区域内,根据已知监测站点的大气腐蚀性数据得到监测区域的平均腐蚀性数据空间变化率;S2:根据平均腐蚀性数据空间变化率对已知监测站点的大气腐蚀性数据进行修正,对修正后的大气腐蚀性数据加权求和得到待插值站点的大气腐蚀性数据。本实施例基于预先布置的大气腐蚀监测站点的腐蚀数据,一般为标准金属的年腐蚀速率,单位g/(m2·a)或者为μm/a,即在某一地区预先布置了若干已知的大气腐蚀监测站点或者曝露腐蚀试验站,各站点的位置和腐蚀数据已知,利用现有站点腐蚀数据预估站点空白地区的腐蚀数据;已知的腐蚀站点应优先选取化工厂、钢铁企业等对大气腐蚀性影响较大的污染源;所述步骤S1中,待插值站点的监测区域的确定方法包括:S1-1:确定搜索半径,即待插值站点的空白地区的搜索邻域范围;对于大气腐蚀性评估一般优先选择0-75km,也就是在每一个待插值站点空白地区0-75km范围内搜索附件已知的站点;由于距离过远,超过75km的站点对空白地区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S1-2:确定搜索邻域的方向;搜索邻域可以是无方向性,即按照圆的半径搜索;也可以是有选择性的,指定角度的扇形区、分区或者是任意设定的形状区域;此方向可以根据插值地区的实际环境来选择,例如在平原和山区的交界处,若插值地区在平原上,则可把搜索邻域方向指定为平原的扇形区,反之亦可;确定待插值站点的监测区域后,在该区域内确定可利用的已知站点数量,一般优先选择3个及以上,也可以选择该范围内所有的站点,选择站点的顺序为由近至远,优先选择距离近的。所述步骤S1中,确定已知监测站点后,获取已知站点的大气腐蚀性数据,计算大气腐蚀性数据空间变化率,具体为:S1-3:计算任意两个已知监测站点的大气腐蚀性数据空间变化率,即:其中,γij为已知站点i和j之间的大气腐蚀性数据空间变化率;Zi为已知站点i的腐蚀数据值;Zj为已知站点j的腐蚀数据值;dij为已知站点i和j之间的距离;S1-4:则在待插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气腐蚀性数据插值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在待插值站点的监测区域内,根据已知监测站点的大气腐蚀性数据得到监测区域的平均腐蚀性数据空间变化率;/n根据平均腐蚀性数据空间变化率对已知监测站点的大气腐蚀性数据进行修正,对修正后的大气腐蚀性数据加权求和得到待插值站点的大气腐蚀性数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气腐蚀性数据插值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待插值站点的监测区域内,根据已知监测站点的大气腐蚀性数据得到监测区域的平均腐蚀性数据空间变化率;
根据平均腐蚀性数据空间变化率对已知监测站点的大气腐蚀性数据进行修正,对修正后的大气腐蚀性数据加权求和得到待插值站点的大气腐蚀性数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气腐蚀性数据插值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待插值站点的搜索半径以及搜索邻域方向确定待插值站点的监测区域。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气腐蚀性数据插值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均腐蚀性数据空间变化率为:根据已知监测站点的大气腐蚀性数据计算任意两个已知监测站点的腐蚀性数据空间变化率,以此计算所有已知监测站点两两之间的腐蚀性数据空间变化率之和,根据已知监测站点数量,计算平均腐蚀性数据空间变化率。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大气腐蚀性数据插值方法,其特征在于,计算任意两个已知监测站点的腐蚀性数据空间变化率为:两个已知监测站点的大气腐蚀性数据之差的绝对值与站点之间距离的比值。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气腐蚀性数据插值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平均腐蚀性数据空间变化率对已知监测站点的大气腐蚀性数据进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樊志彬李辛庚姜波王晓明张振岳高智悦闫风洁王倩宗立君李文静朱耿增吴亚平郭凯王蝶赵洺哲米春旭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