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落球冲击试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593948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1: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测试试验装置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落球冲击试验装置,其包括:机架,其具有冲击位置,试样放置于冲击位置;第一落球固定机构,其沿竖直方向可移动地设于机架上,所述第一落球固定机构用于固定或者松开钢球以使所述钢球冲向试样;第二落球固定机构,其设于机架且位于所述第一落球固定机构的下方,所述第二落球固定机构设有允许钢球穿过的通孔;感应机构,其设于所述机架且位于所述第二落球固定机构和所述试样之间,所述感应机构用于感应所述钢球的位置信息;其中,所述第二落球固定机构与所述感应机构电连接,并可在所述钢球首次冲击所述试样后,对所述钢球固定。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落球冲击试验装置,以达到试验结果精准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落球冲击试验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测试试验装置
,特别是涉及一种落球冲击试验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对汽车驾驶性能的改进,对汽车轻量化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塑料等非金属材料在汽车上的应用也越来越多。各车厂对材料性能的检测要求也更加严格,其中一方面需要进行落球冲击试验以检验试样的抗冲击强度,其测试原理是具有一定质量的钢球在一定的高度下自由落下,测试人员观察试样的受损程度以模拟试样在实际碰撞过程中所存在的碰撞情况。目前,在落球冲击试验过程中,钢球碰到试样后会受到试样的反作用力而进行回弹,回弹到一定高度后的钢球会再次降落对试样进行冲击,如此反复,使得试样的一次跌落测试中受到钢球的多次冲击,从而影响落球冲击试验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落球冲击试验装置,以达到试验结果精准的目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落球冲击试验装置,其包括:机架,其具有冲击位置,试样放置于所述冲击位置;第一落球固定机构,其沿竖直方向可移动地设于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一落球固定机构用于固定或者松开钢球以使所述钢球冲向所述试样;第二落球固定机构,其设于所述机架且位于所述第一落球固定机构的下方;感应机构,其设于所述机架且位于所述第二落球固定机构和所述试样之间,所述感应机构用于感应所述钢球的位置信息;其中,所述第二落球固定机构与所述感应机构电连接,并可在所述钢球首次冲击所述试样后,对所述钢球固定。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落球固定机构具有至少一个电磁体,所述电磁体设有允许所述钢球通过的通孔。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磁体设为多个,多个所述电磁体层叠设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本专利技术的落球冲击试验装置还包括使所述试样定位于所述冲击位置的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设于所述机架。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定位机构为红外激光器,所述红外激光器设于所述第一落球固定机构的上方。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本专利技术的落球冲击试验装置还包括水平仪,所述水平仪设于所述机架。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机架包括底座、两个支撑部和至少三根可伸缩的升降套管,所述升降套管平行设置于所述底座,两个所述支撑部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于所述升降套管;其中,所述第一落球固定机构和所述第二落球固定机构分别设于两个所述支撑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升降套管包括多根沿竖直方向可拆卸连接的钢管,所述支撑部与所述钢管可拆卸连接。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钢管设有刻度标记。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感应机构为红外线传感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落球冲击试验装置,其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当第一落球固定机构松开钢球时,钢球从第一落球固定机构自由落体冲击至试样上并反弹后,感应机构可两次感应钢球,感应机构在第二次感应钢球后,感应机构将钢球的位置信号发送至第二落球固定机构,第二落球固定机构对钢球进行固定;由此,该落球冲击试验装置在测试中能够控制钢球的自由落体,减小试验的偏差,有效防止钢球落下后反弹对试样进行二次冲击;此外,该落球冲击试验装置具有成本较低、结构简单和易于操作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落球冲击试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一落球固定机构、定位机构和水平仪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二落球固定机构和感应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一落球固定