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动力学监测的城轨车辆服役能力评估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59370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1: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动力学监测的城轨车辆服役能力评估方法,包括:S1:集成采集车辆多位置的振动数据;S2:根据步骤S1采集的车辆多位置的振动数据,进行多指标的动力学特征提取,构造特征矩阵;S3:构建基于车辆多指标的神经网络模型,进行模型训练;根据训练好的模型,对待监测的车辆特征矩阵进行计算与分析,自动输出其对应的动力学综合指标值,评价车辆当前的服役能力状态。本方法运用在城轨车辆上,可实现全方位的动力学信号监测,由信号计算的三类指标从多角度展现车辆动力学性能状态,动力学综合指标则是服役能力的整体表征。训练好的神经网络模型具有适应性和抗干扰性,能够自动评估出特征矩阵对应的动力学综合指标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动力学监测的城轨车辆服役能力评估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城轨车辆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动力学监测的城轨车辆服役能力评估方法。
技术介绍
城轨车辆的系统部件随着运营里程的增加,会出现性能劣化甚至故障损坏,这些情况将改变车辆的动力学性能,影响车辆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动力学性能是车辆服役能力的直观体现,因此能够从动力学的角度对车辆服役能力作出评估。动力学性能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分别是车体性能、转向架性能和轮轨关系,而能够反映这三方面的动力学指标较多,在同一方面使用多种指标,可能会造成重复冗余甚至相互矛盾的情况,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指标反而能够使动力学状态更加清晰明确。目前的动力学监测设备主要针对车辆的某一方面的性能进行监测,往往只能得到单一的动力学指标,缺少布局合理的全方位车载监测装置。单一的动力学指标只能反映车辆某一方面的动力学性能,需要一个综合评估动力学状态的指标从整体上表征车辆的服役能力。目前服役能力的整体评估主要由人工根据多种动力学参数主观判断,得出的结论误差较大,并且效率较低。专利技术内容为克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动力学监测的城轨车辆服役能力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nS1:集成采集车辆多位置的振动数据;/nS2:根据步骤S1采集的车辆多位置的振动数据,进行多指标的动力学特征提取,构造特征矩阵;/nS3:构建基于车辆多指标的神经网络模型,进行模型训练;根据训练好的模型,对待监测的车辆特征矩阵进行计算与分析,自动输出其对应的动力学综合指标值,评价车辆当前的服役能力状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动力学监测的城轨车辆服役能力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集成采集车辆多位置的振动数据;
S2:根据步骤S1采集的车辆多位置的振动数据,进行多指标的动力学特征提取,构造特征矩阵;
S3:构建基于车辆多指标的神经网络模型,进行模型训练;根据训练好的模型,对待监测的车辆特征矩阵进行计算与分析,自动输出其对应的动力学综合指标值,评价车辆当前的服役能力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动力学监测的城轨车辆服役能力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包括以下子步骤:
S11:利用车载装置采集与动力学相关的车辆各个位置的振动加速度信号,且所述述车辆各个位置上均布置有对应的传感器,所述车辆各个位置包括车体、构架、轴箱;其中,传感器分别布置在车体车底架中梁下盖板上、转向架车轮轴箱盖上、转向架构架上;
S12:对步骤S11采集的原始数据进行清洗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动力学监测的城轨车辆服役能力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1中的采样频率为2kHz。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动力学监测的城轨车辆服役能力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S12中,对步骤S11采集的原始数据进行清洗处理,保留列车以大于70k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博胡林桥徐刚张志龙张恒志
申请(专利权)人: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成都运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