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空调变频驱动板冷媒降温防凝露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变频空调技术,具体涉及空调变频驱动板冷媒降温防凝露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在空调中采用冷媒散热电控变频驱动板是市场趋势,冷媒可以降低变频驱动板元器件温度,起到散热保护的作用,但是系统原有的单节流装置根据排气温度控制会出现电子膨胀阀关小,节流大,导致节流后的冷媒散热管的温度低于变频驱动板所处露点温度的情况,导致此处产生冷凝水,影响电控可靠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出一种空调变频驱动板冷媒降温防凝露控制方法,解决变频驱动板冷媒降温产生凝露的问题,提高电控可靠性。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空调变频驱动板冷媒降温防凝露控制方法,应用于冷媒散热管前后均设置有节流装置的系统,所述节流装置中包括电子膨胀阀,所述电子膨胀阀的安装位置满足:在制热时所述电子膨胀阀作为第一节流器件,在制冷时所述电子膨胀阀作为第二节流器件;该控制方法包括:A、根据空调机组当前的运行模式,确定电子膨胀阀的控制方式,若当前为制冷模式,则由于冷媒散热管温度高于露点温度,不会产生冷凝水,只需根据制冷模式进行电子膨胀阀调节;若当前为制热模式,则进入步骤B;B、获取第一次节流后的冷媒散热管温度T1与变频驱动板内部温度T2,并计算T1与T2的差值t,根据所述差值t判断是否需要进入变频驱动板防凝露控制。作为进一步优化,步骤B中,根据所述差值t与预设的温度值进行比较,判断是否需要进入变频驱动板防凝露控制,具体 ...
【技术保护点】
1.空调变频驱动板冷媒降温防凝露控制方法,应用于冷媒散热管前后均设置有节流装置的系统,所述节流装置中包括电子膨胀阀,所述电子膨胀阀的安装位置满足:在制热时所述电子膨胀阀作为第一节流器件,在制冷时所述电子膨胀阀作为第二节流器件;其特征在于,/n该控制方法包括:/nA、根据空调机组当前的运行模式,确定电子膨胀阀的控制方式,若当前为制冷模式,则由于冷媒散热管温度高于露点温度,不会产生冷凝水,只需根据制冷模式进行电子膨胀阀调节;若当前为制热模式,则进入步骤B;/nB、获取第一次节流后的冷媒散热管温度T1与变频驱动板内部温度T2,并计算T1与T2的差值t,根据所述差值t判断是否需要进入变频驱动板防凝露控制。/n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空调变频驱动板冷媒降温防凝露控制方法,应用于冷媒散热管前后均设置有节流装置的系统,所述节流装置中包括电子膨胀阀,所述电子膨胀阀的安装位置满足:在制热时所述电子膨胀阀作为第一节流器件,在制冷时所述电子膨胀阀作为第二节流器件;其特征在于,
该控制方法包括:
A、根据空调机组当前的运行模式,确定电子膨胀阀的控制方式,若当前为制冷模式,则由于冷媒散热管温度高于露点温度,不会产生冷凝水,只需根据制冷模式进行电子膨胀阀调节;若当前为制热模式,则进入步骤B;
B、获取第一次节流后的冷媒散热管温度T1与变频驱动板内部温度T2,并计算T1与T2的差值t,根据所述差值t判断是否需要进入变频驱动板防凝露控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变频驱动板冷媒降温防凝露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B中,根据所述差值t与预设的温度值进行比较,判断是否需要进入变频驱动板防凝露控制,具体包括:
(1)判断所述差值t与预设温度阈值F1、F2的关系,若所述差值t≤F1,则进入步骤(2);若F1<差值t≤F2,则进入步骤(3);若差值t>F2,则进入步骤(4);所述温度阈值F1小于F2;
(2)当差值t≤F1时,无需进入变频驱动板防凝露控制,仍按照制热模式对电子膨胀阀的控制方式;
(3)当F1<差值t≤F2时,按照变频驱动板防凝露控制,若在防凝露控制过程中,所述差值t≤F1,则退出防凝露控制,返回步骤(1);
(4)当差值t>F2时,按照变频驱动板防凝露控制,同时显示变频驱动板凝露故障,若达到凝露故障停机条件,则控制机组停机,结束流程。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变频驱动板冷媒降温防凝露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凝露故障停机条件为:一个小时内出现三次凝露故障。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变频驱动板冷媒降温防凝露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按照变频驱动板防凝露控制包括:通过对电子膨胀阀进行开度调节,提升冷媒放热管处温度,且当前差值t处于不同温度范围时,对电子膨胀阀的开度调节程度不同。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变频驱动板冷媒降温防凝露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4)中还包括:若在防凝露控制中,差值t满足F1<差值t≤F2,则进入步骤(3),若差值t满足t≤F1,则退出防凝露控制,返回步骤(1)。
技术研发人员:邓蓉,张少龙,杨斌,廖秀兰,李小莉,武巧,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长虹空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