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二落球固定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机架;11、底座;12、支撑部;13、升降套管;131、钢管;132、三通;2、冲击位置;3、第一落球固定机构;4、第二落球固定机构;5、感应机构;6、定位机构;7、水平仪;8、电磁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如图1-5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优选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落球冲击试验装置,其包括:机架1,其具有冲击位置2,试样放置于冲击位置2;第一落球固定机构3,其沿竖直方向可移动地设于机架1上,第一落球固定机构3用于固定或者松开钢球以使钢球冲向试样;第二落球固定机构4,其设于机架1且位于第一落球固定机构3的下方;感应机构5,其设于机架1且位于第二落球固定机构4和试样之间,感应机构5用于感应钢球的位置信息;其中,第二落球固定机构4与感应机构5电连接,并可在钢球首次冲击试样后,对钢球固定。基于上述设置,当第一落球固定机构3松开钢球时,钢球从第一落球固定机构3自由落体冲击至试样上并反弹后,感应机构5可两次感应钢球,感应机构5在第二次感应钢球后,感应机构5将钢球的位置信号发送至第二落球固定机构4,第二落球固定机构4对钢球进行固定;由此,该落球冲击试验装置在测试中能够控制钢球的自由落体,减小试验的偏差,有效防止钢球落下后反弹对试样进行二次冲击;此外,该落球冲击试验装置具有成本较低、结构简单和易于操作的优点。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选地,如图2和4所示,第一落球固定机构3具有多个电磁体8,多个电磁体8层叠设置,当第一落球固定机构3的电磁体8不通电,电磁体8失去磁性,第一落球固定机构3松开钢球,从而便于钢球对试样的冲击;当第一落球固定机构3的电磁体8通电,电磁体8具有磁性,能够吸附钢球,从而对钢球进行固定。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选地,如图3和5所示,第二落球固定机构4具有至少一个电磁体8,电磁体8设有允许钢球通过的通孔。由此,当电磁体8不通电,电磁体8失去磁性,钢球从电磁体8的通孔穿过,从而便于钢球对试样的冲击;当感应机构5在第二次感应钢球后,感应机构5将钢球的位置信号发送至电磁体8,电磁体8通电,电磁体8具有磁性,能够吸附钢球,从而防止钢球对试样的二次冲击。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选地,如图3和5所示,第二落球固定机构4的电磁体8设为多个,多个电磁体8层叠设置。由此,每个电磁体8在通电时产生恒定磁场,多个电磁体8的磁场叠加,从而使得第二落球固定机构4的磁场强度更大,进而对钢球的吸附效果更好;优选地,多个电磁体8的直径由上至下依次增大。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选地,如图1和3所示,本专利技术的落球冲击试验装置还包括使试样定位于冲击位置2的定位机构6,定位机构6设于机架1。由此,定位机构6使得试样能精准地定位于冲击位置2,从而便于钢球对试样的冲击,进而提高试验结果的可靠性。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选地,如图1和3所示,为了使得试样的定位方式更加简单,定位机构6为红外激光器,红外激光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落球冲击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机架,其具有冲击位置,试样放置于所述冲击位置;/n第一落球固定机构,其沿竖直方向可移动地设于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一落球固定机构用于固定或者松开钢球以使所述钢球冲向所述试样;/n第二落球固定机构,其设于所述机架且位于所述第一落球固定机构的下方,所述第二落球固定机构设有允许所述钢球穿过的通孔;/n感应机构,其设于所述机架且位于所述第二落球固定机构和所述试样之间,所述感应机构用于感应所述钢球的位置信息;/n其中,所述第二落球固定机构与所述感应机构电连接,并可在所述钢球首次冲击所述试样后,对所述钢球固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落球冲击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架,其具有冲击位置,试样放置于所述冲击位置;
第一落球固定机构,其沿竖直方向可移动地设于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一落球固定机构用于固定或者松开钢球以使所述钢球冲向所述试样;
第二落球固定机构,其设于所述机架且位于所述第一落球固定机构的下方,所述第二落球固定机构设有允许所述钢球穿过的通孔;
感应机构,其设于所述机架且位于所述第二落球固定机构和所述试样之间,所述感应机构用于感应所述钢球的位置信息;
其中,所述第二落球固定机构与所述感应机构电连接,并可在所述钢球首次冲击所述试样后,对所述钢球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落球冲击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落球固定机构具有至少一个电磁体,所述电磁体设有允许所述钢球通过的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落球冲击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体设为多个,多个所述电磁体层叠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落球冲击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使所述试样定位于所述冲击位置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果仕达潘波张明冯涛徐进
申请(专利权)人:广电计量检测北京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