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蒸渗仪检测管理方法、装置及检测管理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设备检测标定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蒸渗仪检测管理方法、装置及检测管理设备。
技术介绍
蒸发渗漏仪,简称蒸渗仪,是一种设在自然环境或人工模拟环境下用于研究水文循环中径流、下渗、蒸散发的大型仪器。蒸渗仪筒体中填满原状土柱且筒底有一定厚度的反滤层,蒸渗仪筒体表面裸漏或栽植植物用于自动监测裸土蒸发量或植被蒸散量、潜在蒸散量和深层渗漏量,被认为是研究水量平衡一种有效工具。蒸渗仪的灵敏度、精确度和量程是评价蒸渗仪优劣的标准。蒸渗仪在安装后,存在传感器所感测的数据与实际数据的差距大的问题,从而影响蒸渗仪所检测的数据的有效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提供一种蒸渗仪检测管理方法、装置及检测管理设备,能够改善蒸渗仪的传感器所感测的数据与实际数据的差距大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所示: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蒸渗仪检测管理方法,应用于检测管理设备,所述检测管理设备用于与蒸渗仪通信连接,所述蒸渗仪包括第一重量检测模块、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蒸渗仪检测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检测管理设备,所述检测管理设备用于与蒸渗仪通信连接,所述蒸渗仪包括第一重量检测模块、水位检测模块,所述方法包括:/n每间隔第一预设时长,向所述蒸渗仪放置第一指定重量的第一类参考重物;/n在每个所述第一预设时长内,获取N次所述第一重量检测模块检测所述蒸渗仪的重量得到的第一重量变化数据,所述第一重量变化数据为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长的开始时间点至检测时间点所述第一重量检测模块感测的重量数据的变化量,N为大于0的整数;/n获取所述蒸渗仪的多个实际水位及所述水位检测模块检测所述蒸渗仪在所述多个实际水位分别得到的感测水位;/n当所述第一重量变化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蒸渗仪检测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检测管理设备,所述检测管理设备用于与蒸渗仪通信连接,所述蒸渗仪包括第一重量检测模块、水位检测模块,所述方法包括:
每间隔第一预设时长,向所述蒸渗仪放置第一指定重量的第一类参考重物;
在每个所述第一预设时长内,获取N次所述第一重量检测模块检测所述蒸渗仪的重量得到的第一重量变化数据,所述第一重量变化数据为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长的开始时间点至检测时间点所述第一重量检测模块感测的重量数据的变化量,N为大于0的整数;
获取所述蒸渗仪的多个实际水位及所述水位检测模块检测所述蒸渗仪在所述多个实际水位分别得到的感测水位;
当所述第一重量变化数据与所述第一指定重量的第一相对差值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重量阈值时,根据所述第一重量变化数据与所述第一指定重量的对应关系,对所述第一重量检测模块进行校正,以使校正后的第一相对差值小于所述第一预设重量阈值;
当所述感测水位与所述实际水位的第二相对差值大于或等于预设水位阈值时,根据所述感测水位与所述实际水位的对应关系,对所述水位检测模块进行校正,以使校正后的第二相对差值小于所述预设水位阈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渗仪还包括用于向所述蒸渗仪的筒体补水的补水装置,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经过标定的所述补水装置,向所述筒体注水,以使所述筒体的水位由当前水位上升为相应的指定水位;
获取在当前注水过程中,所述第一重量检测模块感测的所述筒体的重量变化数据,以及所述补水装置在注水过程中检测得到的第二补水量,其中,所述筒体的重量变化数据为第一补水量;
对所述第二补水量与所述第一补水量进行拟合,得到所述第一补水量与所述第二补水量的线性关系,用于对所述第一重量检测模块进行校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渗仪还包括用于检测蒸渗仪中的渗漏容器的重量的第二重量检测模块,所述方法还包括:
每间隔第二预设时长,向所述蒸渗仪中的渗漏容器放置第二指定重量的第二类参考重物;
在每个所述第二预设时长内,获取M次所述第二重量检测模块检测所述渗漏容器的重量得到的第二重量变化数据,所述第二重量变化数据为在所述第二预设时长的开始时间点至检测时间点所述第二重量检测模块感测的重量数据的变化量,M为大于0的整数;
当所述第二重量变化数据与所述第二指定重量的第三相对差值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重量阈值时,根据所述第二重量变化数据与所述第二指定重量的对应关系,对所述第二重量检测模块进行校正,以使校正后的第三相对差值小于所述第二预设重量阈值。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所述补水装置向所述蒸渗仪的筒体内执行P次注水任务,P为大于0的整数;
在每次所述注水任务中,获取所述补水装置的第三补水量,以及所述第一重量检测模块和所述第二重量检测模块分别在所述补水装置开始注水至停止注水期间的所述筒体的重量变化数据、所述渗漏容器的渗漏重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志山,霍建强,张亚峰,虎瑞,赵洋,杨昊天,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甘肃;6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