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罗东志专利>正文

一种路基路面工程施工用边桩定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59403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1: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路基路面工程施工用边桩定位装置,包括扦插杆、限位块、受力块和扦插头,所述扦插杆的外侧壁上固定连接有防偏移结构,所述扦插杆的外侧壁上活动连接有调整结构,所述调整结构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调整结构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挂线杆,且挂线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扦插杆上设置有防偏移结构,在进行边桩安装时,平衡板的设置增加装置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增强了装置固定效果,且在平衡板的外侧壁上设置有耐磨颗粒层,有效的降低了与外界摩擦导致氧化腐蚀,增强了使用寿命,同时在平衡板的底端固定有加固钉,使装置在安装后不易发生偏移,防偏移结构的设置使装置的稳定性更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路基路面工程施工用边桩定位装置
本技术涉及路基路面工程
,具体为一种路基路面工程施工用边桩定位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基础建设技术的不断提高,我国的公路里程已居世界之首,在路基路面工程施工中,首先要对路面宽度进行定位,传统的边桩定位采用木桩插入地底,现需要一种路基路面工程施工用边桩定位装置,但是现有的路基路面工程施工用边桩定位装置存在很多问题或缺陷:第一,传统的路基路面工程施工用边桩定位装置在实际使用中,采用木质棍棒进行施工,遇水木材膨胀会发生偏移,使装置的稳定性不佳;第二,传统的路基路面工程施工用边桩定位装置在实际使用中,固定在一定高度,使装置不便于调节;第三,传统的路基路面工程施工用边桩定位装置在实际使用中,对边桩进行安装和拆取时,费时费力,使装置的使用感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路基路面工程施工用边桩定位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稳定性不佳、不便于调节和使用感不佳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路基路面工程施工用边桩定位装置,包括扦插杆、限位块、受力块和扦插头,所述扦插杆的外侧壁上固定连接有防偏移结构,所述扦插杆的外侧壁上活动连接有调整结构,所述调整结构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调整结构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挂线杆,且挂线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扦插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受力块。优选的,所述防偏移结构的内部依次设置有平衡板、固定槽、耐磨颗粒层和加固钉,所述扦插杆的外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平衡板,且平衡板的内部设置有固定槽。优选的,所述平衡板的顶端设置有耐磨颗粒层,所述平衡板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加固钉,且加固钉在平衡板上呈环形分布。优选的,所述调整结构的内部依次设置有活动块、滑动槽、固定孔、调节轮、外螺纹和固定栓,所述扦插杆的外侧壁上活动连接有活动块,且活动块的内部设置有滑动槽,所述活动块的一侧设置有固定孔。优选的,所述固定孔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固定栓,且固定栓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固定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调节轮。优选的,所述受力块的顶端设置有敲砸面,所述受力块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橡胶层,且橡胶层的内部贯穿有扦插杆。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路基路面工程施工用边桩定位装置结构合理,具有以下优点:(1)通过在扦插杆上设置有防偏移结构,在进行边桩安装时,平衡板的设置增加装置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增强了装置固定效果,且在平衡板的外侧壁上设置有耐磨颗粒层,有效的降低了与外界摩擦导致氧化腐蚀,增强了使用寿命,同时在平衡板的底端固定有加固钉,使装置在安装后不易发生偏移,防偏移结构的设置使装置的稳定性更强;(2)通过在扦插杆的外侧壁上设置有调整结构,活动块的一侧设置有固定孔,且固定孔的内部活动有固定栓,在进行调节高度位置时,转动调节轮带动固定栓活动,解除活动块与扦插杆的固定,再移动活动块,通过滑动槽在扦插杆上滑动,调节到合适位置时,再转动调节轮,使固定栓顶住扦插杆,从而达到固定效果,调整结构的设置有使装置更便于调节;(3)通过在扦插杆的顶端设置有受力块,且受力块的顶端设置有敲砸面,在对边桩定位装置进行安装时,将扦插头插入地下,再用锤子砸向敲砸面,将扦插杆砸入地底,当移除时,通过在受力块的底端设置有橡胶层,有效的增加了摩擦力,有效的预防了手部打滑的现象,在移除时更加省力便捷,该设置使装置的使用感更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防偏移结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调整结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扦插杆;2、防偏移结构;201、平衡板;202、固定槽;203、耐磨颗粒层;204、加固钉;3、调整结构;301、活动块;302、滑动槽;303、固定孔;304、调节轮;305、外螺纹;306、固定栓;4、支撑杆;5、限位