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宇军专利>正文

一种微生物培养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9226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1: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微生物培养箱,包括培养箱外壳,所述培养箱外壳的底面螺栓连接有万向轮,所述培养箱外壳的正面通过铰链安装有培养箱维护门,所述培养箱维护门的正面安装有把手,所述培养箱外壳的内腔底面安装有加热箱,所述培养箱外壳的内腔嵌合有培养箱隔板,所述培养箱隔板的顶面螺栓连接有导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液压缸可以推动伸缩杆可以推动培养槽,保证培养槽可以自动打开,方便培养槽的操作,导轨可以固定培养槽移动的路径,保证培养槽移动的稳定性,采用透明材质制成的培养箱维护门方便观察培养箱外壳内部的培养槽,采用电性并联的三组紫外线灭菌灯方便培养槽的杀菌消毒,保证三组培养槽之间互不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生物培养箱
本技术属于微生物培养
,具体为一种微生物培养箱。
技术介绍
微生物培养,是指借助人工配制的培养基和人为创造的培养条件,使某些微生物快速生长繁殖,称为微生物培养,微生物培养可分为纯培养和混合培养,前者是指对已纯化的单一菌种进行培养和利用,后者是指对混合菌种或自然样品中的微生物进行培养,然后根据培养基上所生长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可在一定程度上估算土壤中微生物的多样性与数量;目前的微生物培养箱操作不方便,没有消毒功能,培养时容易发生感染,降低了微生物培养箱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提供一种微生物培养箱。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微生物培养箱,包括培养箱外壳,所述培养箱外壳的底面螺栓连接有万向轮,所述培养箱外壳的正面通过铰链安装有培养箱维护门,所述培养箱维护门的正面安装有把手,所述培养箱外壳的内腔底面安装有加热箱,所述培养箱外壳的内腔嵌合有培养箱隔板,所述培养箱隔板的顶面螺栓连接有导轨,所述培养箱隔板的顶面中间位置设有培养槽,所述培养槽的顶部设有紫外线灭菌灯。其中,所述培养槽的背面开设有矩形槽,所述培养槽的内侧对应矩形槽的位置螺栓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远离培养槽的一端嵌套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远离伸缩杆的一端与培养箱外壳的内壁连接。其中,所述培养箱隔板的顶面对称连接有两组导轨,所述培养槽的底部对应导轨的位置通过转轴连接有移动滑轮,所述移动滑轮与导轨相互契合。其中,所述培养箱维护门采用透明材质制成,且透明材质可以为塑料、树脂或钢化玻璃。其中,所述培养槽的数量为三组,且三组培养槽呈直线型设置在培养箱外壳的内腔中。其中,所述紫外线灭菌灯的数量为三组,且三组紫外线灭菌灯分别设置在培养槽的顶部,所述加热箱和三组紫外线灭菌灯均采用电性并联。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中,液压缸可以推动伸缩杆可以推动培养槽,保证培养槽可以自动打开,方便培养槽的操作,导轨可以固定培养槽移动的路径,保证培养槽移动的稳定性。2、本技术中,采用透明材质制成的培养箱维护门方便观察培养箱外壳内部的培养槽,采用电性并联的三组紫外线灭菌灯方便培养槽的杀菌消毒,保证三组培养槽之间互不影响。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内部结构图;图3为本技术的侧面内部图。图中标记:1、培养箱外壳;2、万向轮;3、培养箱维护门;4、把手;5、加热箱;6、培养箱隔板;7、导轨;8、培养槽;9、紫外线灭菌灯;10、移动滑轮;11、液压缸;12、伸缩杆。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参照图1-3,一种微生物培养箱,包括培养箱外壳1,培养箱外壳1的底面螺栓连接有万向轮2,培养箱外壳1的正面通过铰链安装有培养箱维护门3,培养箱维护门3的正面安装有把手4,培养箱外壳1的内腔底面安装有加热箱5,培养箱外壳1的内腔嵌合有培养箱隔板6,培养箱隔板6的顶面螺栓连接有导轨7,培养箱隔板6的顶面中间位置设有培养槽8,培养槽8的顶部设有紫外线灭菌灯9,培养槽8的背面开设有矩形槽,培养槽8的内侧对应矩形槽的位置螺栓连接有伸缩杆12,伸缩杆12远离培养槽8的一端嵌套有液压缸11,液压缸11远离伸缩杆12的一端与培养箱外壳1的内壁连接,培养箱隔板6的顶面对称连接有两组导轨7,培养槽8的底部对应导轨7的位置通过转轴连接有移动滑轮10,移动滑轮10与导轨7相互契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液压缸11可以推动伸缩杆12可以推动培养槽8,保证培养槽8可以自动打开,方便培养槽8的操作,导轨7可以固定培养槽8移动的路径,保证培养槽8移动的稳定性。培养箱维护门3采用透明材质制成,且透明材质可以为塑料、树脂或钢化玻璃,培养槽8的数量为三组,且三组培养槽8呈直线型设置在培养箱外壳1的内腔中,紫外线灭菌灯9的数量为三组,且三组紫外线灭菌灯9分别设置在培养槽8的顶部,加热箱5和三组紫外线灭菌灯9均采用电性并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透明材质制成的培养箱维护门3方便观察培养箱外壳1内部的培养槽8,采用电性并联的三组紫外线灭菌灯9方便培养槽8的杀菌消毒,保证三组培养槽8之间互不影响。工作原理,参照图1-3,使用时通过把手4打开培养箱维护门3,然后打开液压缸11,液压缸11可以推动伸缩杆12可以推动培养槽8,保证培养槽8可以自动打开,再将微生物培养液放入培养槽8中,再通过液压缸11关闭培养槽8,然后打开对应的紫外线灭菌灯9,杀菌消毒后,通过液压缸11打开培养槽8,将微生物放入培养槽8中培养。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微生物培养箱,包括培养箱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箱外壳(1)的底面螺栓连接有万向轮(2),所述培养箱外壳(1)的正面通过铰链安装有培养箱维护门(3),所述培养箱维护门(3)的正面安装有把手(4),所述培养箱外壳(1)的内腔底面安装有加热箱(5),所述培养箱外壳(1)的内腔嵌合有培养箱隔板(6),所述培养箱隔板(6)的顶面螺栓连接有导轨(7),所述培养箱隔板(6)的顶面中间位置设有培养槽(8),所述培养槽(8)的顶部设有紫外线灭菌灯(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生物培养箱,包括培养箱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箱外壳(1)的底面螺栓连接有万向轮(2),所述培养箱外壳(1)的正面通过铰链安装有培养箱维护门(3),所述培养箱维护门(3)的正面安装有把手(4),所述培养箱外壳(1)的内腔底面安装有加热箱(5),所述培养箱外壳(1)的内腔嵌合有培养箱隔板(6),所述培养箱隔板(6)的顶面螺栓连接有导轨(7),所述培养箱隔板(6)的顶面中间位置设有培养槽(8),所述培养槽(8)的顶部设有紫外线灭菌灯(9)。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生物培养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槽(8)的背面开设有矩形槽,所述培养槽(8)的内侧对应矩形槽的位置螺栓连接有伸缩杆(12),所述伸缩杆(12)远离培养槽(8)的一端嵌套有液压缸(11),所述液压缸(11)远离伸缩杆(12)的一端与培养箱外壳(1)的内壁连接。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曼
申请(专利权)人:陈宇军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