块;6、挂线杆;7、受力块;8、敲砸面;9、橡胶层;10、扦插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路基路面工程施工用边桩定位装置,包括扦插杆1、限位块5、受力块7和扦插头10,扦插杆1的外侧壁上固定连接有防偏移结构2,防偏移结构2的内部依次设置有平衡板201、固定槽202、耐磨颗粒层203和加固钉204,扦插杆1的外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平衡板201,且平衡板201的内部设置有固定槽202,平衡板201的顶端设置有耐磨颗粒层203,平衡板20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加固钉204,且加固钉204在平衡板201上呈环形分布;具体地,如图1和图2所示,使用时,通过在扦插杆1上设置有防偏移结构2,在进行边桩安装时,平衡板201的设置增加装置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增强了装置固定效果,且在平衡板201的外侧壁上设置有耐磨颗粒层203,有效的降低了与外界摩擦导致氧化腐蚀,增强了使用寿命,同时在平衡板201的底端固定有加固钉204,使装置在安装后不易发生偏移,防偏移结构2的设置使装置的稳定性更强;扦插杆1的外侧壁上活动连接有调整结构3,调整结构3的内部依次设置有活动块301、滑动槽302、固定孔303、调节轮304、外螺纹305和固定栓306,扦插杆1的外侧壁上活动连接有活动块301,且活动块301的内部设置有滑动槽302,活动块301的一侧设置有固定孔303,固定孔303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固定栓306,且固定栓306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外螺纹305,固定栓30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调节轮304;具体地,如图1和图3所示,使用时,通过在扦插杆1的外侧壁上设置有调整结构3,活动块301的一侧设置有固定孔303,且固定孔303的内部活动有固定栓306,在进行调节高度位置时,转动调节轮304带动固定栓306活动,解除活动块301与扦插杆1的固定,再移动活动块301,通过滑动槽302在扦插杆1上滑动,调节到合适位置时,再转动调节轮304,使固定栓306顶住扦插杆1,从而达到固定效果,调整结构3的设置有使装置更便于调节;调整结构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杆4,调整结构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挂线杆6,且挂线杆6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5,扦插杆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受力块7,受力块7的顶端设置有敲砸面8,受力块7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橡胶层9,且橡胶层9的内部贯穿有扦插杆1;具体地,如图1和图4所示,使用时,通过在扦插杆1的顶端设置有受力块7,且受力块7的顶端设置有敲砸面8,在对边桩定位装置进行安装时,将扦插头10插入地下,再用锤子砸向敲砸面8,将扦插杆1砸入地底,当移除时,通过在受力块7的底端设置有橡胶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路基路面工程施工用边桩定位装置,包括扦插杆(1)、限位块(5)、受力块(7)和扦插头(10),其特征在于:所述扦插杆(1)的外侧壁上固定连接有防偏移结构(2),所述扦插杆(1)的外侧壁上活动连接有调整结构(3),所述调整结构(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杆(4),所述调整结构(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挂线杆(6),且挂线杆(6)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5),所述扦插杆(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受力块(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路基路面工程施工用边桩定位装置,包括扦插杆(1)、限位块(5)、受力块(7)和扦插头(10),其特征在于:所述扦插杆(1)的外侧壁上固定连接有防偏移结构(2),所述扦插杆(1)的外侧壁上活动连接有调整结构(3),所述调整结构(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杆(4),所述调整结构(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挂线杆(6),且挂线杆(6)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5),所述扦插杆(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受力块(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路基路面工程施工用边桩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偏移结构(2)的内部依次设置有平衡板(201)、固定槽(202)、耐磨颗粒层(203)和加固钉(204),所述扦插杆(1)的外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平衡板(201),且平衡板(201)的内部设置有固定槽(20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路基路面工程施工用边桩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板(201)的顶端设置有耐磨颗粒层(203),所述平衡板(20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加固钉(20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东志刘飞黄雪林张俊葛海芳
申请(专利权)人:罗东志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